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非友好关系的辉煌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发展中非关系,把发展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使中非关系始终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亮点.在三代领导人时期,中非友好关系经历了基础期、调整发展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本世纪初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前三代领导人的对非思想和政策,将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推进到全面深入合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4-6日,以“投资下一代”为主题的2014年首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2014U.S.-Africa Leaders Summit,简称美非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50个非洲国家领导人或政府代表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与会。从出席峰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之多、规格之高以及美方推出对非措施之密集来看,此次峰会在美国和非洲关系史上前所未有,标志着近年来美国对非洲战略调整已基本定型,兼具阶段总结和开辟新章的双重性质。美国欲借峰会对内提升美非关系,重塑对非经济和安全战略,特别是把握住非洲经济机遇,对外则希望平衡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张象 《西亚非洲》2000,(5):35-37
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历来政治上彼此支持配合、经济上互补互助.我国几代领导人为培育中非友谊付出了许多心血.发展长期稳定的中非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一贯方针,但这一方针在具体贯彻落实中却并不尽如人意,尤其在经贸交往中常常有追求眼前利益的现象.所以,如何从长远着眼发展中非关系,还需要一些具体措施和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4.
国际社会提倡将减贫工作纳入世界发展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减贫领域都有程度不同的收效。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二者在减贫领域的合作无疑会推动国际减贫事业的发展。中非双方在减贫过程积累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可资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24-25日,第二届印度一非洲论坛峰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非洲1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让·平等出席会议。会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多项成果,表明印度正加大对非洲的外交力度,谋求与非洲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14,(6):103-113
中非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上提升了非洲的能力和地位,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和意义上刺激和带动了西方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重视和发展对非关系。从基本层面看,中非关系对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三个直接原因:一是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对非洲国家诉求和利益的一贯重视及双方间的互动;二是中国因素刺激大国在非洲竞争,在客观上提升了非洲地位;三是西方对中非关系的无端苛责客观上形成某种“炒作效应”,反而提升了中国与非洲的国际影响力。中非互为推动,从而实现了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兴援助者日益活跃,它们几乎都是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其援助对象指向发展中国家。新兴援助者在非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尤其突出,它们强调非洲作为受援者在援助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力图建立一种双向互动、援他与助己相统一的援受关系。这种新兴的援助关系已经超出单纯的援助范畴而日益显示出南方国家联合自强、共同发展的特色,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享的发展平台,拓宽了非洲获得外援的渠道,改善了非洲发展的外在软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8日-9日,备受世界关注的欧盟一非洲第二届首脑会议在本届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欧盟27个成员国和非洲53个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了《非洲-欧盟战略伙伴关系——非欧联合战略》。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4日上午10时,举世关注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次国际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欢聚北京人民大会堂,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我国与南非建交10年来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在推动非洲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以及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争取世界沿着更平等的方向发展等方面,加强磋商与合作,正在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将随着双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非洲国家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及时把目光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并与中国进一步加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些措施产生了下列影响:首先,非洲国家的一体化不仅使非洲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地位得以提升,而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其次,非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密切联系大大丰富了南南合作的内容,提高了南南合作的地位。最后,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在经受金融危机的考验,显示出勃勃生机,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传媒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外交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准确的信息来源渠道,畅通信息流动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了解,推动双方关系不断积卡反发展,进而全面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传媒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3.
非洲新形势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为实现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外交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发展与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新的国际背景下,非洲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非洲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非洲的人力资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正在日益加深,这种有深刻历史渊源的合作大大超乎西方一些发展机构的预想。在中国的发展话语中,中国将自己定位于发展中国家,似乎是为了避免与非洲之间形成“捐助者-受援者”这样的不对称关系。另外,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以双边关系为主,强调的核心是互利互惠。中非人力资源的合作原则是“请进来、走出去”,合作方式主要有教育项目合作、师资合作,以及在中国对非洲国家人员的各类培训。中国当前与非洲展开的教育合作方式特别体现了这种“双边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非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宗合 《西亚非洲》2005,(2):55-59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非关系的新纪元,中国为非洲国家的政治解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非洲国家也在许多方面给予了中国大力的支持。新世纪,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逐渐建立,中国与非洲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展望未来,中非友好关系将继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关系黄昭宇冷战结束后,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关系愈益发展,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更加巩固。继双方领导人的一系列互访之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今年5月8~22日访问了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里、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等非洲6国,进一步将中...  相似文献   

17.
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非关系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如何为中非关系定性的话题也随之而来有的称中国为“新殖民主义者”,而有的称中国为非洲的帮助者。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来自西方国家(主要是美、英、法三国)的政治势力和新闻媒体,而在非洲人的积极支持下,中国人也做出有力的辩驳。本文认为,在涉及非洲发展和非洲尊严的重大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与非洲建立联系的特点表明中国是对非洲更为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91年,中国开始与东盟进行对话并成为东盟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10 1”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1年  相似文献   

19.
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向更深更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沙姆沙伊赫宣言》指出,会议对论坛北京峰会后续行动落实情况感到满意,认为预定目标已经实现。非洲领导人赞扬中国认真履行承诺,完全地落实了论坛北京峰会的2007年至2009年北京行动计划。这次会议展现了中非关系在不到10年间取得的巨大发展,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更加巩固,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与时俱进。中国政府提出的八项新举措,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坚持发挥我国与非洲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独特软实力的同时,应警惕西方的阻挠和挑拨。善于倾听非洲国家的利益关切,为非洲文明的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89年6月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按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所说的主持正义、反对霸权、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理论 ,江泽民总书记努力推动柬埔寨恢复和平 ,促成5个常任理事国就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达成框架文件。他同越南新领导人共同举行高峰会谈 ,双方达成了共识。江泽民经过几年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在巴黎举行国际会议 ,就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签署了最终协定。中国参与联合国对柬埔寨的监督检察 ,越南全部撤军 ,柬埔寨走向和平统一。此后柬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