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处理劳资矛盾需要新思维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在《改革内参》2006年第34期发表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历史性变革的转型时期。劳动争议总量和集体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大幅上升,涉及人数剧增,对抗性增强,劳资谈判机制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在劳动合同制度中,劳动者的意志凭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雇主的意志抗衡,劳动关系基本呈现出劳资关系易激化、劳资对立社会化的特征。为此,课题组提出推进我国劳资谈判的建议如下:(一)立法角度:健全法律法规基本框架,提供应有的法律支撑。目前,劳资依法谈判的运行仅依靠《劳动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进程已然启动,作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东盟不少国家与我国的劳务合作领域在不断扩大,各种劳动纠纷亦不可避免。了解、综合分析东盟各国劳资争议处理法律制度诸如劳资争议处理机制的内容、处理程序、机构、处理方式等意义重大,有利于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推进未来10年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落成。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仍处于劳动纠纷的高发期,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对于工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工会以维护企业和职工双赢为目标,肩负着协调劳资矛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局面的责任。一、工会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劳动争议调解是指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08,(2):29-30
近年来,昆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吸引了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2万多家私营企业落户昆山,有60多万“新昆山人”加入了昆山的建设行列,使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矛盾加剧,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为了应对日益高发的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社会化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近年多发的集体停工事件,标志着"法外权益诉求难以满足"成为劳资矛盾的症结,劳动关系进入主要基于权益"法外化"的集体化转型阶段。劳动关系的转型态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劳动者诉求与维权、争议标的与争议形式等方面。转型阶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重点加强法外权益集体劳动关系立法,建立完善争议处理制度;准确界定劳资矛盾性质类型,依法妥善处理集体争议和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企业群体劳动争议数量逐年上升,而我国对群体劳动争议的名称、法律规定、行为结果乃至预防制度大都模糊不清。针对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中日益激烈的劳资矛盾,集体协商机制的健全愈发显得有效而重要。观察我国几项典型群体劳动争议的前因后果,研究企业、劳动者、社会共存共亡的发展规律,重新构建集体协商谈判机制、完善工会权责制度、用法律手段处理群体劳动争议,以降低其负面影响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7,(2):55-56
常凯在《中固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2期撰文认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内容之一。而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处理法制化。则是目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一项急迫的政治任务。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紊。引发劳资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又不能适时合理地解决:劳资力量对比极端不平衡.是劳资冲突发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伊夫  徐多 《时代风采》2010,(17):16-18
这起罢工事件从发生到谈判结束,历时半月之久。这是一起在中国劳动关系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劳资争议事件。  相似文献   

9.
自1950年代,英国的劳动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愿主义”到“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转变.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在“新自由主义”的继续影响下,反映出政府试图能够在经济效率与工人发言权之间找到平衡.然而,严格的法律规制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困局,并导致新的更加灵活的劳资争议处理方式受到广泛认同.这说明英国劳动制度的改善需要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两个方面,才能成为真正调节劳动关系,处理劳资争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浅谈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王敏劳动争议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双方就解决争议,化解矛盾,协调劳动关系共同进行商谈,以达成和解协议的行为。经过协商所达成的协议是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应当自觉履行。协商是处理劳...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劳资争议曾长期作为劳工问题研究的"伴生物"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它逐步成为学者独立研究的对象。30年来,学者对近代中国劳资争议的概况、引发劳资争议内外部因素以及劳资争议的调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的研究也存在明显不足:对处于劳资争议主体地位的工人和资本家自身的行动与动机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劳资争议调处的研究注重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调处,北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劳资争议调处中的作用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劳资争议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方面,研究者注意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劳资争议的影响,而劳资争议对社会的影响则未被关注。  相似文献   

12.
马耀东 《中国工运》2009,(10):45-46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劳动关系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企业工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争议调解的作用,竭诚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协助和监督企业行政化解劳资矛盾,形成互利双赢的劳动关系,筑牢和谐企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10,(1):46-46
《工友》编辑部: 最近,由于加班工资的事,我与所在公司发生了意见分歧。听说有一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以方便地化解劳资矛盾,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双方关系僵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职工队伍进一步壮大,各地因工资支付等问题导致的劳资纠纷也不断涌现,劳动争议急剧增加。企业工会已日益成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重庆工运》2006,(4):37-38
劳动争议问题,是劳动关系的必然产物,当前,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劳动争议问题。劳动争议问题单从争议双方来讲,它是一个仅仅涉及劳动关系的单一问题,但是从社会整体利益来看,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但涉及争议双方的具体利益,而且.它还涉及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劳动争议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解决,妥善处理。但是,要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并非易事,它不但需要劳动关系双方的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是需要国家的积极参与,需要国家从调解劳动关系的角度,加强涉及劳动关系的立法,建立健全涉及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制度,从法制的角度来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劳资会议制度的探讨徐国宁劳资会议制度,或称劳资协商会议制度,是规范企业劳资会议的组成、议事范围等内容的制度。所谓劳资会议,就是企业定期召开的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的主要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合作和协商劳动关系各事项的专门机构或会议。建...  相似文献   

17.
中山市从2003年开始,用3年时间使全市辖区内有10家以上企业或企业用工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建立起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截至今年4月,基层调解网络已覆盖18个镇区共161个行政村,组建率达到97%。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自设立以来,使劳动争议处理渠道大大拓宽,劳动争议处理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为及时有效地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纠纷的激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初步实现了“关口前移”、“调解不出村”的目标。一、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领导,加快组建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山市目前有100多万外来工,大都集中在非…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调整劳动关系的第一部法律是 190 4年出台的《联邦调解仲裁法》 ,其后随社会的变化 ,该法几经修改 ,甚至二易其名 ,对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澳国调整劳动关系的政府职能部门是联邦和州的工作场所关系、就业及小企业部、“就业代言”及准政府机构———产业关系委员会。另外 ,由劳、资、政三方代表组成的国家劳资调解委员会从高层面上促进了劳资和谐。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是澳大利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中的两大主体组织 ,法律要求劳资双方要通过集体谈判及签定协议 ,协商解决劳动纠纷 ,而劳动争议则由产业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近年来 ,澳大利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日臻完善 ,劳动争议明显下降 ,劳动关系基本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黄龙 《中国工运》2009,(6):42-44
作为一种柔性化化解矛盾的方式.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实践中解决了大量劳动争议,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调解的优势.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由于直接切入劳资利益分配领域,自颁布和实施以来,争论不断。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围绕《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再一次掀起高潮。《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屡屡引发争议,原因在于其中一些规制的设计存在缺陷和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