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法学研究者都有或者曾经有过一个梦想,即是找出一种能够通用于各类情况下的法学原则或是法律秩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关于此类梦想的三个观点并加以评述,尝试找出这种梦想达成的方式以及法学论证在这个方式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佳宾 《实践》2013,(11):21-21
梦想,一个人怎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便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梦想,生活则平淡如水;没有梦想,便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法学研究者都有或者曾经有过一个梦想,即是找出一种能够通用于各类情况下的法学原则或是法律秩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关于此类梦想的三个观点并加以评述,尝试找出这种梦想达成的方式以及法学论证在这个方式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感动·2014     
《廉政瞭望》2014,(24):40-41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让人感动甚至是钦佩的故事。那些主人公或是为社会大家庭无私奉献,或是为小家庭奔波劳苦。生命需要正能量的滋补,社会需要正能量的接力。  相似文献   

5.
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严格地说,其实命运的意义,许多时候需要反过来去读,就是运命。运命和运粮食、运水没有什么区别。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生活甚至灾难会把你丢在什么地方。或是山谷,或是绝壁,或是雪地,或是沼泽;或背或扛或拉或推,走不过去的地方,就爬过去,趟不过去的地方,就游过去,反正无论使什么样的力气也要把命运出去,送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许多人梦想中的生活,如今这梦想早已成为现实。60年变化之大,小小一部电话就让我生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7.
正当一座城市的人们出行有了地铁,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儿是大城市!地铁,曾经是许多歌者借以抒情的场景,或是诗歌,或是音乐,或是电影,那几乎是浪漫之城展示人文情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动感场景。这个年代,许许多多的人不得不努力去习惯不断加快的城市节奏,地铁便成为承载奋斗者无数期盼的梦想列车。人们往返于那些绚烂多姿的时光通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8.
刘尚慧 《学习导报》2013,(14):18-19
纵令生活平凡。而劳动的梦想依旧美丽。纵令人生平淡,而劳动的梦想依旧伟大作为一名基层劳动者,我的梦想实在而谦卑: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能够每天满怀希望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每天心无旁骛地完成当天的目标任务,也能够每天都带着一种劳动后的满足与宁静回到自己温馨的家中。  相似文献   

9.
语丝     
《当代党员》2013,(4):2-2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0.
青春是什么?有人回答说:青春是一张白纸,当你挥洒上色彩时,它就有了另一个名字,梦想。存生活中,有这么一群怀揣着激情与梦想的青年人,他们带着知识,来到西部,走进四川,扎根基层.用无悔的青春丰富人牛,奉献自我,  相似文献   

11.
党员,在平常与普通群众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众多的党员就生活在群众身边,却没有想象当中的耳目一新,或者说缺少光荣与梦想。何以会如此?因为在目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常常忘记擦拭被平淡的浮尘包裹了的党徽,忽视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相似文献   

12.
丁文君  唐珍 《党课》2014,(10):67-69
大街上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的老人、餐馆里颤巍巍端着饭菜的服务员、出租车里头发花白的司机……几天时间里,一个老龄化的日本真实而清晰地呈现在记者面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几乎是每个老人的晚年梦想,而在日本,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帮他们实现了梦想,让他们安心、快乐、无牵挂地生活。银色城市养老院便是其中的一家。  相似文献   

13.
新年到来的时候,梦想是人们最常提起的东西。人们在聚会上祝福、许愿,繁华的城市也因此充盈着光彩。 可还有一些梦想是安静的。它们很少被人提及,只是被默默地埋藏在心底。在艰辛的生活里,被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对于四川女人孙耀美而言,生活好像已经被繁重的劳动填满了。她是北京一座大楼的保洁员,每天弓着腰,在长长的过道、宽敞的卫生间里挥舞着拖把、抹布,努力把每一块瓷砖、每一面镜子都擦得锃亮。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可面对志愿者的镜头,她总是抿着嘴,露出一点怯怯的神色。  相似文献   

14.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党和政府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民的主观生活感受,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把人民生活幸福上升为国家梦想。从生活水平到生活质量的历史演进过程,实质上反映的是人民对发展的新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然在实践中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提高,最终引领中国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张霞 《求贤》2014,(7):56-56
2013年6月,当我得知被区委选中成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那一刻起,喜悦之情就始终在心中荡漾。支边援藏是我的梦想,梦想即将实现,怎能不充满喜悦?然而,内心又多了些不舍和惆怅,因为即将离开家人、同事和朋友,阔别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的故乡——天津,远赴西藏的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牵挂和眷恋谁能轻易放下?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是否真实,但只要心中有梦,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梦想是陪伴成长的记忆之花,是支撑信念的坚强后盾。儿时的我有很多梦想,但无论哪一个梦想似乎都和琴棋书画有关,正所谓梦想虽然很精彩,现实却也很无奈。当求知的欲望和无奈的现实产生碰撞时,梦想的概念似乎已在我的意  相似文献   

17.
关健斌 《求贤》2011,(9):56-56
澳洲的公务员热情、亲善,没有架子。对待失业人士没有一点歧视,而且在秉公办事的同时,表现出人道主义,而不是厌烦地驱赶,或是在穷人心上的伤口再撤一把盐。经过在澳洲生活多年,我开始理解为何澳洲公务员能够这样。  相似文献   

18.
先管住自己     
时下,常听有人抱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大道理讲多了。有些人甚至认为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大道理已经不合时宜,可以不讲或是少讲。  相似文献   

19.
“摔跟头”     
蒋国平 《唯实》2009,(2):96-96
“摔跟头”也叫“摔跤”,是生活中常见之现象。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摔些跟头,尤其是孩提时代,不摔跟头恐怕就学不会走路。 人们常用“摔跟头”来比喻工作或人生道路上的失误或失败,这比喻还是较贴切的,不管什么“跟头”,或是影响前进的步伐,或是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更有人从此一蹶不振,或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其功能和作用不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都是相同的。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应尽快与信息时代相适应,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价值;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引向多元化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