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高校培育志愿文化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高校志愿文化包含志愿精神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环境文化等内容。新时代培育高校志愿文化,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文化的精神内核;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文化的内在认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文化的实践平台;优化志愿服务环境,深耕志愿文化的培育土壤。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化和常态化,出现中国式"志愿失灵"现象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广州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本文提出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3.
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已成为时代的责任。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展现了的特有本质、内涵,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志愿精神与其他人类精神一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而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应该与共产主义的精神内涵一致,即通过善良行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已经形成,及时分析与提炼,是志愿服务在多元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的学术发展和功能发挥提出了重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和研究机构日益完善,实践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建设志愿服务话语体系供给了丰富的研究议题,研究的规范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方志愿服务的话语仍然是主导范式,在研究中占据支配地位,本土话语在规模和质量上还未形成与其对话、交锋的地位和特色。并且,中国志愿服务学科尚未健全,学者自主构建志愿服务话语体系的意识不强,加之志愿服务制度尚有所欠缺,使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重构面临较大困难。为此,应从推动本土志愿服务资源的学理转化、处理好学科自主发展与多学科共建关系、重视志愿服务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性质、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和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多维度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和结晶,是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规模、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志愿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回报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影响了志愿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志愿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志愿资源开发、利用、再利用三个环节,即注重志愿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志愿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志愿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平台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州的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目前已被公认为国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开展的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表明,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7.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增进居民福祉、促进社区和谐。钢城街道团工委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力配合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同和响应。当前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社区面临着缺乏经费、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等困难,要想进一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就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以志愿者和公众双方受益为志愿服务重点发展方向,带动和促进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增多,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面对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管理不完善、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科普志愿服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是新时期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长春市在青少年志愿服务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努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坚持全社会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0.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4,(17):30-31
贵州通过社会化运作和项目化推进,克服困难,在欠发达地区探索志愿服务事业新路。志愿服务工作怎样建设组织动员体系?如何营造浓厚志愿文化氛围,创新项目亮化品牌?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作为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民道德的生动实践,遭遇了"主体动力不足"和"信任危机"的中国式道德困境。因而应在把握志愿服务的公民道德性、理性分析志愿服务的中国问题的基础上,自觉建构志愿服务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2.
韩金明 《世纪桥》2011,(3):70-71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在大学生参与世博志愿服务的同时,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世博的契机,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的教育途径,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世博中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施真强 《学习月刊》2009,(11):17-19
志愿精神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十分重要.志愿服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前.湖北省的志愿服务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中国和美国的志愿服务发展进行研究和比较.以进一步促进湖北志愿服务的发展.使之在今后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效廉 《奋斗》2014,(8):10-11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肯定了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远之策和根本之策在于建立健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福州市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志愿服务要扩大志愿理念传播,培育志愿精神和志愿骨干队伍,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及完善志愿机制建设,推进服务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16.
田竹 《山西青年》2023,(8):154-156
志愿服务及各类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志愿服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概念,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是一种在志愿者奉献精神指引下,以现代公民社会的成长和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为基础,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的、无偿的、公益的劳动。随着吉林省的志愿服务工作逐年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城市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在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吉林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志愿服务缺乏规范性、常态化,没有形成固定的社会功能,缺少制度化的考评机制和奖励、表彰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刘丹  胡肖楚 《世纪桥》2013,(1):88-89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中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当今媒体的广泛宣传下志愿服务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已逐渐清晰。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是这只队伍的有生力量。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各学校近几年的发展是迅速的,甚至有些之前没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校现在也纷纷成立了相关组织。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志愿服务事业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可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相似文献   

19.
当人类前进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来,志愿者是一个亘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此前的所有志愿者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志愿服务都是个人行为,而20世纪后期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则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的.过往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即使发生在了陌生人之间,作志愿服务活动选择的一方,也是以熟人的心态、文化及精神去提供志愿服务的,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志愿服务却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与以往根本性不同.新型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预示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变革,或者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已经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项内容.因而,我们需要在社会治理变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校志愿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从以提供服务为主逐步向侧重育人方向转变.目前,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志愿服务工作与育人目标脱节,阻碍育人功能的发挥.本文从新时代志愿服务育人体系的内涵和价值出发,针对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探索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