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平印象     
奉少廷 《传承》2004,(4):34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不禁想起了三十一年前,我家三代人见到小平同志时留下的深刻印象。当时,我在桂林军分区任党委秘书,由于工作关系,很快得知刚复出不久的小平同志,将于1973年10月15日至17日,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及其夫人访问和游览桂林的消息。我渴望能亲眼目睹这位传奇伟人的风采。机会终于来到了。这天上午,晴朗的天空飘着白云,满城的桂花树散发着清香,一些消息灵通的市民(主要是党政机关干部)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叠彩山下的街道两旁。10时许,小平同志等陪同特鲁多总理和夫人游览了叠彩山景区之后,缓步走下山来。这时,我、母亲…  相似文献   

2.
下台前在上海与李先念的会见 胡耀邦是力主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并坚决身体力行的。还在1986年.我们有一次去中南海勤政殿看望他,他就告诉我们说,小平同志同他谈了,明年党的十三大,他不再担任总书记了,小平、陈云、先念等几位老同志也都退下来。他是作为一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谈话时流露出一种高兴和欣慰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袁浩 《同舟共进》2012,(9):35-36
上世纪80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郑兴光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其实小平是想回家的。据《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介绍:“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可他就是不让。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1986年,小平同志在成都与阔别67载的幺舅淡以兴相见时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儿时的美好回忆仅成记忆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的逝胜,举国上下悲痛不已,世界各国纷纷来电悼念。我在悲痛之余,想起小平同志接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华莱士的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当我们得知邓小平同志要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美国记者,都为有机会见到小平同志而高兴,也深感任务重大。为了搞好这次接见的接待服务工作,我们开会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一科件地具体抓落实,一定要以优质服务来接待小平同志和美国朋友,使小平同志在舒适的环境中同美国朋友交谈。1986年9月2目的北京,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中南海岸边的紫光阁.庄严肃穆。10时左右,小平同志在邓榕及工…  相似文献   

5.
魏巍桂北访红记彭源重1984年10月12日,著名作家、聂荣臻元帅传记组负责人、北京军区正军职干部魏巍,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采访,来到了桂林.当时我在桂林军分区任党史办公室主任,有幸陪同魏巍在桂北长征路上进行采访。他的长者风范,他对历史的高度责任...  相似文献   

6.
《传承》1997,(2)
“在需要理论的时候,小平提供了理论。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小平做出了抉择。在需要砥砺士气的时候,小平砥砺了士气。”邓小平,一个和中国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名字,一位规划了中国崭新而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的总设计师。1960年4月10日,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中交谈满堂皆春色.笑语在耳边。1968年.周恩来和邓小平在一起喜江山如画,一时多少栋梁才。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由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等陪同看望中共十四大的代表深切怀念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公安眼中的邓小平刘涌我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是1939年9月。我当时在延安中央社会部任总务处指导员兼会计科长。时逢小平同志由山西抗日前线回到延安。一天,在中央党校广场,小平同志为我们中直机关工作人员和党校学员作了一次报告。他以大量事实说明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8.
小平百年,世人缅怀。丰收的八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武汉东湖之滨翠柳宾馆宽大的会议室,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关广富同志接受本刊和各大新闻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他深情地回顾了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巡第一站的情形。时任省委书记的关广富同志,对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铭记在心。他说:“1992年元月,中央通知,小平同志南下18日路过武汉。我们几个书记商量,要看看他老人家。经请示同意,我们去了武昌火车站。“小平一下车,就喊我的名字说:‘我们边散步边谈吧。’“在我的印象中,我汇报讲的并不多,他老人家却成竹在胸,侃侃而谈。“当我汇报到党中央为我们确定了一个好路线时,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  相似文献   

9.
(一)1940年冬,钱共同志和我到桂林。他奉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之命与苏蔓、黄彰、罗文坤等同志重组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工委)。钱、苏、分任正、副书记,责任组织部长,罗任妇女部长兼桂林市委书记。我被委任为省工委秘书。新建的省工委是接替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领导广西地下党的。国民党下令撤销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一事,已足证明广西时局的逆转。因此,省工委成立后着重抓党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气节和纪律教育,尤其是调整和严密党组织,支部之间不发生横的关系。这是为防止突然事变的措施。1942年7月9日,…  相似文献   

10.
李晋 《传承》2004,(4):24-25
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作为《广西革命回忆录》的责任编辑,我亲历了《广西革命回忆录》从组稿出版到再版22年的不寻常过程。见证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定时代,邓小平为《广西革命回忆录》题词、深藏小平题词、出版之艰难,以及小平题词面世后的强烈反响。如今面对小平百年诞辰,从新的视角和感受上续写、再读邓小平为《广西革命回忆录》题词,以表达我对小平同志的敬意和思念。小平同志的这件题词,…  相似文献   

11.
本 文将叙述1977年以来小平同志的一些讲话对我本人和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一、打倒“四人帮” ,小平同志复出后不久 ,于1977年8月8日召集了高校和科学院的部分专家进行座谈 ,当时北大物理系沈克琦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 ,回来后在北大从事激光照排的研究室作了详细的传达。 (小平同志在这次会上的讲话后来于1983年作为《邓小平文选》的内容正式出版。 )我印象最深的是四件事情。1 .小平同志说他全身器官都好 ,也即元件都好 ,只是耳朵有点背 ,所以今天带来一个耳朵 ,即由他女儿在耳边复述大家的发言。2 .小平同志说 ,他恢复工作后自…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岁月     
那是一段令我十分难以忘怀和值得记忆的岁月。  1947年,由于农工民主党广西地下组织被国民党破坏,主要负责人丘辰同志被捕入狱。农工党中央决定派张纯之为特派员和马明龙、朱清烈、唐逸云、张国岑及我等同志赴桂林重建广西农工党地下组织,并恢复工作。  1948年冬,我和丈夫马明龙,还有家公马汉三及家人一道由武汉向桂林进发。  到了桂林,我们住在太和里二号。随之成立了农工民主党广西地下工委会,张纯之任农工党中央特派员;朱清烈任组织部长;马明龙任宣传部长;唐逸云任财务部长;我是机要员。我的任务是保管机密文件资料、《…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并中央:近来小平同志病重,作为他的亲人,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知道,中央的同志们都很关。C小平同志,也与我们一样,已开始考虑有关后事安排。小平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未达观,关于他的后事,近年来曾对我们多有交待。为了体现小平同志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去。下意见: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小平同志历来主张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符合他的看法。二、追悼会在火化后举行。骨灰盒以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上方悬挂体现小平同志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陈开枝坦率地说,自己"知道的应该比其他人多些",因为"职位不高,但处在核心区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陈开枝全程陪同,亲身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的11天。我于1964年8月5日奉调到广东省委工作,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我是全程操办。回忆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情景,看看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小平同志视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并中央:近来小平同志病重,作为他的亲人,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知道,中央的同志们都很关心小平同志,也与我们一样,已开始考虑有关后事安排。小平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来达观,关于他的后事,近年来曾对我们多有交待。为了体现小平同志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小平同志历来主张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符合他的看法。二、追悼会在火化后举行。骨灰盒以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上方悬挂体现小平同志精神面貌的彩…  相似文献   

16.
“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均有卓著贡献,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非常敬爱的领袖。他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月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慕华同志是这样开始对小平同志的追忆与怀念的。曾长期担任过经济工作领导,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陈慕华说:“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陈慕华追忆了小平同志构建这一伟大理论的过程,脉络格外清晰,她说:“在批判‘两个凡是’时…  相似文献   

17.
<正> 上海是小平同志始终深情关注的地方。在上海的成长和发展史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尤其浦东,更是继深圳珠海等特区之后小平理论的又一个大手笔。因此,20集电视连续剧《邓小平》会在上海选景拍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3月11日及12日、13日,剧组在上海宝钢等地拍摄,观察记者应邀前往采访。镜头一:小平同志在宝钢黎总的陪同下,正驱车巡视宝钢纵横13平方公里的厂区……镜头二:4063大高炉。工地上热火朝天,建筑工人们紧张地劳动着。镜头三:小平同志大声地问:“工人同志们,你们是从哪里来支援宝钢建设的啊?”“四川!”小平笑了:“是我们家乡的啊,同志们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11,(2):13-13
(2010年12月26日~2011年1月18日)12月26日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参政议政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世明出席会议,部分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64年4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的邓小平,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真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的陪同下,亲临包钢视察。这是小平同志第二次踏上内蒙古的土地,其间,他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给予了热情关注,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此后,他老人家一直关怀着内蒙古的发展,并倾注了很多心血。而今,他老人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对内蒙古的情谊将永远留在草原人民的心中。在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视察内蒙古40周年之际,本刊特刊发“邓小平情系内蒙古经济发展”一文,以抒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20.
袁祖德 《两岸关系》2008,(12):18-19
1984年8月29日,我向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同志报到,担任秘书工作。从此“我们一起工作”了近10年,直至1994年3月我最后一次随他陪同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访华结束。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10年,最珍贵的10年。学谦同志的言传身教一直在激励着我“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