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崇礼县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机制,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崇礼县深入实施村村联建、村居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等"联建联创"工程。以特色中心村为主体建立联村党组织,实行强村和弱村"1+N"模式,建立了上三道河区域"1+4"联建党总支、西甸子“1+4”联建党总支,有效发挥强村组织带动和产业示范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故城县针对个别小村、弱村资源相对匮乏、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为目标,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合作社)联建等方式组建联合党总支,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全县建立联村党总支16个,覆盖行政村5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县城乡党组织携手共抓党组织建设,携手共同为农村服务,推动了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组织联建。县委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拓宽互帮互助渠道。依托城乡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专业协会”等党组织26个,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职能。县南华糖业党委等企业党组织与各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开展村企联建,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2):42-42
近年来,新疆且末县为有力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发展,拓宽工作思路,大胆创新,精心打造“品牌”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他们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联互动”活动,对2个一类、3个二类社区与11个三类村实行结对共建,让32个机关党支部与32个农村党支部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推行“支部+协会”“支部+支部”等模式,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依托管理“三建一管”的方式,在具备条件的两家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在不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成立3个联合党支部。立足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工作联动“三联”工作机制,组建党建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联建单位召开一次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为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提供交流平台,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营山县采取“联建支部”模式,通过改变基层党组织结构,解决农村的发展难题,形成了“1+1〉2”的效应。“这种打破村域界限设置党支部的模式,贵在选准能人,成在建强组织,重在推动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软、散等症结,不失为一剂‘良药’。”营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祝奎龙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首先,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夯实党的基础,增强党的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农村以“一村一支部”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组织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城市社区则根据发展变化新形势,拓展党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立在居民小区、楼宇、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非公有制企业,要按产业链、板块经济以及党员的主要从业情况,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成熟一家、建立一家,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7.
宁波打破城乡界限,跨越所有制类型,建立覆盖城乡的区域性组织网络,推行“1+N”区域党组织设置方式。“1+N”中的“1”为区域性综合党组织,“N”为区域内的单建和联建的村、企业及社区党组织。区域性综合党组织主要负责企业中的零散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及对未单独建党的企业进行培育“孵化”,  相似文献   

8.
吴琳  李艳 《新长征》2012,(10):26-27
“1+X+Y”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是农安县委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的创新成果。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农安县委紧紧围绕“三农”建设的新主题.遵循“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原则,结合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9.
村村联建.促进发展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型。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把地域相邻、产业相同或相近的若干行政村规建为产业党建联动区,成立联动区党总支(党委).统一组织区内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围绕联动区产业发展目标,整合区域组织设置、党员干部、阵地设施等党建资源,激活和带动其他各类发展要素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吴生政  田茂星 《党课》2011,(7):72-72
山东省临沭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干部改进工作方法,为村“两委”顺利换届铺平道路。一是组织设置功效化。他们通过“村村联建”“产业带建”等方式把党支部嵌入产业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决策程序化。他们在原来日常事务和重大事务中细化出“重要事务”,建立党群联议制度。  相似文献   

11.
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以来,海安县委把加强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组织保障、产业引导、典型带动、发展惠民”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教育党员更有效,服务群众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的目标。坚持因社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构筑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根据不同专业合作组织的党建类型和特点,通过单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建率。整合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形成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党组织,在“一村一品”形成的产业链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对人员分散、不易管理的合作组织,采取村党支部下设特色种、养殖党小组的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建立大公镇山羊协会、雅周镇草绳协会、周垛村朗德鹅业合作社党支部等40多个党组织。党组织依托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有效发挥了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党员和群众的作用,探索了一条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牢牢夯实了党在农业产业发展链上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组的法制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演变在法律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2年宪法中。此后,1993、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仍然沿用了这一概念。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含义至今也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不过,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代表农村劳动群众行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方经营者。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非新生事物,它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产物,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发展变化。在建国初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隆尧县确立“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支部引领、村企联建”发展新模式,以产业为纽带将村和驻村企业联合起来建立党组织,有效整合了党建工作资源,促进了优势互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合作互助,促进党员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走上富裕道路,是涉及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在新时期执政基础的稳定,关系到农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是农村党支部的中心任务,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问题,这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物质文明建  相似文献   

15.
党建短波     
《实践》2020,(1):54-55
乌兰察布市组建“扶贫联盟”推动脱贫攻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乌兰察布市在全市开展“扶贫联盟”行动,推动当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助力农村牧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与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以党建联建、组织生活联过、党员活动联办、志愿服务联做等形式,通过为年迈村民免费义诊、为濒临失学的学生捐赠学费、主动认购贫困村民滞销的农副产品、帮助偏远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等具体方式,开展公益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杨明太  杜烨 《奋斗》2012,(11):46-47
在联建联创活动中,佳木斯军分区某团七连和佳木斯边防支队同江大队街津口派出所、同江市街津口乡党委立足远景规划,着服务实创新,紧盯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精心打造“党建、维稳、经济、文化”四大品牌,全面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织联动、军地共建”格局,联建联创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打造“党建品牌”提高军地党建队伍整体素质和组织生活质量联建联创是一面镜子。照亮了彼此的长处也显现了不足,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优势互补。军地双方在部队创建活动与地方创先争优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变“单打独斗”为“一盘棋”。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3,(2):58-5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聚焦“夯实联建组织基础、发挥联建组织作用、增强联建工作实效”主线,以“党建+”为抓手,深化探索村村联、村企联、村机关联“三联共建”的跨村联建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正锦屏县河口乡按照"一乡一业"党建扶贫工作思路,推行党领村、村建社、社带民的"党社联建"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社联建",把合作社建立在党支部,成立1个乡级合作总社、17个村级背景合作分社,以"合作总社+党支部+村合作分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入社抱团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东地区各级党组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为服务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沭县抓住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的机遇,以村级党组织调整设置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开展“3+1”工作法,有效整合了村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消除了合并村中“一村多制”和村两委班子“两张皮”等现象,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目前,全县36个农村社区全部实施了“3+1”工作法,并形成了北沟头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