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1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国 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结合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我国已经拟定能源 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强调了调整能源结构, 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电。 张国宝指出,规划可以概括为48个字, 即:“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 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统筹城乡, 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体制;保护环境, 保障安全。”他还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 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可再生能 源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 消费中的比重,由目前的7%提高到2020年 的15%.可替代化石能源4亿吨标准煤,减 排二氧化碳10亿吨、二氧化硫700多万吨。 他指出,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 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2004  相似文献   

2.
王毅 《中国人大》2013,(18):13-13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在有序、均衡的基础之上推进。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最快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发展太慢,而是由太快造成的。比如,现在我国在装机规模上发展很快,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相对滞后,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不足,这些使整个产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出现大量弃风现象。因此,我们还要建立更有序的目标,遵循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点,不能像其他的常规资源和化石能源那样发展。因此,一方面,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有序、更加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3.
肖睿 《群众》2023,(12):27-2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要在能源消费端持续做“减法”,又要在能源供给端做“加法”。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出,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作为唯一含碳可再生资源的生物质能,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燃料和原料的“双替代”。因此,拥有零碳排基因的生物质能被公认为最符合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大》2013,(16):12
执法检查组告诉记者,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事关中国经济转型和"美丽中国"的顺利实现,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耗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的加剧和资源的枯竭亦日益严重,传统的能源结构日益严峻,因而人们都把眼光投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6.
一次能源消费的总量和构成是决定能源安全及能源发展战略的根本性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问题凸显,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颇大,也对近、中期能源发展提供了战略启示。一、能源消费总量上升过快1.能源弹性系数过高。研究能源总量变化首先要与本国同期的经济变化作对比,其关键参数是能源弹性系数,即能源增长百分率与同期国内经济增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唯一的途径是人类需要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寻找没有污染的替代性能源。而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丹麦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滇云     
《创造》2012,(2):16-16
云南千万元支持再生能源产业新年伊始,云南省财政厅和工信委开始组织申报2012年度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据云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项资金今年的资金规模为1000万元,将重点支持潜力大、前景好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能以及太阳能、风能等非化石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将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我省以1.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0.4%的经济总量,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2%。从能源结构上看,清洁能源消费不到总能源消耗的三成,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比例在60%左右。化石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偏高。二是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我省火力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6)
<正>2017年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新的形势下,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并且从"保供应"转到了"增效益"。未来,我国能源格局将如何被重塑?新年伊始,2017年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做出了总体性安排,测算出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  相似文献   

11.
于浩 《中国人大》2009,(24):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法律,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了议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构建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举,作为中部能源大省,推动安徽省能源消费绿色转型对促进中部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及其单位GDP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发现:安徽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逐年攀升,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仍占主导;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均居前列;单位GDP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基于安徽省能源消费面临火力发电煤耗过高、工业煤炭消费向多行业分散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为安徽省如何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出了几点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石油及其产品在国际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接近40%,是全球第一大商业能源消费形式,但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替代能源作为缓解高油价压力、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替代能源在世界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第64届会议上,与会代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问题上达成一致,亚太地区各国将积极合作,降低所在区域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确保长期能源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5-96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统称为可再生能源。我国把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利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能源局提出,十二五我国能源战略将从保供给为主,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这对于我国传统的能源思维模式来说,是一次革命,也是一个挑战。一、问题为什么现阶段我国需要这样一个能源思维模式革命?首先,十二五期间我国面对的能源供应压力将越来越大,能源消费总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我国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能源,非常规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具有大规模开发的潜力。综合规划、科学布局、立体开发非常规海域能源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建议政策上加大对高温高压与深水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支持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策略研究,加大与周边国家合作,推进南海中南部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建议鼓励海底地热资源开发;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开发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建议支持、鼓励海洋油气企业战略转型,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发海洋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我国人均能源消耗已经上升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上.如果这一势头继续维持下去.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将以较快的速度逼近发达国家的较低水平.于是,如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使我国基本完成进入发达状态的使命,如何设定其路径,现在至少应该加以研究了.中国的发展应该是一种节俭的发展.若非如此,我们将难以应对气候和能源问题造成的严厉约束.  相似文献   

19.
能源消费具有明显而且重要的社会属性,人文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的支撑,人文发展与能源需求之间存在内在的相关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文发展及能源消费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基于可持续人文发展分析框架,本文应用UNDP的人文发展指数探讨世界不同人文发展水平国家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人文发展必须要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倒U型路径是一种现实选择;对于发达国家,其人文发展潜力已得到基本实现,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在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一定的人均能源消费,具有现实可能性.与此同时,本文引入一个新变量“人文发展追赶能源弹性”,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的人文追赶问题,并且应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对世界能源消费的不平等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于浩 《中国人大》2009,(18):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