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理解是否“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不应拘泥于是否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而应该关注使用人是否获得了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认定“同一种商品”,应该是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一般认识。不论是完全相同的商标还是基本相同的商标,只要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就可以认定是“相同的商标”。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违法所得”可理解为从违法行为中获利的数额。对于“全方位”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但对于其中有消费者“知假买假”情形的,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2.
时间:2009年10月16日下午14时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案由: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案情:检察机关指控,上海长正物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正公司)及其总经理谭天,销售假冒驰名商标“金洲”牌的钢管给世博工程建设安装单位,价值高达人民币65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正>在司法实践中,假冒产品都是制假人通过一般商户销往市场,查处后执法机关对已分散出的商品调查取证困难,容易使售假商户逃避法律的制裁。"应降低刑法假冒注册商标罪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立案标准,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王守义十三香  相似文献   

4.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去除其使用在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或者将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更换为其他商标,并销售这些商品的行为.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比其他商标侵权行为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用民商事法律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力度有所不够,但我国刑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缺乏规定.有必要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刑法规制,以充分保护商标法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5.
警坛信息     
一、对于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投机倒把罪定罪处刑。二、对于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包括非法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的,按假冒商标罪从重处罚,其中非法经营或者非法获利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按投机倒把罪处刑。三、对于以营利为目的,制造、贩卖假药危害人民健康的,以制造、贩卖假药罪定罪处刑。其  相似文献   

6.
张华 《民主与法制》2013,(19):68-68
2013年5月7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题为《“迷人”的山寨货》节目,其所言“山寨货”主要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这些假冒商标与注册商标字型极为近似,如营养“抉”线与营养快线、“治治”香瓜子与恰恰香瓜子、脉“劫”与脉动、“雲”碧与雪碧、“漂”柔与飘柔,还有把一个字拆分成两个字的“周住”牌洗衣粉与雕牌洗衣粉。那么使用这些字型近似的假冒商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即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呢?  相似文献   

7.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  相似文献   

8.
“工厂”的机器上污渍随处可见,口罩原料和成品随意堆放在地上,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消毒和防护措施,几十万只口罩从这里流向市场,骗取钱财,坑害群众。近日,郑州、济南铁路公安处在公安部铁路公安局督办、指挥下,经过20余天的艰难攻坚,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缴获假冒“飘安”牌医用口罩32万余只,捣毁制假窝点4个,打掉销售假冒医用防护用品窝点10处。  相似文献   

9.
正4月19日上午,由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起诉的一起假冒品牌化妆品注册商标案,法院在该区以美容健康产品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园区"东方美谷"所在地公开开庭,站在被告席上的李某是奉贤区检察院2017年在办理另一件销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件中,向公安机关发出《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建议书》后,追捕到案的上游制假商。法院当场宣判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  相似文献   

10.
持有“XX”注册商标专用权的A公司发现D公司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使用A公司“XX”注册商标并在B、C两家商场内大肆销售,遂将B、C两家商场及D公司一起诉至法院,要求B、C、D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法院判决:B商场和D公司立即停止侵犯A公司享有的“XX”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赔偿经济损失;A公司对C商场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1.
4月7日下午,“1·01”特大假冒“迪士尼”等品牌箱包案的始作俑者、提供“迪士尼”水洗标识的制造商、被义乌警方列为11号犯罪嫌疑人的义乌本地犯罪嫌疑人吴某。慑于法律的威严,主动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投案自首。至此,由公安部统一部署发起的全国集群战役——“1·01”特大假冒“迪士尼”等品牌箱包案收网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调整和规制假冒注册商标和销售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犯罪的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在实践中被暴露存在诸多问题,如证据标准问题、犯罪既遂与未遂问题、罪数形态不明等问题,不仅无法满足打击和预防新形势下侵犯注册商标犯罪的客观需要,而且给公安司法机关带来法律适用上的困惑,同时也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相违背。必须结合我国法治现状及刑事法律规定,综合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价值功能的要求,对相关规定予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3.
何菁  周军 《人民公安》2013,(21):52-53
这是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假专项行动中11起经典案例之一。一个家族式的特大假冒注册商标跨省犯罪团伙,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短短一年疯狂产销近20万箱假冒伪劣产品,售价逾亿元。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销售范围涉及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类,由于犯罪构成的特点,导致对其犯罪成立及停止形态的认定存在着争议。把握好数额要件在本罪中的法律地位及评价作用,才能准确地定罪量刑.体现罪刑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11,(3):39-39
美国:罚款上不封顶和“揭短广告”制定严厉的法律是美国打假的最基本手段。在美国,生产、批发、销售假冒商品均属有罪,对生产、销售者一次可罚款数千万美元。这种罚款上不封顶,可以将制售假冒商品者一直罚到破产为止,情节特别严重者还可能被投入监狱。  相似文献   

16.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商标总让人感到几分不满意、不放心,商标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面对如此现状,国人都衷心期盼中国商标"平安无事"。假冒商标泛滥成灾1995年,是我国商标假冒、侵权事件发生较多的一年。这一年,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5万件,赔偿被侵权人损失1000多万元。1995年9月,日本YKK株式会社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标代理所向北京市工商局投诉,反映北京崇文区、丰台区的浙江村一带有大量的假冒其"YKK"注册商标的拉链在批发销售,请求依法查处。后经突击检查,共查获假"YKK"商标的拉链181万多条,假冒注册商标10万多条。此外,去年有关部门查处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假冒商标案还有:无锡长江通信盗用美国摩托罗拉商标案;上海鹤山、道尔芬盗用法国"鳄鱼"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跨境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隐蔽性高、监管难度大、犯罪成本低、跨境执法难,使打击此类犯罪的难度增加。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我国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探索警企协作的有效模式,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制假、售假行为的刑罚力度,推进国际执法合作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4年9月,松江区检察院与区工商分局在工作中发现一起生产假冒“耐克”、“阿迪达斯”运动产品案、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案值达170余万元,而区工商分局仅作出没收侵权产品,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松江区院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于去年10月向行政执法机关发出《检察意见书》,公安机关现已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19.
较之TR IPS协议和许多国家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我国刑法尚有明显缺漏,不利于履行WTO所赋予的义务。笔者建议:采用行为犯立法模式,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加大对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将情节严重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犯罪化;完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商标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应当以有关商标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公约的具体规定及其所体现精神为参照加以解决.商标犯罪中的"注册商标"应当包括服务商标;驰名商标应在刑事领域予以特殊保护,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目前难以直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商标犯罪入罪标准所涉及之"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非法经营数额"等概念,同样应结合国际法并参照有关司法解释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