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公民导刊》2016,(11):46-47
正四川一村民因给镇党委政府、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对此,有人认为,此举涉嫌非法游行、示威,违反了游行示威法及相关规定。也有人认为,群众不能对政府作出评价吗?就算评价不合理那又何妨?作为政府就应该拿出应有的担当,而不是动用警力刑拘当事人。送"不作为"锦旗违法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2.
正近曰,四川一打民因给镇党委政府、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对此,有人认为,此举涉嫌非法游行、示威,违反了游行示威法及相关规定。也有人认为,群众不能对政府作出评价吗?就算是评价不合理那又何妨?作为政府就应该拿出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石顷镇黄龙村村民冯勇军,因不满领导机关治污不力,而给镇党委政府、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结果被警方刑事拘留。诸多媒体对此作了报道。笔者认为群众给党政机关送"不作为"锦旗并不违法,应当视为群众监督党政机关的一种方式。说送"不作为"锦旗不违法,是因为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送"不作为"锦旗不但没有违反游行示威法及相关规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国家机关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送"不作为"锦旗是群众监督国家机关的有效手段。"不作为"锦旗客观地反映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并给相关国家机关施加了一定压力。送"不作为"锦旗是督促国家机关承  相似文献   

5.
民主权利     
民主权利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应享有的各种民主、自由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非经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6.
集会、游行、示威的相同点表现在:实质目的相同。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意愿、解决问题的方式。限制条件相同。必须具有合法性。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来行使自由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经过申请获得许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做到和平举行。不得危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集会、游行、示威的不同点表现在:三者概…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对表达自由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四新 《人权》2009,(5):53-55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游行、示威和结社的权利。这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21条、第22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人们的表达权。表达权除了包括通常所讲的言论、出版、新闻等自由外,在现代社会中,也包括使用标语、口号等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意见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条第三、四款对"游行""示威"的含义作了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本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按照该法的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应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未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集会、游行、  相似文献   

9.
(一)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的处置1.层层劝阻。对于各种违反国家有关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公安机关要协同党政领导首先向参与事件的主体指出这是非法行为;同时组织力量层层劝阻,不让其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疏通利益表达渠道 1、立法保障。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目前公民的权利意识觉醒.人权观念深入人心,政府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已经具备将请愿权明确载入《宪法》的条件,因此,建议把请愿权明确纳入《宪法》保护。此外,《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重心应当放在引导和促进上.使公民现实地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消极限制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阻塞意愿的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1.
表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既包含了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还包含了公民对自己正当权益的诉求权利,以及在任何问题上均有以口头、书面或其他方法表达意见或看法的自由。实际上,表达权就是一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2.
一.资格刑适用的现状及弊端 资格刑又称为名誉刑、能力刑或权力刑。我国刑法规定了剥夺政治权利与驱逐出境两种资格刑。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包括: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些规定同国际上公认的人权公约和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有些人在人权问题上不顾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的宪法、法律,对我国无端进行攻击是完全没有道理的。1.宪法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规定了普遍和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规定了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政治权利)2.宪法的规定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作了充分保障。1982年宪法,  相似文献   

14.
正凡事均有"度","不作为"锦旗还是不送为好。按常规,锦旗是用来褒奖的。然而,如今有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送"不作为"锦旗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表达对公权力的不满。这种以羞辱、讽刺的手段进行另类维权,的确存在违法的风险。诸如引发民众围观造成交通拥堵,影响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等,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正刑拘送"不作为"锦旗的村民,有"欲加之罪"的嫌疑,不仅有失法律的威严,还有损政府的公信力。村民送"不作为"锦旗的行为,从主观上看,是为了引起政府的注意和重视,从而达到解决诉求的目的;从客观上看,并没有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和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因此,何来违法之谈。  相似文献   

16.
8、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何在?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包括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和特殊群体的权利。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人权是广泛的,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  相似文献   

17.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十二课讲述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基础上,本课围绕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权利,着重阐述了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或建议的权利。上述权利是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这些权利,对于学生来说,既与其关系密切,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懂得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从法律知识结构来讲,…  相似文献   

18.
一、怎样认识和正确行使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包括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一项经常性的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项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自由在公民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有:第一,人民群众有权对国家生活中的问题发表意见;第二,国家重大决策交由人民群众或人民的代表讨论;第三,通过来信来…  相似文献   

19.
8月22日,四川三台县检察院对给百顷镇党委、政府、三台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的冯勇军作出不予批捕决定.媒体曝光后,冯虽已被释放,但还是引起了群众的一片哗然. 连日来,因为送“不作为”锦旗而被刑拘,这事儿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相当多的声音认为,冯勇军等村民是在多年向相关部门反映村子水库污染问题无果的情况之下才有的送锦旗举动,这种行为艺术本质上是对于相关部门行政不作为的批评和监督.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相对的。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毛泽东曾在一首词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鹰在空中奋飞翱翔,鱼在水里活跃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试想,如果让鱼离开水域,鹰离开天空,它们会有自由吗?再如,风筝在蓝天下自由翱翔,一旦失去线的牵制,又将会怎样呢? 有人说:“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同时又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权利。”假如人人都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