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青年亚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消费亚文化。在香港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亚文化受市场经济发展和市民心态的刺激,以及外来青年文化的冲击,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我们考察香港青年发展的“窗口”。本文根据香港学者和社会工作者的一些研究报告,对这种亚文化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一、香港青年亚群体和亚文化的产生香港青年亚群体和亚文化的出现,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是香港现代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冲击的产物。有的香港学者认为:“在60年代以前的香港社会形态及传统道德中,‘年青人’或‘青少年’这些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成员只有三种——‘儿童’、‘成年人/大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离不开“两个结合”这一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我们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间“契合”与“结合”的辩证关系,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充分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3.
王德军 《理论参考》2008,(10):42-44
发展是作为社会的人促成事物按照符合人的预期目的而引发的变化,科学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选择。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人的自我有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文化自我三种形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使人的三种;“自我”形态都得到‘实现’并协调起来达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西方马克思学:启迪作用与重大缺憾 “广义的西方马克思学”研究有两种形态。一是比较侧重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重大现实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二是比较侧重于文本考证、文献研究的西方马克思学,可以称为狭义的西方马克思学。二者虽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有所不同,但二者在解读模式上却基本一致,多半都采取“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即按照西方哲学框架来解读马克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05,(4):62-63
《北京日报》2005年4月11日登载卫兴华、孙咏梅的文章说,理论界对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予以肯定,但股份制是否都是公有制,人们的看法不同。对于股份制的性质,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切股份制都姓“公”;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制既不姓“私”,也不姓“公”,它只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界定 所谓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出现的新文化,是人类文化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衍生。网络文化既然是一种衍生文化,表明它是同人类文化既保持着紧密的“血缘”关系而又具有独有特点。“血缘”关系表明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衍生出来的:独有特点表明网络文化有很强的独立性,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存在于人类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7.
一在六十年代以前的香港社会形态及传统道德中,“青年人”或“青少年”这些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成员只有三种——“儿童”、“成年人/大人”及“老人”。一九六四年夏,“披头四(Beatl’es)乐队”到香港演唱后,带来了所谓“新感性。”香港青少年开始形成一种组织乐队、广结朋党、醉心于西方舶来文化的潮流。青少年中日益暴露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为香港社会各界人士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暴力行为和骚动尤为令人忧虑。一九六○年到一九八○年二十年间,香港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曾一度下降,但好景不长,总的趋势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8.
华静 《民主》2013,(6):53-55
我们总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驻足,然后不断地产生问题:谁曾在此居住过?我去美国走了一趟,知道了美国;去了韩国,知道了韩国;去了欧洲几个国家,知道了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摩纳哥……去了香港,知道了香港。“知道”,仅界定了我在这些地方走过,和一种从书本中获取感知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陈建 《党政论坛》2010,(13):23-25
关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可以分为规范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两种研究取向,操作性研究带有更强的问题导向和实证取向。从操作性研究的角度而言,“公共利益”本质上只是诸多利益形态中的一种,和私人利益相比并不具有天然和绝对的优先性。建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均衡关系,要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谁来界定“公共利益”?二、界定“公共利益”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远散运公司宣传部白培军:一是,讲学习忌“惰”忌“虚”。懒惰是讲学习的最大敌人,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学习,其实是有时间也不想学。忙于事务,往往导致思想的庸俗化。“虚”字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在学习中搞形式主义,刻意追求文化包装,学习的投资很大,资料很多,形式很全,计划很细,总结很长,可就是学习成效很小;另一种是学习中的虚妄学风,有一知半解便作大彻大悟状,到处做报告、发文章,严然以理论权威自居。二是,讲政治忌“大”忌“盲”。有些同志一提讲政治就认为是讲‘大道理”,“又是马列那一套”,不懂得政治也可讲‘叫…  相似文献   

11.
物质文化不必说了,大家都一个心眼地奔发财,各“家”都一起向财源涌去,分不出谁属于哪一‘凉”。说到精神文化,要想细细测览一下,区分一下,眼下似乎只有三“家”。这三“家”是:一、马列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三、西方文化。在中国,眼下这三家的大体情况是:正处于相互串亲,相互联姻,彼此都不取斗争态势。好不好呢?当然好,总比当年大肆采伐、彻底专政的好,因为指导并非镇压。何况,我们看到的文化繁荣景观是有目共睹的,举目可见的:何苦一定要通过人为斗争,让世界再乱腾一下子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三家串亲、联姻,一味亲…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内涵极其广泛,可以从形态。层次等方面作不同的划分和界定。本文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以及教育、宗教、传媒等观念文化及其管理方式。深圳作为一个只有十几年短暂历史的年轻城市,其文化也是年轻的,也可以说,具有确定内涵的深圳文化尚在形成中。正如人们所知,深圳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香港文化的影响。深港两地之间仅一桥之隔,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香港居民经过罗湖口岸来往深港两地,为人们带来香港社会的信息。而深圳的三资…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邓小平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人权观形成的伟大贡献我国理论界对人权问题的讨论始于1978年,主要围绕“人权是不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社会主义可不可以使用人权概念”问题等展开的。讨论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社会主义不能采用这一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权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社会主义应该讲人权。这一讨论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四人帮”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理论清算,引起了人们对“文化大革命”迫害广大干部群众,草菅人命、践…  相似文献   

14.
在劳动法与工会法的关系上,我国可以说分为“从属说”与“并列说”两大观点。“从属说”认为工会法是劳动法的组成部分,工会法从属于劳动法。“并列说”认为工会法是独立的部门法,并列于劳动法。我认为只有立足于市场经济,才能对这两种观点有一个恰当的评说。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生态民主主义思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很少;国际上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文献更是微乎其微。本文旨在为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界定了“生态”、“民主主义”和“生态民主主义”这三个基本概念,接着指出了西方和中国生态民主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和观点,作为结论,本文认为生态民主主义的思想挖掘将会大大丰富生态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指一种在大学社区生活中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的文化形态。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与文化环境的总和,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于我国的古代教育中。私塾、书院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等儒家道义,便是我国最早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但“校园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形成一股文化热润,却是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校园。从此校园迅速发展为自觉、稳定而有组织的文化阵地。校园文…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20):32-33
香港《亚洲时报》8月24日发表文章称,分析家通常会把有关国家力量的辩论限制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而这两种实力结合在一起大概便是“巧实力”。不过,北京的变革模式引入第三种层面的实力,即“隐实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隐实力”应用了中国一些最高深的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这一命题如何认识,目前存在着诸多模糊观点,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多余论”。这种观点认为,既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应该与国际接轨。其他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是纯粹的经济组织,根本没有政党活动。所以,继续在企业里保留党组织并且实行党的政治领导,是违背经济规律和管理规律的;从组织机构上讲是叠床架屋,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对行政工作造成干扰。一种是“分解论”。这种观点认为,现在企业党组织的许多工作任务或者职能其实可以由其他组织分别承担,比如…  相似文献   

19.
由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与本刊联合举办的“‘山西焦煤杯’如何落实‘三贴近’”征文活动已经开始。本次活动为期一年,至今年12月底截稿。征文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三贴近”的重要意义;如何理解“三贴近”要求的基本内涵;如何落实“三贴近”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界定的新概念。“二战”后,现代化进程迅猛如潮,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变化。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谐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应具有以下任何一种特质: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一种现实的或为一种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