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存在固有缺憾,集中表现在立法设计内生的制度困境及规则模糊外化的适用困境两个方面。因此,要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必须对现行立法予以调适及明晰:通过优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设计,明确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规则,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正态运行提供良性的法律规则与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
李岩 《奋斗》2002,(10):37-37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作为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主要形式,依法必须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设立,其相关行为理应受现行《公司法》的规制。但目前的立法状况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适用于是其特制法,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上与依《公司法》设立的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存在实质性区别,在企业内部不设立股东会和监事会,而只设立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同时在董事会的管理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也与一般的有限公司有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刘新民 《学习论坛》2007,23(8):78-80
新《公司法》的股东中心主义模式的建立体现在:加强了股东权利保护的同时也加强了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序性规定。但新《公司法》仍然是一部过渡性特点明显的法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尤其在公司治理方面,应从对公司转投资进行限制,强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知情权,进一步改进累积投票制,完善股东衍生诉讼制度,对公司压迫提供救济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正式生效实施。《公司法》总体而言是一部难得的法律,说好的人很多,在此不必赘述,笔者仅就,其中存在的一些较重要而又易被忽视的问题谈些看法,希望能对投资者有用处。 一、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国有资产所有权问题 《公司法》第四条第2款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该条第3款又规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规定,我国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其特殊性在于它不同于规范意义上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授权部门单独投资设立,即股东只有一个,而规范意义上公司的股东则为两个以上.本文针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问题作一番探讨.一、国有独资公司的立法渊源、性质和特点国有独资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股东一元化,这与西方国家的“一人公司”的特点相一致.“一人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产物,它同传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20日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第1款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核实权进行了规定,第2款对举证责任进行了规定。2010年的修改是对《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一次立法回应,  相似文献   

7.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根据《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为2人以上,50人以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该法对原有公司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增、删、改条文总数达224条之多,其中新增41条,删除46条,修改137条,内容涉及公司财产权性质、资本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等方面,尤其是新增"一人公司"、防止公司股东滥  相似文献   

9.
公司制企业与传统国有企业相比,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越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来揭示这一点。这里的比较实质上是公司法中所确立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法中企业制度的比较。我国规范公司的法律主要是1993年底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本文简称公司法);我国现行规范国有企业的法律主要有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本文简称企业法)和1992年国务院根据企业法制定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本文简称转机条例)。此外,《民法通则》中也有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一、股份发行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29条至140条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作了规定。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公司资本所划分的等值份额,每股的金额相等。股份的表现形式就是股票。股份的概念具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股份是公司资本的组成部分,即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均等股份,全部均等股份金额的总和即为公司资本总额;二是股份是计算股东权利义务的单位,股东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决定于其所拥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本文通过公司法修改的特点及内容阐述了我国新公司法的立法宗旨、目的。新公司法为我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时政要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包括6章38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条例》围绕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务派遣、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了两种基本的公司形式,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任何法人、个人组建公司,都必须遵守公司法关于设立公司的规定,这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前提,也是公司获得法律保护的基本条件。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保护的条款较少,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应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加强与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5.
试析新公司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强 《新视野》2007,(4):66-68
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司法修订案。新公司法的立法理念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规律对市场主体的要求,对于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意义重大。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揭示了新公司法的不足:规定公司监管权与经营权合一,不利于公司自主经营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过于严厉,不利于其发展;股权转让制度设计不周,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对小股东利益保护有欠充分。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新公司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了两种公司形式,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看,公司的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种。由于无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即劳动关系双方因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而发生争议的总称。劳动争议处理,是对已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依法解决的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章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实行“调解一仲裁一诉讼”或“仲裁一诉讼”的体制。因调解程序当事人具有选择权,故笔者将主要针对“仲裁一诉讼”的体制实践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所谓优先购买权是指在买卖过程中与买卖标的有特定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同等条件下得优先于其他购买人购得买卖标的.优先购买权是当事人的一种法定权利.优先购买权的客观存在要求出卖人在出让自己的财产或权利时必须充分尊重与出让标的有特定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的优先购买权,否则,出让行为无效.然而,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奉行的根本规则是价高者得,因此,优先购买权与拍卖的矛盾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1日起,新公司法开始实施,确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本文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特征、各国立法态度、我国立法现状及其原因、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论证确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完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利用制度来有效地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行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赵玉意 《求实》2006,(Z4):103-105
众望所归,《公司法》一经实施即引来一片赞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被认为是公司法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早在公司法修改之前就有不少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呼吁在我国确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借鉴有效经验并充分论证之后,立法者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设计,该制度能否如立法者之愿发挥巨大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有无配套的制度以及实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