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东经98°40′至116°55′、北纬57°15′至49°55′之间。布里亚特共和国于1992年10月29日通过了国旗的图案,国旗为水平蓝、白、黄三色旗,三色比例2∶1∶1。蓝色是布里亚特人的民族颜色,代表布里亚特各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白  相似文献   

2.
《西伯利亚研究》2008,(2):F0004-F0004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东经98°40′至116°55′、北纬57°15′至49°55′之间。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邻特瓦共和国,而北部、西北部与伊尔库次克州接壤,东邻赤塔州,领土面积为35.13万平方公里。2003年布里亚特共和国共有人口100.33万人。布里亚特共和国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平原少,海拔为500-700米。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领域内有闻名世界的大湖——贝加尔湖。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研究》2012,(6):F0003-F0003
乌兰乌德民族博物馆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市东北8公里处。占地面积37公顷,俄罗斯最大的露天博物馆之一。于1973年7月6日开门迎客。博物馆收集了40余幢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是从各地迁移至博物馆。馆内还收藏有11000件展品。博物馆分成几个展区,在考古区内有石墓、石柱和石像等;埃文基区内展出埃文基人用桦树皮和鹿皮盖的房子、谷仓和日用品:在布里亚特区有蒙古包和佛教寺庙;贝加尔湖区有哥萨克的木质建筑。  相似文献   

4.
《西伯利亚研究》2014,(3):F0004-F0004
外贝加尔边疆区成立于2008年3月1日。它位于北纬49°30′-58°,东经108°~122°,处于亚欧大陆的偏东地带。其西部为布里亚特共和国,西北部为伊尔库茨克州,东北部为萨哈(雅库特)共和圜,东部为阿穆尔州,东南部与中国、蒙古国相邻。境内有山地、高原、  相似文献   

5.
布里亚特—蒙古人历史上是蒙古族的一支 ,居住在贝加尔湖地区。十月革命波及到布里亚特—蒙古地区 ,192 0年春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成为刚刚成立的远东共和国的居民。远东共和国政府执行列宁的民族政策 ,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开展工作 ,挫败了民族上层分子和富农的反革命活动 ,破天荒给布里亚特—蒙古人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并在战争的条件下为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研究》2010,(1):F0004-F0004
克麦罗沃州是俄联邦西西伯利亚经济区的组成部分。面积为9.5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总面积的0.6%。该州位于西西伯利亚的东南部,东经84°30~89°30’,北纬52°05’~56°50’。主要位于库兹涅茨克盆地,沿着它的边缘是萨拉伊尔斯克低山脉和库兹涅茨克山脉,在它的南部是戈尔诺-绍林山脉,北部同托木斯克州毗邻,南部同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相接,西部是新西伯利亚州,东部是哈卡斯共和国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相似文献   

7.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举世闻名的贝加尔湖东岸,1990年从自治共和国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年后又恢复了旧称呼——“布里平特——蒙古”。原来的自治行政区成了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一个主权共和国,设立了总统,通过了国籍法和新宪法,布里亚特共和国在原苏联东部地区所占地位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加,成为区域稳定和经济增长方面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西伯利亚研究》2013,(2):F0004-F0004
阿尔泰边疆区位于北纬52°46’东经82°37’,西伯利亚南部的鄂毕河和卡杜里河流域。领土从南到北约为360公里,东西约585公里。面积l6.91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联邦领土面积的1%。该区南面和东南面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南与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接壤,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研究》2008,(1):F0004-F0004
特瓦共和国地处亚洲中部、东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毗邻阿尔泰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次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南北距离为420公里,东西距离630公里。主要河流有大叶尼塞河。  相似文献   

10.
布里亚特语本是蒙古语的一个方言分支。在苏维埃时期 它形成了自己的标准语。其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向独立的方言文字发展的阶段和标准语的形成阶段。苏联解体后里亚特语与俄语一起成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国语。  相似文献   

11.
《西伯利亚研究》2013,(1):F0004-F0004
1993年3月3日阿尔泰共和国议会批准了国旗。它是长方形的旗帜,有四道横向的条纹,最上面是白色的宽条、最下面是天蓝色的宽条,中间有天蓝色和白色的细条。国旗的长宽比例为2比1。  相似文献   

12.
布里亚特语本是蒙古语的一个方言分支。在苏维埃时期它形成了自己的标准语、其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20年代),向独立的方言文字发展的阶段(30—40年代)和标准语的形成阶段(50—80年代)。苏联解体后布里亚特语与俄语一起成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国语。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5):F0004-F0004
伊尔库次克州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其南部和东南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国相邻。西南与特瓦共和国相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相邻,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相邻、东部与赤塔州相连。主要河流:安加拉河、下通古斯卡河和勒拿河及其支流维季姆河、基列加河。贝加尔湖位于该州境内。伊尔库次克州成立于1937年9月26日,领土面积为74.55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2003年伊尔库次克州常住人口251.87万人。伊尔库次克州行政区划为33个区、14个州属城市、8个区属城市、59个镇、380个农村行政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4.
《西伯利亚研究》2007,34(2):F0004-F0004
新西伯利亚州是西西伯利亚经济区的行政区之一,面积17.82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面积的1%)。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部,大部分土地位于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之间,东部与萨彦岭相连。该州北部与托木斯克州接界,东部与克麦罗沃州相邻,西部与鄂木斯克州毗连,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阿尔泰边疆区和哈萨克斯坦接壤。东西长642公里,南北长444公里。2003年共有居民267万人。首府新西伯利亚市位于东经82°55’、北纬55°2’,距莫斯科3191公里。该州成立于1937年9月28日。现有40个区、14个城市、19个城镇、427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研究》2009,(1):F0004-F0004
外贝加尔边疆区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行政区之一,包括31区、5直辖区市。边疆区中心是赤塔市。领土面积43.15万平方公里,在俄罗斯各行政区中根据面积大小为第12位。边疆区有人口105.4万人。边疆区南北最大距离1400公里,东西1200公里。边疆区西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国相邻、西北部和伊尔库茨克州接界。东部、东北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相邻。南部、东南部与中国和蒙古接壤有1500公里边界线。  相似文献   

16.
贝加尔湖地区包括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外贝加尔边疆区. 该地区煤炭开采量占全俄的8.1%,发电量占全俄的6.9%,原油产量占全俄的4.0%.就这几项指标而言,贝加尔湖地区在西伯利亚所占比重更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俄联邦地区发展部制定<远东与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2025年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作已近尾声.该战略草案规定:"在开发犹太自治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实现其经济现代化.发展采矿业、木材深加工业的项目以及改造捷普洛奥泽尔斯克水泥厂的项目,都将成为该州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若开邦称得上是缅甸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她位于北纬17°15′至21°51′、东经92°11′至95°55′之间。地形是南化走向的长条形,面积为14200平方英里。东与马圭和勃固省毗邻,南和伊洛瓦底省相接,西临孟加拉湾,北与孟加拉共和国接壤。据一九八三年四月全民人口普查,若开邦有20多万人,包括若开、卡米、岱勒、苗、缅和德等民族。  相似文献   

19.
俄远东与贝加尔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诸共和国掀起语言改革浪潮,在此过程中出现主体民族语言虚无主义、民族语言文字拉丁化、俄语地位不稳定、少数民族语言生存堪忧等一系列语言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语言问题的政治化;二是政治民主化和民族语言扩张的矛盾;三是共和国和联邦层面的立场存在分歧;四是语言政策的具体实施环节存在漏洞、缺乏力度。目前,诸共和国所面临的语言问题触及民族关系,须俄联邦政府和诸共和国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