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在国内经济界从去年初争论到现在 ,不仅几乎所有的大牌经济学家关注此事 ,而且几乎成为所有国民都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国经济到底是否过热 ?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 ,论证了当前我国经济只是局部过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在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又一个起飞期,即“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次起飞期”,今后一、二十年中国经济有可能保持年均增长9%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存在五大有利因素支持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第二次起飞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逼近和突破它的临界状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次起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股票期货交易的可行性郭丽红中国股市从设立股票交易所,进入规范化交易至今已有四年多时间,其间经历了一个从过热到过冷的过程,上证指数最高时达1558点,最低时仅330点左右。而从1992年至今,出现了持续低迷,今年1-4月份,上证指数一直在600...  相似文献   

4.
作为为来年政策定调的重要会议,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比以往吸引了更多的眼球。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意味着中国持续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刺激性政策正式进入“终结期”。换句话说,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政策的转型年;同时,2011年也是“十二五”计划的第一年,中国将在2011年开始为“十二五”计划奠定基础,经济结构调整仍然是2011年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这一传统与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共同构成了“中国梦”提出的远期文化背景和近期现实背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二十一世纪初叶是中国文化第四次大整合的开端,也是民族自觉和自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得以表现的开端。实现“中国梦”,必然包含当代中国文化的复兴和突破。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第四次大整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回顾近30年的变化,我深深感到:领导决策正确,广大百姓受益。近30年的变化,应归功于“三落三起”的邓小平先生的第三次“起”及党中央的诸多英明决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有目共睹。停止了“上山下乡”,取而代之的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停止了“福利分房”,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和经济实用房;取消了“各类票证”,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予以调节控制。但利率调控房价失效,土地储备制度调节房价难度高、效果差,期房销售制度改现房销售制度缺少相应的现实基础以及开征物业税的基础性工作准备不足。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已经出现“调控疲劳”,进而预示着当前我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或许将由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软着陆”转变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硬着陆”。  相似文献   

8.
邹东涛 《理论前沿》2008,(10):17-19
本文分析了“经济起飞”的基本理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虽保持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但仍处在“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要十分警惕国内外出现的夸大和高估中国经济实力及其世界地位的倾向,客观评价中国经济实力,保持清醒的国家和国民意识,“低调起飞”、“理性崛起”,外敛制胜锋芒,内练崛起苦功,稳扎稳打地推动经济起飞和中华崛起。  相似文献   

9.
2007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一越南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中,中越边境地区将规划建设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一是中国河口一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主要服务于越南与中国西南和西部地区的合作。二是中国凭祥一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凭祥跨境经济合作区”),主要服务于越南与中国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三是中国东兴一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主要服务于越南与中国珠江三角洲和北部湾沿海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唯一选择,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选择”与“坚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第一,两次选择与实事求是。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关于经济体制的第二次选择,是总结过去经验教训,“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贵阳市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指出,2009年要下大力抓好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形成乡村旅游、自然风光游等多层次旅游服务产品,实现旅游收入增长50%。结合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修文县委十届七次全会指出:“2009年力争接待游客7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修文县在“爽爽贵阳、秀美修文”的浪潮中,要增加经济总量,除了靠大项目的进入、招商引资等方面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应是金融危机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自九二年我国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国家为了控制通胀,开始采取财政、货币双双紧缩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随着经济形势改变过热的状况,宏观调控政策又由“适度从紧”转为“适度”,到96年底,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物价涨幅降到6%,市场开始变得较为冷清,而后几年又变得更加疲软,98年出现物价负增长,商品需求不足,库存积压,企业效益下滑,亏损增加,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不稳定现象也随之增多。虽然近两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按照宏观经济调控的指标要求来衡量,七项主要指标中,大多数指标离最佳要求都有…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有关中国发展前景的争论在近10年中从未停止过。不同于前几年流行的“中国威胁论”,最近西方舆论争论的焦点是“中国崩溃论”,其主要表现是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预言中国在今后几年里即将崩溃。西方的一些媒体也纷纷为之寻找注解,颇有蔓延之势。那么,“中国崩溃论”是怎样出笼的?“中国崩溃论”产生的原因何在?中国经济究竟是繁荣还是崩溃?本文将对此予以剖析。一、“中国崩溃论”的由来“中国崩溃论”原产于美国,最初是由两篇学术文章引起的。2000年,美国匹茨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ThomasG·Raw…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97983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人均GDP的突破并不能改变“道德滑落”的现实。“不道德的血液”不仅流淌在某些商人的血管里,更是一些权力掌控者肆无忌惮地腐败和大行潜规则的源头,其结果就是社会道德底线一次次地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作了全面剖析,指出“君子”在孔了学说中占枢纽地位,从道德自觉性、品德情操、修已治人等角度探讨了“君子”的本质,并正确的揭示了“君子”学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宗教不发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的起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从1927年-1937年(下简称十年时期),国民党以继承孙中山的遗教为标榜,宣称要“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1],为此,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喧嚣一时,然而,这些上地政策,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本文就十年时期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的特点作番浅析。 一、十年时期国民政府土地政策的概况 1927年前后,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处在中世纪状态,生产关系依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士地集中、地租沉重、赋税苛杂的痼疾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是探讨国家安全形势和安全战略的研究平台,凡涉及国家安全的研究领域,如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是论坛研究和关注的对象。该论坛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每年举办一次,截止到2009年共举办了8次,讨论的主题依次是: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发展、大国兴起中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佛教精神及其现实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却在中国获得大发展,并且久盛不衰。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2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千余年的历史。佛教 在中国的发展,真可谓是风雨兼程,历尽劫波。众所周知,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 几次大的灭法运动,即所谓“三武一宗”的灭法运动,佛教因此遭受了一次次沉重打击,但它不 仅没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是在每次灭法 运动过后,都获得了大的发展。魏道武帝和北 周武帝的两次灭法运动过后,先是佛教的诸学 派的接连产生,随后又是隋唐时期的各个宗派 的产生,以至于最后达到它的鼎盛阶段;唐武宗 …  相似文献   

19.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包产到户”的实行,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而且推动了整个中国的改革进程。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实行“包产到户”是历史的进步,“包产到户”的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即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代表们解释了中国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所做的选择:“一种是扩大赤字,增加货币供应量,但这样做今后可能有副作用。第二种是坚持不扩大赤字,不再超增发货币,货币政策既不放松也不收紧。保持定力,稳定政策。”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