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在广东支持和协助孙中山,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反军阀的斗争。在此期间,周恩来和孙中山有过直接的交往与合作,对周恩来一生影响极大。共同致力于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1月,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表明了联俄的立场。1923年6月,周恩来亲自率领"旅欧共青团"的代表来到里昂,与国民党总部代表商谈国共合作问题。1923年11月,周恩来当选为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主任,在执行部部长回国期间,周恩来实  相似文献   

2.
小资料     
周恩来(1898.3.5一1976.1.8)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九一九年,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从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活动。一九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先后到法国和德国勘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圆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3.
旅欧时期是周恩来一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经历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旅欧经历使周恩来最终选择了十月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也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为其日后从事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对其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旅欧时期是周恩来一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经历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旅欧经历使周恩来最终选择了十月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也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为其日后从事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对其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适逢我国统一战线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诞辰之际,追忆一代伟人对我国民族工商界的亲切关怀,缅怀他与民族工商界代表人士的真挚友谊,对于在新形势下坚持与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加强民建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恩来一贯重视民族工商业者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24年旅欧期间就曾著文,把新型的工商业家作为中国国民运动的五派革命力量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内产生了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而一概排斥的错误倾向,周恩来则主张应把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吸引到统一战…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袖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地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他在欧洲的建团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共青团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以后共青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参与发起建立共青团旅欧支部,为中国共青团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同志为寻求革命真理,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学习考察。经过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研读,对资本主义各国工人运动的考察,周恩来同志最终确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成为坚定的共产…  相似文献   

7.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领导下进行的。早在1921年初,在旅法的华人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秘密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最初成员有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赵世炎和陈公培,负责人是张申府。中共“一大”召开后,中共旅法小组成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组  相似文献   

8.
青年邓小平     
《传承》2006,(Z1)
退亲远游1919年秋,邓小平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学习法语和技工。1920年,16岁的邓小平和他近一百名同学,乘轮船从重庆启程,踏上了为期五年的旅法征程。10月,邓小平抵达法国。他从欧洲寄了封家信,说他参加了革命,从此不能回家,也不能顾家,要家人退掉小时候定的娃娃亲。与周恩来一起打地铺1924年,邓小平参加旅欧共青团机关刊物《赤光》的编辑工作。团支部的办公室设在周恩来所住廉价旅馆的卧室内,面积仅有五平方米,只能同时容纳三个人。为保证每半月出一期,每期12页左右的内容,周恩来常常熬夜写稿,邓小平刻蜡版,彻夜不眠,有时就在周恩来的卧室…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20年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中共旅欧支部、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业绩可圈可点,为中国共产党造就了大批干部,其中,张申府(1893—1986)、周恩来(1898—1976)、熊雄(1892—1927)、聂荣臻(1899—1992)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他们以后都曾在黄埔军校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2007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天津看望和慰问基层群众。在天津期间,胡锦涛瞻仰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并向周恩来、邓颖超塑像敬献了花篮。胡锦涛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勤政爱民、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全部力量。  相似文献   

11.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童小鹏谈周恩来的统战艺术杨卫敏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在杭期间,记者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一贯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干部是革命的财富,真心实意地爱护着他们。1939年9月,周恩来因骨折到苏联医治,在这期间,他不顾剧烈的伤疼,冲破重重阻力,积极营救了被苏联内务部以托派等罪名关进监狱的李立三同志出狱,就是明显的一例。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争取西南地方实力派刘云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以示纪念。———编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期间,曾积极进行争取四川的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云南的龙云,广西的李济深等西南地...  相似文献   

14.
深挚的情谊──周恩来与宋庆龄郑毅涛,郑宇周恩来与宋庆龄的革命友谊始建于20年代,正值国共首次合作期间、她曾回忆道:“在20年代中期,我在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他当时很年轻,但已经俨然是一位革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多才多艺,久经锻炼的领导人了。”而宋...  相似文献   

15.
以中日友协副会长王效贤为团长、周恩来邓颖超秘书赵炜为顾问的周恩来与日本展代表团应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于2009年10月27日至30日访问日本。在东京期间,代表团出席了  相似文献   

16.
"白区",是十年内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民众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称谓。周恩来从1927年11月与南昌起义部队离散后辗转到达上海,到1931年底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除两次去苏联历时近一年外,在最大的白区上海战斗生活了3年左右。周恩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领导"锄叛"活动。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清党""分共"后,中共党内出现了不少变节叛党者。周恩来在1929年3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顺直省委并汪铭的指示信》中提到,中共党内自首叛  相似文献   

17.
一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一些在五四运动中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就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省外,有邓恩铭、马俊、郭隆真、向警予、关向应等著名英烈。而在云南,白族青年张伯简亦在五四运动后远涉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了由周恩来、蔡和森等人组织的旅欧支部,成为云南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云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他回国后曾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虽英年早逝,却留下了《社会进化简史》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而在首届云南地下省委中,牺牲的烈士就有被称为云南妇女运动先驱的赵琴仙(女,白族…  相似文献   

18.
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努力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 通常人们都认为,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早在十月革命20余年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旅欧期间便在大英博物馆中读到过马克思的著作,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还曾直接与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发生过接触。这一切对他制定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民公仆的典范为政清廉的榜样———周恩来行政思想与实践周富荣贺令娴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在任26年,以他卓越的行政活动和光辉的行政业绩盖称于世。他是我国公务人员的典范,为政清廉的榜样。周恩来的行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恩...  相似文献   

20.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周恩来和他的世纪》一书中写道:“周组建的精干的袭击队把他们的行动命名为‘伍豪之剑’。而伍豪的剑是十分锋利的。”“伍豪”是周恩来的化名,“伍豪之剑”是指周恩来创建与领导的中央特科的“红色行动”。中央特科是10年内战前期中共中央的情报和政治保卫机构。1927年11月,周恩来在与南昌起义部队离散后绕道香港辗转至沪,自此至1931年离沪去中央苏区,除两去苏联历时一年外,在隐蔽战线的主战场上海共战斗生活了3年左右。在险恶的秘密斗争环境中,周恩来率领中央特科与敌斗智斗勇,为保卫中共中央安全和发展中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