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儒家之“忠”的含义儒家“忠”的思想主要阐述的是臣民对君主和封建王朝的关系 ,它蕴含丰富的含义。首先 ,儒家之“忠”体现了君臣关系的双向要求。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强调“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孟子也宣称 :“君之视臣为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为犬马 ,则臣视君为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孔、孟二人强调的都是君臣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双向关系 ,特别是君主要在这一关系建构中发挥主要作用 ,由此看来 ,儒家提倡的臣民忠君是以君对臣民尊重、爱护为前提。其次 ,“以德服人”是儒家之“忠”的又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相应社会基础,"民主君客"、"为天下,非为君"、宰相督权、学校参政和恢复方镇,重定赋税和工商皆本,是其主要政治思想内容。黄宗羲政治思想体现着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民主平等的君臣关系,对君主权力制约和监督,反对重农抑商、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黄宗羲政治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与借鉴意义,它启示当代社会治理应更加关注民生,保障人民权利;强化对基层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大力推动法治建设;协调平衡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思想中权威主义以祖先崇拜、圣人崇拜为主要特征,其目的就是要圣化专制王权的统治者,维护并巩固封建统治;人文主义则是着眼于民众,其目的是臣化民众,造就一种依附性的人格,一种封建统治下的顺民。  相似文献   

4.
“君节”,即为君者应有的节操。“臣德”,即作臣的应有的道德。法家明确提出了“君节”、“臣德”的概念,并以此对为君作臣的提出了道德上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君节无私、臣德废私立公。然法家素有提倡利己主义或非道德主义之恶名。今云法家主张君节无私、臣德废私立公,恐世人多有不信,特作此考。  相似文献   

5.
试论重方     
重,读如虫音,是重复,重迭的意思。重方者,是指中医临证治疗时,采取两个以上固有成方配合在一起重迭应用的情况。重方的应用,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专题讨论者甚少。今就管见所及,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重方与复方的关系 重方这一名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  相似文献   

6.
在封建社会,皇帝以自己的意志统治国家和社会,奉行“朕即国家”的专制信条,其话语是人人都不能违背的圣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不但无法无天,不受任何法律制度的约束,而且他本身就是法的化身,就代表天,掌控着别人的命运,他可以像处理自己的财产一样随意处理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家天下”的思想观念不但使帝王和众多官员将天下视为帝家的私产,而且也深受民众和社会的认  相似文献   

7.
一、宪政制约对于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意义合法性在英文中称为legitimacy,意思是指合乎法律的(lawful)或法治的(legal).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是指一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换言之,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在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或政治管理时是时何以得到社会和民众认可的问题.合法性是在政治权力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一方面,政治权力主体为强化自身的政治统  相似文献   

8.
谲谏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谲谏”是指臣对君或下对上以幽默、滑稽的方式进行劝谏。制造谲谏的艺术手段有多种多样 ,本文在此介绍了其中的九种。  相似文献   

9.
民众性诉讼情绪是专业性质的民意,民意是政治的,诉讼情绪是法律的,在民众性诉讼情绪面前,邓玉娇案迅速落下法槌,完成了民众对司法的一次监督。本文结合多个案例,提出了民众性诉讼情绪这一概念,论述了其特征,剖析了其价值,重点是其与司法的冲突关系和正确疏导。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任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党和政府执政所不可回避而又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政府信任是指民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它涉及的是民众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政府要取信于民众,必须致力于塑造效能型、诚信型、互动型和服务型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1.
钓鱼岛问题已并非简单孤立的领土问题或双边关系问题,也不仅是在国际关系意义上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而是与战后日本政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有所关联.目前该问题已被当成冲绳美军基地驻留、自卫队扩编、“凸显日美同盟关系”乃至修改《日本国宪法》的“背景”或“理由”.若任由有意利用该问题的行为发展,将不仅有损中日关系、影响日美关系及战后国际秩序,包括冲绳民众在内的广大日本国民最终将是最大的受害者.鉴于此,政府与民间有识之士可以考虑加强与有关各方(包括冲绳民众、日本民众、美国政府与民众等)的交流,共同警惕日本政界部分保守势力借钓鱼岛问题对内违背民意、对外制造事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以学领政"是儒师群体对于政教、政学议题的基本价值认知,彰显了儒家士大夫阶层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意识。黄宗羲学校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建立起包括专制君主权力在内的整个官僚权力体系的驯化机制,以此节制专制统治的消极后果,推动统治秩序的良性演进。黄宗羲创造性地将儒家"以学领政"的政教关系原理做了现实化、制度化的安排,构成了其政治思想极具特色与意味的部分。具体而言,构筑权力的学校驯化机制主要体现在确立学校判断政治权威与价值的中心地位;建立自上而下的权力教化体系;熏染和引领社会舆论风俗。探析黄宗羲的权力驯化思想,对于现时代思考权力与教育的关系,理顺学校教育与权力约束的关系,具有现实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朝建立以后面临着两个民族问题:一个是殷遗民对新建立的周王朝的反抗;另一个是四夷民族对周朝的侵扰。为解决这两个民族问题,周初统治者分封本族人士到异族地区做诸侯,要求他们对土著民族进行因其俗而治;又就地册封异族君长为诸侯,让他们与王朝中央保持臣属关系,分封诸侯一直是周朝统治者用来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手段。周朝的这种做法不仅在治式上,而且也在治术上,为后来的羁縻政策树立了榜样,也就是说,后世的羁縻政策是由周朝的封建制度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与民治,强调从政治法律制度上解决社会治乱问题,主张人民有议政权和监督权,具有鲜明的民主与“法治”特色。黄宗羲的民主与“法治”思想对后世乃至于今天都有重要影响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彼特拉克阐发了一种君主与民众结盟、根据民众需要建立政府职责的思想,这对形成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对以政府和民众为核心的近代政治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彼特拉克提出公民参与政治、政府的职责在于满足人民的需要和保障人民的生活,并要致力于营建和谐的文明环境,这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发生了显著变化.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推行"去中国化"长达20年,致使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逐渐异化,"台湾认同"的乡土认同观逐渐强化.在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体系认同变化的台湾人因国家认同迷失,转而依赖乡土认同的归属感.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分析,作为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体系认同变迁既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尽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学说昙花一现,但围绕着“皇权至上”、“华夏中心”的价值核体而精心构筑的、维护封建主义国家的学说体系并没动摇过,相反在兼收并蓄、自我丰腴的同时走向严整,“君权神授”的帝王论、“礼法合流”的政治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民本论、“用夏变夷”的征服论以及“忠君报国”的道德论,分别从辩护、治道、君道、臣道与内外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封建国家体制的合理性与永恒性。  相似文献   

18.
李明明 《外交评论》2007,39(5):30-36
超国家制度的建设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然而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拓展,欧洲认同的建构问题也变得重要起来。两者逐渐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欧盟的制度结构对欧盟成员的认同具有建构作用,但是这并非一种单向的关系,由于自身的国内政治条件成员国及其民众对此产生的回应同样影响了欧盟的制度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以人为本与传统民本思维的区别 (一)“人”与“民”的价值目标不同 在封建集权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政权、江山社稷是和君主等同的。君主是统治者,民众是被统治的对象。因此,“民惟邦本”、“夫君无民,无以得其位”的民本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君主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君主们就是通过“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主君客”、“爱民如子”等伦理纲常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培养他们的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不把对不同政党的认同放在对立的两端,而是从"心理认同"这一核心要素出发,即可在中国政治生态中使用政党认同来观察不同政治主体对民主党派的政治态度。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民主党派自身的存亡,而且关系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安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民主党派与执政党、国家政权、党派成员和社会民众的四维关系,认为民主党派的政党认同具有共生性、理性、内部的稳固性和外部的松散性等特性,并提出有效构建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