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幸敬华 《政策》2012,(12):75-7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弭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荆楚文化以楚文化为源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努力把荆州打造成荆楚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是实施一元多...  相似文献   

2.
熊进玉 《台声》2001,(6):8-9
远在先秦时期,楚人筚路蓝缕,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其青铜文化、重黎氏天文学、老庄哲学、楚辞文学等文明成果至今彪炳史册。秦汉时期,楚文化进一步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三国时期的重要古战场,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 4月 15日至 2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义务导讲员一行 24人慕名来鄂,进行了为期 8天的楚汉三国文化寻访考察活动。 千年古韵 钟磬和鸣   迎接寻访团成员的首站便是湖北省博物馆,该馆坐落在…  相似文献   

3.
吴王孙权定都武昌(今鄂州)给当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吴文化在武昌与楚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州三国文化,它既有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吴文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4.
徐燕玲 《世纪行》2012,(1):28-28
湖北是文化大省,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生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地和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罗忆  黄艳 《世纪行》2013,(10):46-48
李南杰先生相貌清矍,身形清瘦,举止优雅,谈吐斯文,是一位和蔼可亲、睿智博学的长者。李老今年80整,因他曾担任荆州市群艺馆馆长,我们一帮爱好楚文化的朋友都叫他李馆长。 前几年,我在荆州工作,有幸认识了李馆长,一来二往,见识了不少荆楚文化的精髓,并由此与楚玉结缘。  相似文献   

6.
陈绍辉 《长白学刊》2010,(4):151-154
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是长期的、多层次且全方位的,无论是从器物层面还是制度、精神文化层面看,中原文化都是源,中原文化作为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对楚文化有着主源性的影响,并在一定意义上型塑并规制着楚文化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9,(11):15-15
一、“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第一,发展滞后,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缺乏精品,三国文化旅游仍处于从属地位。2009年,我省首批3亿元的鄂两生态文化旅游圈项日,几乎全部集巾在“一江两山”,  相似文献   

8.
李园园  李南杰 《世纪行》2013,(12):40-41
荆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博大精深,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马山战国丝织品、战国秦汉漆器等文物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湖北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9.
历史篇:古城荆州 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而上,在江汉顾原腹地,有一座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城市——湖北省荆州市。《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部巨著中,120回中有82回内容涉及到古城荆州,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故事,多与这座城市有关。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喜欢感受历史文化的旅行者,一定要来荆州。  相似文献   

10.
张爱剑  吕小军 《政策》2010,(8):34-35
近年来,鄂州市围绕实施文化鄂州战略,深度挖掘、开发吴楚文化,发展创意文化和公共文化,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吴楚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李万进  王华 《世纪行》2012,(12):49-F0003
2012年12月13日,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在荆州督办省政协常委沈虹光等提出的《关于外迁荆州市、区行政机关,将荆州古城打造成世界知名三国文化游核心景区的建议》重点提案座谈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12.
黄莹 《楚天主人》2013,(10):50-52
<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楚文化独具特色。与中原文化相比,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礼法,楚文化偏重情感;楚文化中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神合一、力求浪漫之说,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楚人独具特色的文化心理。一、蛮夷本色——开放楚文化是楚人在长期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它在初兴起时与中原文化相比,居于从属地位,是处于外围的边缘文化。楚人在文化上与中原同源,楚人的远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相似文献   

13.
荆州是三国时期争夺的一个焦点,荆州的得失关系到魏。蜀、吴的兴衰。三国分立以对荆州的瓜分初见端倪,以孙吴击灭关羽占据大部分荆土而成型,最后以东吴的荆州防线崩溃导致分裂局面归于一统。荆州重要的战略地位及丰富的资源是引发激烈争夺的原因。荆州处在长江中游,是东汉时面积较大的一州,大致含湖北、湖南全部及河南的一部分。其时分为南阳、江夏、南郡。长沙、武陵、桂阳、零陵七郡,基本上处于丘陵和平原地带;北据汉两,比邻伊洛,南当交址,利尽南海,东连吴会,控扼三江,西通巴蜀,可图拓展。刘表为荆州牧时,荆州首府设于襄阳…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八百年的历史写下了楚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楚文化因袭中原文化的厚重因子,汲取了周边地域文化众长,又保留了楚地独有的文化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壮大起来,与北方黄河文化并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楚国艺术大概可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玉器、漆画、帛画、简文古隶、金文鸟虫书等。在东湖之滨、文谷之畔,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众多楚国文物,记录了  相似文献   

15.
应代明 《政策》2009,(12):17-19
建设人水和谐城市,是荆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003年以求,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水和谐的新理念和新目标,为破解制约荆州发展的水问题找到了一把钥匙,也为变水资源优势为经济、环境和文化优势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13,(3):60-6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保康县通过实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程,着力将早期楚文化与生态文化旅游、文艺精品生产相结合,倾力打造"荆山楚源·大美保康"文化品牌,催生保康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一、保康早期楚文化探源及品牌建设定位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12月12日至13日,省政协主席杨松,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重点提案督办领导、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在荆州市督十省十届政协五次会议《关于外迁荆州市、区行政机关,将荆州古城打造成世界知名三国文化游核心景区的建议》重点提案。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教文化则属于宗教文化。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楚文化对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形成于楚地的道家学术,给了道教文化以直接的理论支撑;二是《楚辞》给了道教文化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三是楚地的巫术文化,也给了道教文化以重大影响。可以说没有楚文化的特定文化模式,就没有现实中的道教文化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9.
张端芳  李如义 《政策》2011,(10):64-66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繁荣与振兴,起着重大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大力构建适应城市发展的文化,是强化"软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荆州文化底蕴深厚,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提升荆州软实力,对于增强发展大荆州活力,推动荆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世纪行》2012,(9):23-26
湖北三国文化主题游座谈会召开 本刊讯8月28日,由省政协主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省旅游局承办的湖北三国文化主题游座谈会在赤壁市召开。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化落实省政协主席杨松6月中下旬率团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成果,回应日、韩、马各界人士“三国文化游”热忱而召开的。杨松指出.湖北是三国文化资源大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在海内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面临着难得机遇。我省在发展三国文化主题旅游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着景区分散、开发模式滞后、精品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