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8,23(3):63-70
我国早期现代化是指1840年至1949年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它实际上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伴随着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犯罪亦呈愈益增长的趋势.所以如此,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极度贫穷、社会制约失效等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我国犯罪的主要类型是政治犯罪、财产犯罪、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它使人们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是控制犯罪的重要前提,社会矛盾加剧是犯罪增多的重要根源,文化变迁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21年我国犯罪学研究主要讨论了犯罪学学科发展路径、犯罪测量与犯罪趋势、犯罪人犯罪倾向的影响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境因素、网络犯罪防控、青少年犯罪治理、大数据技术与犯罪预防等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需求。当前及未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在全面加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犯罪测量研究、我国犯罪下降现象研究、犯罪原因理论的整合应用、犯罪预防措施的科学评估、犯罪科学或犯罪预防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犯罪与现代化》是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的代表之作。在书中,谢利通过对20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人口和犯罪的地区分布的发展变化的分析,表明了"现代化进程对犯罪率和犯罪方式都有着明显的普遍的影响"的观点。本文是对阅读《犯罪与现代化》后,通过对谢利的观点的分析,从现代化对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人口及犯罪地区分布的影响方面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有某种程度的同步性,这深刻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进程中,我国有组织犯罪呈现出犯罪数量大、性质严重的特点,犯罪形态呈多样性,重视寻求保护伞,犯罪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既有文化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犯罪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以其犯罪行为的隐蔽性、危害范围的广泛性、作案手段的现代化等特点,对我国现代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财产犯罪是所有现代化国家犯罪的主要形式,表明财产犯罪与现代化密不可分,它是现代化发展付出代价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现代化进程中,造成财产犯罪增多的原因在于:犯罪机会增多,贫富悬殊加剧,价值观念混乱,腐败现象蔓延,犯罪惯性使然。必须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控制财产犯罪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日递增,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21世纪的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涉外金融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筱薇 《犯罪研究》2006,8(1):12-19
金融犯罪是大部分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都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在发展中国家,金融犯罪对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为严重,控制和预防金融犯罪因而成为各国刑事司法的重点。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遭受了金融犯罪的侵犯。其中,危害性特别严重的是涉外金融犯罪。涉外金融犯罪的发生与发展有其固有的原因和规律,研究当前发生在我国的各种金融犯罪,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是刑事法律科学固有的任务,更同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学者们把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在本文中,试图运用社会控制的理论来解释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有组织犯罪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有组织犯罪是指三人以上故意实施的、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一切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或者集团犯罪活动。①在我国,有组织犯罪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的犯罪形式。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从理论上对有组织犯罪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尽管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已经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我们认为,目前我们对有组织犯罪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收集材料和对材料进行初步整理的阶段,尚缺乏较深刻的理论剖析,即使是对有组织犯罪的分类也远谈不上细致和准确。而对事物进行恰如其分的分类正是深化对事物认识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包括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四种具体形式。我国刑法对于故意犯罪的四种形态所规定的量刑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犯罪形态,对于正确量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组织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密切联系。不仅有组织犯罪的手段随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而且有组织犯罪的形态也随社会的现代化而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有组织犯罪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的中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凌华  邵贤 《法制与社会》2012,(22):275-276
自英美等西方国家掀起非犯罪化运动之后,其中最受关注的无被害人犯罪的犯罪化和非犯罪化之争从未停息.一般来说,无被害人犯罪是指某些犯罪是被害人和犯罪人双方都同意并且自愿实施的,没有直接侵害第三人的行为.无被害人无罪化是现代刑法文明的体现,符合对法律的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存在着许多无被害人犯罪,在刑事立法中是否应该对其去罪化,这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的焦点.本文同意一些学者提出的“轻轻重重”的思想,将结合相关理论和中国实际,着重就个别罪名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的社会往往伴随发展不平衡、秩序混乱,导致犯罪率上升,这是社会转型的代价。本文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从"良民"激情犯罪入手,以社会失范理论为基础,分析激情犯罪人的犯罪原因,探究犯罪控制方式以及如何建立现代化的社会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处于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轨期,这也即是现代化进程.而新型犯罪的层出不穷正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应对这些新型犯罪,我国通过在原刑法典的基础上颁布修正案的方式,以实现抗制犯罪的目的.但是,不断增加的修正案所带来的犯罪圈的无限扩大似乎违背了刑法谦抑性之精神,也与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相左.  相似文献   

16.
冯玉 《法制与社会》2015,(2):285-286
在我国现行刑法的调控范围应当缩小还是扩大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和分歧,非犯罪化观点则为认为,中国刑法的犯罪圈应当缩小,轻微犯罪行为非犯罪化是当今各国刑法发展的趋势,汲取外国刑事立法的这种有益经验,是刑法现代化的要求。但笔者认为,犯罪化应当是我国刑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三方面论述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从根源、其他原因及条件等方面阐述笔者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认识,最后也是本文目的所在,综合分析了目前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对策。本文建立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对青少年犯罪能得出更好更有效的防治对策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票据犯罪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犯罪研究》2001,(4):8-15
随着票据进入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票据犯罪也呈活跃势态.本文首先以各种权威资料为根据,分析了我国票据犯罪的基本情况.然后,本文针对票据诈骗犯罪和票据渎职犯罪两种票据犯罪,分别对它们的犯罪形态特点和犯罪构成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犯罪信息主要包括犯罪统计信息和犯罪个案信息。犯罪信息公开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当前,我国的犯罪统计信息和犯罪个案信息公开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必须予以改进。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犯罪统计机构体系、提高犯罪统计信息质量是完善我国犯罪统计信息制度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完善警情通报制度、规范媒体对个案信息的披露是完善犯罪个案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20.
曲哲 《法制与社会》2012,(35):165-166
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为治理犯罪提供理论价值基础,在治理犯罪以及刑事一体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些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与成果,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首先阐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定位等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