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施拉姆,西方著名的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专家,毛泽东著作翻译家,于2012年7月8日凌晨辞世,享年88岁.20世纪60年代,施拉姆开始在哈佛大学从事现代中国特别是毛泽东研究.1967年以后,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政治系教授,后来兼任该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早在1963年,施拉姆就出版了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一部毛泽东研究著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艳 《北京党史》2006,(5):60-61
施拉姆是国外研究毛泽东的一位非常出名的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施拉姆教授相继发表了许多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和论文.《毛泽东》就是他早期的一部力作。他以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观点、新颖的思维把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和水平。总的来说.该书不管是内容的博大精深.还是思想的深邃明澈,都有许多破陈出新的地方。该书在1987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就没有再版过.但是经典的东西总是历久弥新,它还是很值得阅读。总体来看,与国内研究毛泽东的著述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逝世这么多年了,海外“毛泽东热”至今仍持续升温,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西方学者也愈来愈多。美国学者施拉姆直言不讳地说:“一百年之后,毛泽东仍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喜欢钻中国古书,也对西方著述怀有兴趣,所读在他那个时代并不算少。自青年时代起,毛泽东自觉地接触西学。读西学著述,在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中产生过不小影响;五四运动前后,他更加注重阅读译介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书刊;从延安时期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他了解西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他读谈西学,比较从容和宽泛。毛泽东读西学著述,较感兴趣、较为注重和读得较多的,是西方哲学、西方近代史、西方自然科学这三类。关于西方哲学,毛泽东说,它"是我们的先生";关于西方近代历史,毛泽东说,"要搞革命,需要了解几个国家的革命史";关于西方自然科学,毛泽东说,在这方面"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5.
因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而进入西方学者的研究视域。70年来,西方学者围绕《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进行了一些研究,呈现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论人民民主专政》生成逻辑的多重性、《论人民民主专政》"问题域"多样性等特点,反映了西方学者对待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矛盾心态,即肯定与否定交叉、正确阐释与曲解误读交织。出现这种现象,既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研究方法局限所致。  相似文献   

6.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毛泽东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主张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辩证的利用西方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毛泽东有关西方文化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拉姆说:“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种种概念中,最直率、最大胆地体现了他关于中国革命的独特性以及中国人需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信念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了。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只在一段相对而言并不很长的时期内使用了这一口号”,但“精确地说出‘中国化’在1938年对毛泽东意味着什么,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籍学者施拉姆教授的著作《毛泽东》,以详实的资料、独具特色的剖析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泽东。毛泽东的军事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及其为中华民族自强独立付出的不懈努力的伟人风采得到清晰展现。直到今天重读,留给读者的除了折服就是感叹。  相似文献   

9.
杨俊 《党史博采》2005,1(2):11-15
毛泽东堪称是党内调查研究最执著的倡导者和力行者,调查研究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民主革命的胜利与他这一正确路线紧密相关.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毛泽东在进行新政策的构思前,也实行建国前一样的到基层调研的方式,以图"从事实中寻找真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此时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已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大多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察,而且往往是带着他自己的意见或结论.这样.在基层调研中耳闻目睹的似乎都是热火朝天、粮棉高产、形势大好,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和汇报,很难得到精确的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的基层情况.用这些信息丰富的错误材料,来判断形势、做出决策,必然导致了严重后果的产生.正是这一惨痛的教训,在灾害全面爆发后的1961年初,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恢复优良传统作风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而大大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来源于对最底层劳苦大众的深入社会调查,大量的调查研究的素材和成果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来源,特别是1933年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更是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民生思想。正由于是以扎实的社会调查为基础,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无论对于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特别是对在全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文既为纪念毛泽东诞生120周年,也为纪念毛泽东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80周年而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尽管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在后期的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失误,但是这一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合作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整、准确、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海外毛泽东研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重要课题 ,在20世纪下半期曾出现了多次毛泽东研究热潮和多个毛泽东研究中心。国外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多个方面的研究 ,出版了难以计数的论文和著作 ,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毛泽东学”。在众多的毛泽东研究学者中 ,施拉姆(StuartR.Schram)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1960年9月到10月、1962年1月到1963年3月 ,施拉姆在海外中国学的研究重镇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师从著名的中国学专家…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的著作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1927年5月27日,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用俄文发表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国外刊物首次发表毛泽东的著作。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在1928年出版的《中国大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20年有关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有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毛泽东政治思想所涉及的不同内容、毛泽东政治思想方法论、毛泽东政治思想史料考证、毛泽东政治思想学术与学术思想史的发展脉络等方面开展了毛泽东政治思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并对2020年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未来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梁柱 《新视野》2003,19(6):4-9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已踏上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苏联、东欧的全新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还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但有重要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国家观的形成发展,毛泽东关于国家本质、结构的认识,以及毛泽东国家观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贡献,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毛泽东国家观的主要内容。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毛泽东国家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潘李军 《实事求是》2014,(1):108-112
毛泽东思想可谓是学术界研究的经典性课题。通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自2009年来转载的文章可以管窥出近年来大陆学界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与中旧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同以及毛泽东著作的考辨及其思想的现代阐释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西方毛泽东研究前史简述杨世文西方对毛泽东“真正”有组织的研究始于50年代初。在这之前,关于毛泽东的文字大多属于宣传和报道性的。有人称作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前奏或先声。西方最早依据第一手资料系统介绍毛泽东生平业迹的是埃德加·斯诺。1936年7月经我地下党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赶超"思想再认识--兼与齐卫平等人的观点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赶超"思想集中体现在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前期.因这一思想与5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历程有着密切联系而受到研究者的较多关注.但由于毛泽东自50年代后期在思想与实践的关系上呈现复杂状况使得毛泽东晚年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赶超"思想的研究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试图就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争论性问题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看法,以期引发更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在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安源路矿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实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