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不仅要在经济上成为“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且要在法律上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文拟就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法人特征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家创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法人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体,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目的和活动范围,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法人创建机关的意志而产生或消灭。全民所有制企业既区别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合资经营企业股份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横向经济联合组织。这是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件新生事物,它冲破了我国旧有的经济模式,推动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随着各种横向经济联合日益迅猛的发展,许多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也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关系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是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内涵的变革。我国几年来的改革实践已冲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的模式,出现了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但在改革全民所有制的内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4.
《法学》1986,(7)
为了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搞“四化”一定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搞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法制作保障,就会受到干扰、破坏,甚至走到邪路上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能动地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方面,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并非只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它不仅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起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上层建筑中的法律更是这样。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相比,法律更能影响经济基础。这是社会的客观规律。当人们认识和利用这种客观规律。制订出反映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就能够促进经济关系的发展。当前,在我国的改革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正在被新体制所代替。这种新旧体制的交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说到底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思想和旧传统、旧习惯的矛盾和斗争,因而它不是一个早上、一纸命令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渐变的过程,要经过我们艰苦工作去完成的。经济、法制协调发展,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经道路、必要步骤。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仅要采取行政手段,而且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改革中的种种矛盾,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再从我国所有制结构上看,虽然仍然是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新的突破的主要体现就是:要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的结构上取得新突破;要在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取得新突破;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新突破;要在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其它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的法律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法律服务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法律服务组织要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开拓法律服务新领域,做到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到哪里,法律服务领域就要开拓到…  相似文献   

6.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它对 于从企业内部增强并实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海洋渔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渔业所有制结构和渔业生产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单一的国营、集体形式已经过渡到国营、集体、合伙和个体经营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体系中,合伙经营和个体经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国营、集体的经济形式下,也多以个人承包的方式经营。然  相似文献   

8.
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一章中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提供服务”,并规定了这种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如此重要的法律文件中,这样明确而又具体地规定政府要为企业服务,这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这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政府在管理经济工作中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突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应解决好两个问题,即:一、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二、确定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当前所实行的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都是为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本文拟就烟台市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实践,谈谈其中几  相似文献   

10.
全民所有制企业所享有的独立自主经营权属于什么性质的权利,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立法和企业依法用权的一个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国家赋予企业的经营权是一种反映全民所有制经济关系的财产权。企业正是因享有其可以直接占有和支配的财产权利,才可能成为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并具有资产负债独立的法人资格。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具有相当社会深度的一场革命,它突破了国家所有权这种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传统财产权利制度,创造性地设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所有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历来重视所有制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表明,中共在所有制理论认识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并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还指出:“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  相似文献   

13.
“两权分离”,即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从而使全民所有制企业开始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两权分离”并没有把企业改革引上坦途,因为企业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国有独资或集体独资企业改制为包含公有资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产权关系日益复杂,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身份难以确定,办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贪污、侵占类犯罪因之成为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为此,本刊与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检察院共同组织研讨会,结合典型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的最主要一条就是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问题。早在1984年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为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后围绕这一中心环节,采取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整套理论,并且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明确提出了要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理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要使企业从行政机构的附庸物真正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使企业发展与法律协调问题处理好,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假集体”企业即名为集体实为私营的企业.所谓名为集体,就是说它挂着集体企业的招牌(领有集体企业营业执照).这类经济组织在全国很多,占私营经济成份很大比重.由于所有制性质名不副实,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着集体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而造成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有不少矛盾已形成纠纷,也有的形成了行政案件、民事案件甚至刑事案件.摘掉这顶“红帽子”,恢复其本来的所有制面目,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红帽子”现象的产生及其违法性  相似文献   

18.
私营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经济发展方针。自从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来,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使所有制结构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据《上海科技网》统计,从1980年到1996年,上海市的工业产值中,国有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个人承包经营集体或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这种新的经营方式要求理论界、法学界重视它,研究它。本文打算探讨一下这种企业的法人资格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把它的法人资格划分为所有权法人与经营权法人两个部分,并明确规定它们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如此,才能使这种企业茁壮成长,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7,(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各种不同层次的所有制形式的出现,经济犯罪案件日趋复杂,在为经济犯罪案件辩护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研究,下面一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