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于6月16~17日主持召开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和工资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50多位学者就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通货膨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工资、物价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8年6月16~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拉美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问题学术讨论会”,在京的有关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及宣传单位的50多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首先邀请巴西宏观计量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朗西斯科·洛佩斯教授、智利拉丁美洲经济研究社帕特里西奥·梅列尔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艾伯特·费什洛教授  相似文献   

9.
1993年12月17日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发表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的初步报告》,现摘要如下: 总的形势 1993年大多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济已连续三年适度增长,物价相对稳定,外部资金大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贸易自由化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1996年6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办了"拉丁美洲贸易自由化问题研讨会",与会的30多位学者就拉美贸易自由化的原因、内容、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关于贸易自由化的含义。许多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面临工资与物价改革的关键之举。许多实际工作者和学术界人士,正就工资与物价是否挂钩、是否采取工资与物价同步增长的指数化政策,以及实行这种政策的后果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巴西从1964年颁布“货币校正法”开始,就推行了全面的指数化制度;而在1986年废除全面指数化制度之后,仍然保留着工资与物价同步增长的指数化机制。那么,巴西实行20多年指数化政策的结果如何?本文对此试作一些实证分析,想必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拉美贫困问题之我见白凤森贫困是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影响政治稳定的社会问题,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就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写了不少文章。江时学同志在《拉丁美洲研究》1997年第2期上发...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济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全国各地高校、研究院所和新华社等单位的7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拉丁美洲、美国和西方学术界在探讨不发达与拉丁美洲发展道路问题的过程中,对拉丁美洲的社会性质进行了一些分析。其中,研究拉丁美洲问题的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认为,拉丁美洲从十六世纪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时开始,就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论点,在学术讨论和书刊中常被提及,并且引起了争论。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邀请,美国著名学者、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吉姆斯·弗兰克·彼得拉斯(James Frank Petras),于1987年5月14日来华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期间,他就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并同我国学者进行座谈。现将他报告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发生了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今仍未结束。这场经济危机的性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联系,有哪些特点,严重程度如何,怎么克服这场危机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拉美地区经济危机问题,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邀请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畅所欲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拉美经济危机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是部分学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现予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明确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历来是从事国际问题研究以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我国从事拉丁美洲问题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以及社会科学界各方面人士,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积累资料、着手探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问题,最近又重新开展了这方面的学术活动。为了加强对拉丁美洲基本情况的研究,进一步活跃学术空气,本刊编辑部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决定从本期起开辟《关于拉丁美洲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专栏,通过笔谈的形式,开展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以及有关问题的讨论。欢迎广大读者和研究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将陆续予以选登。来稿可以对当前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考察,也可以就一个国家或未独立地区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由作者搜集资料撰写文章,也可以对国外讨论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的论著加以评介。稿件要求从实际出发,有理有据。为配合这次讨论,本刊曾介绍过某些国外学者对拉丁美洲社会性质的看法;上一期比较集中地介绍了苏联学者的观点,同时发表了评论这些观点的文章。今后还要继续介绍美国、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国家学者的各种论述,并发表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读者支持我们把这一讨论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加深中拉相互了解促进中拉关系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很高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5~2006年的拉丁美洲”。这一国际学术论坛已经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论坛去年组织的关于拉丁美洲形势的研讨会很成功,拉美学者与中国官员和学者聚集一堂,分析和研究当前拉美国家的形势、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16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学术研讨会暨拉丁美洲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官员及媒体人士150人出席本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1篇,涉及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0.
华工问题是我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上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有几十万华工移入拉丁美洲,不仅促进了当时拉丁美洲的经济开发,而且推动了我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华工问题对增进我国和拉丁美洲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国内史学界在这方面发表过一些研究文章,但大都从世界范围作总的论述,专门探讨拉丁美洲华工问题的较少。究其原因,史料的缺乏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