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本文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心理补偿性、道德性与道德颠覆性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民间信仰具有"认识自己,整合社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繁荣社会主义农村传统文化"等作用;而新农村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要通过提高民众素质,政府积极引导和建设宣传阵地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民间信仰功利性、心理补偿性、道德性与道德颠覆性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民间信仰具有“认识自己,整合社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繁荣社会主义农村传统文化”等作用;而新农村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提高民众素质,政府积极引导和建设宣传阵地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分层多元化、经济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这多元化的社会中,树立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思想性整合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薄振峰 《理论学刊》2006,1(4):84-86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日益世俗化和理性化。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渐“祛魅”的社会。在这样的理性化的社会中,法律信仰的基础何在?作为人的信仰体系的构成部分,法律信仰源于人对其自身的信仰。它的价值在于确证了人类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和向往,从而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终极意义的一部分;法律信仰也表征了法律作为人类的造物能够有效保障人类实现正义和秩序的价值理想,从而使人类从对神的信仰转向对人的信仰,实质上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意蕴,对于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来说,建立人们对法律的神圣体验与对人生终极目的与意义的献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德峰 《求实》2004,(4):39-41
终极价值的核心是信仰问题。儒学以大同、治平和圣王展示自己的终极价值 ,蕴含着理想与现实的文化内涵 ,它以天道性命相贯通 ,以天人、心性融突和合为实现终极价值的立论依据 ,始终保持着逻辑与智慧的理性特质 ,在整合社会生活和塑造信仰世界上 ,赋予生命活动高于其本身的意义。它对于摆脱当代信仰困境与危机 ,提升德性与伦理生活 ,重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和人生信仰文化 ,都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德才  叶文英  胡晓加 《求实》2007,(12):10-11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与重要原因。和谐社会的主旨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内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具有作为整合和发展所依据的价值原则或价值标准。"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新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标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民众集体记忆的共同载体,也是乡村民众在长期集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文化和社会规则的特定载体。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承载着乡村民众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仍是民众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力量之源,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文章以福建省屏南县廊桥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期为更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地方文化生活、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是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公共性视域来看,公众社会信仰存在集体主义精神弱化、个体信仰自我中心化以及工具理性过度扩张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寻求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现实衔接点,从而建构公众社会信仰模式。一是以公共性为本位,厚植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营造有利于社会公众践行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氛围;三是培育共同的价值信仰,践行公共性的行为准则;四是引导公众养成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价值取向的个体德性。  相似文献   

9.
刘博  刘启珍  兰婷  冯铁蕾 《探索》2011,(3):143-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信仰对象,集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于一体的信仰统一体,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出当前我国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显著特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6,(6)
社会政治稳定所追求的政治秩序内在地包含制度与价值两个层面,即制度秩序与价值秩序的统一。制度秩序是一种显性秩序和刚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外在表现形态,价值秩序则是一种隐性秩序和柔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层结构。现代国家的价值秩序一般是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力量塑造形成的,一方面通过塑造政治信仰,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维系政治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共同的道德与文化价值观,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整合的价值基础。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体现为社会凝聚机制、政治认同机制和政治整合机制。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两个层面来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意识形态领导权逐渐上升为第一领导权的信息网络化、政治生活文化化社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升为信仰的理论逻辑成为"应然"。而任何信仰都是在主体理性认知的前提下,并实现感性情感上的认同,最终在主体内心中形成难以撼动的绝对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成为信仰的可能条件就是要有主体在理性上的认知即是相信,还要达到感性上的认同即是信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彰显"事实之真",其人民性与阶级性又彰显"价值之真"。"事实之真"与"价值之真"共同回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仰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2.
潘永才 《学习论坛》2003,(10):65-66
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像任何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一样 ,我国要步入法治化轨道 ,建成法治国家 ,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 ;二是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 ,即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 ,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世界观信仰,是实践、理论和主体的统一,是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统一,是人生关照与社会关照的统一,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心秩序,是引领当代多样信仰文化的主心骨,是当代人摆脱精神懈怠的指南。信仰教育是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期待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超越信仰传播而且契合信仰自由,但存在意识形态信仰化和信仰意识形态化的两维对立。  相似文献   

14.
从信仰的社会文化视角出发,中国农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并在社会控制、人格塑造、道德约束和精神关怀等方面发挥着社会整合作用功能。信仰方式与社会整合作用的典型相关分析模型表明,通过舆论宣传加强政治信仰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宗教信仰则可以起到精神关怀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强宗教管理,避免陷入宗教信仰误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兼有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个体信仰和群体信仰特征的思想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信仰的科学性、崇高性和实践性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辩护与批判、整合与凝聚、激励与动员、引导与稳定的社会功能,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以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浪潮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中国文化主体性能够建构,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内容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扬弃。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道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出路就是把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落实到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层面,即把儒道互补的思想文化价值信仰资源与建构公民社会之公民信仰相结合。信仰的指向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儒道互补而衍生出“天道”、“和谐自然”、“公正”三个概念,是儒道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三个理念正是中国在21世纪构建公民社会中,培塑公民信仰所必须的元级理性信仰元素。  相似文献   

17.
青年群体的社会信仰不仅具有普遍信仰问题的理论特征,又具有青年群体的特殊规律。社会信仰的产生遵循以下阶段:需要认同阶段、伦理内化阶段、精密整合阶段、环境塑造阶段、实践确认阶段;社会信仰的发展遵循特定的规律:保持层次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超越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易变性与固定性的统一。针对青年群体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要建立健全青年群体社会信仰教育机制,建立以理念、原则和内容为核心的社会信仰教育认知机制,完善以模式、途径和环境为核心的社会信仰教育运行机制;同时,构建以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为核心的信仰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困境主要表现为信仰需要和信仰"被崇高化"的冲突、信仰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疏离、信仰教育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文化多元社会与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薄弱的矛盾。解决这一信仰困境要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重塑回归现实生活的信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批判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终极关怀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这既需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正确认识和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终极关怀的当代价值,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困境主要表现为信仰需要和信仰“被崇高化”的冲突、信仰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疏离、信仰教育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文化多元社会与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薄弱的矛盾。解决这一信仰困境要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重塑回归现实生活的信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批判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