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终于在我的国家有了一本教汉语的书了。书名是《通向中国的大门》。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南京,目前生活在挪威的苏菲亚·晓芬·戈杰鲁尔和我。我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写完这本书的第一册,现在正在写另外两册。我们对中国深深的爱促使我们编写这本书。我在1976年随一个挪威教师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我们乘坐跨西伯利亚火车,途经前苏联和蒙古,整整走了一个星期才到达中国。在北京火车站,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  相似文献   

2.
正在西方艺术史上,有两个人的嗓门很大,一个是贡布里希,一位认真严谨的修史者,五十多年前他正襟危坐地给我们写了一部端庄的《艺术的故事》,这本书至今仍是指导我们这些门外汉进入艺术殿堂无可替代的西方艺术指南;另一个是大卫·霍克尼,英国画家,热衷于同性恋绘画、拼贴摄影和歌剧舞台设计,罔顾我们藉由《艺术的故事》积累起来的长达五十多年的敬意,用他的《隐秘的知识》朝贡布里希  相似文献   

3.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台湾一位名叫简民一的年轻朋友,不久前给笔者送来一本名为《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的书,杨渡先生著。陪他前来的另一位朋友之前就告诉笔者说,他是奉长辈之命,专门来送这本书的,笔者自然感到很荣幸,认真地拜读了这本书。笔者先读了三篇序言,一是简吉之子简明仁先生写的序言,二是推荐这本书的南方朔先生写的序言,三是著者杨渡先生写的序言,然后读完全书。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其实不是。孔子一辈子没有自己写过一本书。为什么叫《论语》《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几十年之后(大约公元前400年),由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书。全书用语录体的形式编纂,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论。全书涉及到孔子创立的  相似文献   

6.
飘逝的蝴蝶     
我曾读过一本书,它深深地打动了我,书的英文名字是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潜水衣与蝴蝶》)。写这本书的是一个法国人,叫让·多米尼克·博比,曾是ELLE周刊的主编。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博比的生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还很年轻,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40多岁。他死于一种突发的奇怪的疾病,病名也很奇怪,名叫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它让博比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所有的支配  相似文献   

7.
吕振羽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我省邵阳人。一九六三年,吕振羽同志蒙受不白之冤,失去自由。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研究工作,写了十几万字的史学评论和上千首充满豪情的诗词。本刊这期发表的《关于明迄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问题》,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吕振羽同志因长期遭受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身致重残。不幸于一九八○年七月十七日逝世,这是我国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地怀念吕振羽同志,他那种治学勤奋,持论严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研作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松州》2016,(4)
正《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是由我国著名的西夏文史学家史金波和黄润华研究员于2005年共同编撰完成,2008年正式出版。这本书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横轴,以少数民族的文字文献为纵向的坐标点,清晰地梳理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字文献的使用情况,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历代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专著,学术价值极高。我有幸在王静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书中详实的资料,新颖的视角,清晰的结构,都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以下是我  相似文献   

9.
读书札记     
星期六上午,我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季羡林人生漫笔》。季羡林是个大学者,曾经当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现在已经快90岁了。这本书,有不少文章是他最近几年来写的,有写人物的,有回忆老师、同学,包括对胡适的评论。还有不少是感想,随笔,就象书名所标明的叫漫笔。我喜欢读季羡林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读他的文章就象你坐在他的面前,听他讲故事一样。以前,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学问越大的人越没有架子,讲课、写文章越通俗,越好懂。《莱根谭》里说,“文章极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就是说,一个人写文章写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平原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关注近代以来的中国大学史和教育史,有《老北大的故事》、《中国大学十讲》、《大学何为》等多本相关著述出版。这些论著或纵论"大学何为"的学术文章,或是探寻大学传统薪火传承的历史追忆,而这本《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则与之前的著述有所不同,用陈平原自己的话说,他"很早就有一个企图,为大学生写本书,谈谈如何‘读书’;或者为研究生写本书,谈谈怎样‘做学问’"。如今,这本既谈"读书",又讲如  相似文献   

11.
正"《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是美国学者詹姆士·斯科特在2009年出版的新书。这本书围绕一个叫"赞米亚"的新概念展开,对我们研究、认识中国西南民族有一定的启示。"《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是美国学者詹姆士·斯科特研究东南亚的名著,2016年被反应越来越快的中国人类学者翻译出版,并被列入三联书店著名的"学术前沿"系列,出版以来,受到各路学者追捧。这本书的作者虽然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他研究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之一,所撰《资治通鉴》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巨著。本文拟从《资治通鉴》和《温国司马文正公集》中的论史部分,对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庄子哲学及其演变》最初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的第一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20多年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感谢李泽厚先生。1983年笔者的文章《〈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在《文史》辑刊第十八辑发表,李泽厚看到了,就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黄德志女士说:"有一个年轻人,我认为他是年轻人,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文章,很好。你们应该找他写一本书,十几万字,我写序,你们出。"当黄德志知道我正在写博士论文后,就建议我将博士论文交给他们出,由此又引出了后来的博士论文文库。这里特别令人感念的是,当时李泽厚先生全然不知道我是谁。  相似文献   

14.
<正>对雷海宗而言,历史是由史识所统率的材料,假如没有史识,不过是一堆死的材料而已。一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出版于1918年,10年之后,英译本问世,风靡欧美,成为一时显学。从上世纪30年代起,雷海宗先生作为文化形态史观的倡导者,他在清华大学开设"西洋史学名著选读",使用的即是英译本,他系统地讲授了斯宾格勒这一著作。  相似文献   

15.
侯健美 《传承》2007,(11):36-38
几乎无人不知,有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了一本有名的书——《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埃德加·斯诺其实从未到过延安。他到的是保安(今志丹县),距延安尚有几小时的车程。真正到达并记录了延安的人,是埃德加的妻子海伦。  相似文献   

16.
刘益善 《世纪行》2013,(4):18-20
写这篇文章,我本拟用"中国GPS之父"作题目,但遭到文章的主人公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刘经南院士的竭力反对。我说这是他家乡的报纸《长沙晚报》提的,那是2004年的一篇文章。刘经南说,他是搞科学研究的,在GPS系统的研究中,他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万万不可用文学的夸张来描写他。我只能惋惜我的这篇文章失去了一个好题目。毫无疑问,刘经南院士在中国GPS的应用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7.
苗振亚 《今日广西》2007,(15):63-64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上半叶那—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更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一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面背诵,—面表演,把诸葛亮与张昭等人的语气动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大人称奇,小钱穆当然免不了有些飘飘然。  相似文献   

18.
闫红 《小康》2011,(3):109
在那么长的岁月里,我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漠然,与《西游记》擦肩而过,直到看了陈思呈这部《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我生出了一种抱愧的心情:原来,《西游记》是这样的,原来,我几乎都不曾了解过它。陈思呈写唐僧"精明得内伤",写猪八戒"中用不中看的爱情",写沙僧是个混单位的,但我最爱看的,还是她这本书的真正主题:妖怪很痴情,神仙太寂寞。陈思呈也在《西游记》千篇一律的妖怪身上,看出了原本属于人类的贪嗔痴怨。  相似文献   

19.
新书信息     
《小康》2021,(9)
正《法度与人心》作者:赵冬梅定价:128.00元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本书是北京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赵冬梅老师以30年史学研究为依托,为普通读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通俗读物。《茧》作者:费孝通定价:58.00元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费孝通20世纪30年代末用英文写作的中篇小说,存放于作者曾经就读的伦敦经济学院图书馆的"弗思档案"中。这是该作品首次被翻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20.
汪修荣 《传承》2009,(21):40-41
治学严谨钱穆是靠自学名世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儒学。193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出版,学术界轰动一时,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