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袁群  丁玮 《当代世界》2014,(1):60-62
社会党国际成立于1951年6月,是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及其他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作为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政党国际组织和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政治力量之一,长期以来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在国际事务和所在国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宏 《当代世界》2014,(4):67-69
<正>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活跃着意识形态、组织形式各异的政党联盟,既有中左翼政党的跨国联盟——社会党国际,也有与其并存的中右翼政党的国际联盟——保守党国际。同社会党国际一样,保守党国际同样有着很大的政治影响力。保守党国际概况保守党国际的正式称谓是国际民  相似文献   

3.
社会党国际第23次代表大会按计划将于2008年6月底至7月初召开。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国际性政党联盟,社会党国际及其相关专门委员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针对世界性和几乎所有的地区性热点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回应,并对其政策和策略作了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正>政党价值观是一个政党将其成员团聚在一起的精神粘合剂,也是一个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政治文化标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政党,社会党特别注重自身价值观的提炼和阐述。社会党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模式,是建立在"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等基本价值基础之上的。在社会党看来,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不管它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如果不用道德力量时  相似文献   

5.
亚非拉地区目前有100多个社会党,其中有31个社会党执政或参政。这些政党主要以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但同时还保留了其他思想;在经济社会政策上,主张实行混合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但在具体政策上存在差异。亚非拉社会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政党填补了冷战后因激进社会主义政党衰落而留下的政治真空;一些社会党的发展模式对该地区其他政党的示范作用;激进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失败促使该地区中左翼政党转向社会民主主义发展模式;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对该地区中左翼政党的支持和吸引等。  相似文献   

6.
1863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开辟了在世界各国建立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新纪元。世界社会党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发展壮大和曲折复杂的变化。在1914年前,世界社会党作为各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曾经有过45年的光荣革命历史。后来,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修正主义思潮的浸蚀泛滥,第二国际各主要社会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背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各国革命左派在俄国十月社  相似文献   

7.
社会党国际重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5 1年重建以来 ,社会党国际努力适应时代和形势变化的需要 ,不断对其理论政策进行革新和调整 ,实现了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目前 ,社会党国际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力量和影响最大的国际性政党组织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社民党 (社会党 )曾是世界上最激进、最富有战斗性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但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 ,日本社民党 (社会党 )的左翼色彩逐渐衰退 ,并走上中间道路。日本社民党 (社会党 )纲领的多次变化 ,反映了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理论调整。  相似文献   

9.
世界社会党的发展演变与理论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政党的大家庭中,社会党(包括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同类型政党的总称)可以说是比较鲜明的一族.它在政党光谱中属左翼派别,是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良主义政党.它自成立以来几经兴衰沉浮,其纲领政策也历经几次重大调整,可以说是世界政党政治演进的典型缩影,对于认识世界政党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党国际的人权观是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的核心,它以自由、平等、互助、幸福为基本要素,要求以人为目的来塑造社会。它认为只要人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平等,人权的终极目标就可以实现,而人权目标的实现就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其实现的方式是渐进的改良道路。围绕着人权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则构成了社会党国际一整套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以至于“人权是识别社会党人必不可少的特征”。本文试通过对社会党国际人权观发展变化的剖析,以求得对社会党国际人权观及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进一步了解。 人权是什么?目前世界各国学术界尚无获得广泛认可的概念。社会党国际对人权概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党在追求社会公正方面素有传统,并将其作为基本价值观而大力弘扬。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多国社会党在政策立场总体回调的背景下,出于政治上反击新自由主义思想与政策的战略考虑,对社会公正在理念与政策上作出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调整,更凸显了它代表广大劳动者的左翼政党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社会党近期的变化调整特性,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民主社会党是社会党国际的咨询党,在菲律宾民主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完成了从准革命性政党向议会党的转变。但是,菲律宾军队和教会对政治的干预、传统家族政治以及政党发育缺陷等因素制约了民主社会党的发展。菲律宾民主社会党的发展历程显示,秉承西方价值理念的社会党要在民主制度尚未巩固的国家发展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13.
“共同安全”思想是社会党国际 2 0世纪 80年代国际民主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张国际社会应在共同的人类、共同的安全、共同的未来原则下 ,制定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总体框架。由此 ,社会党国际在缓和与裁军、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提出的政策主张 ,在当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后 ,这一思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理论和政策调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首的西欧传统社会党对社会党国际领导层进行了猛烈批评,最终与其他进步力量联合成立了与社会党国际平行的进步联盟。吸纳有争议的成员党、内部存在争取主导权的斗争及其内在缺陷是导致社会党国际分裂的主观原因,而社会党国际正式成员党地区结构的变化、欧洲社会党的发展壮大及西欧传统社会党联合更广泛力量的愿望成为社会党国际分裂的客观原因。世界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出现了两个平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的实力因此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5.
2017年的世界政党形势复杂多变,乱象丛生。多国朝野发生激烈争斗,大选的涤荡进一步导致新兴势力特别是民粹主义政党力量上升,主流政党特别是社会党影响下降,多国执政党内部团结问题亮起红灯,执政损耗加大,由此所带来的改革压力日益紧迫。在世界处于大调整大变动的转折阶段,多国政党的结构性问题空前凸显,尤其是多党民主制度的弊端已成为政党履行传统功能的重大障碍。当今的世界政党形势,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党舞台上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拉美社会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疏远、松散、不断密切到逐渐融合的发展过程.本文分四个阶段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评述:在社会党国际成立之初,它基本上是一个欧洲社会党人的俱乐部,其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拉美影响微弱;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世界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的兴起,社会党国际才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亚非拉新兴国家以及殖民主义问题,它与拉美社会党的关系开始发生积极变化;直到1976年十三大以后,社会党国际及其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才真正开始在广大的第三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拉美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发展迅猛,受到社会党国际和西欧社会党人的格外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第二支柱”;冷战后,随着拉美地区共产主义力量的迅速衰落和其他左翼力量的分化,民主社会主义力量成为拉美左翼的主力军和社会党国际稳定的“后院”.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党执政和参政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重要选举,中左和中右政党角逐政坛,力量重新整合,地位有升有降. 在一些国家大选中,中右翼力量占据优势,社会党则失去执政地位.从总体上看,社会党失多得少,这与前几年社会党盛极一时、纷纷上台的景况相比,预示着又一轮换马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欧社会党曾在二战后多次执政 ,兴盛一时。然而 ,近年来随着单一目标的社会运动和社团的出现 ,非政治化或政治冷淡主义的滋生、蔓延以及媒体政治的发展 ,使西欧社会党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危机。而且 ,竞选的失败更加深了西欧社会党的危机意识 ,迫使这些政党不断适应社会变化 ,进行组织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际进步治理组织"(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Progressive Governance)是各国执政的中左政党领导人交流经验和协调政策的论坛性组织.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政坛"粉红潮"的产物,在中左政党势头最盛之时,国际进步治理组织在世界政坛相当引人注目,其规模和影响一度达到顶峰.然而,随着美国民主党下台和欧洲政治钟摆效应再显,中右政党在一系列国家正在悄然收复失地,执政的中左政党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大,国际进步治理组织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在东欧的政治发展中,由原共产党演变而来的社会主义政党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多党制的舞台上时沉时浮。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尽管1997年和2001年两次赢得大选,在执政期间也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局势的相对稳定,但在2005年的议会选举中,连续执政八年的社会党还是败给了民主党。分析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下台的原因,有助于认识东欧国家政治发展的曲折性,也有助于正确估价社会主义政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