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后伊拉克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于晚间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拉克战争的重大作战行动结束,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取得了“胜利”。可是,正如一位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的:“胜利者没得到安慰。”战后伊拉克面临着诸多矛盾、斗争,不得不令美国占领者头痛。伊拉克今后的政治、社会、经济走向令全世界关注。不可调和的占领与被占领美国声称它是把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的暴政下解放出来,幻想美国军队会受到伊人民手捧鲜花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1月3日,“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救国阵线”联合成立的分支机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宣称,占领伊拉克首都附近的重镇费卢杰,并成立“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人对英国发起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军队占领了伊拉克,进行殖民统治。1941年4月1日,伊拉克军队中的4位上校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了以拉希德·阿里·盖拉尼为首相的新政府。时值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猖獗一时,英国对伊拉克的控制已大为削弱。因此,伊拉克新政府企图同德国结盟以对抗英国。  相似文献   

4.
天下事     
<正>多国齐聚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6月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和1800多名当年参加诺曼底战役的老兵参加在法国西北部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仪式。伊拉克爆发大规模内战今年以来,伊拉克国内的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战斗力猛增,连续占领了伊拉克数个重要城市,俘虏及枪杀了大批政府军士兵,据称已有1700名被俘的伊拉克安全部队什叶派成员被处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15日,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同伊拉克临管会达成了向伊拉克移交权力的计划。按照该计划,伊拉克各地区核心议会将选举产生一个临时性的国民大会,再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将在2004年6月底前接管伊拉克主权,全面选举和制定宪法,美占领当局和伊临管会解散。随着美军权力移交计划的迫近,伊拉克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对美军权力移交计划本身引发了更多的思考。美军提出的权力移交计划实际上是布什政府急于摆脱驻伊美军困境而采取的政治举措。一是缓解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布什总统2003年…  相似文献   

6.
欧虹  张楠伊 《党建文汇》2006,(11):18-18
不久前,法新社的一个新闻标题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布什承认伊拉克与越南有可比性”。尽管关于美军在伊拉克打第二场越战的说法已经流行多日,但作为美国最高领导人和伊拉克战争的发起者,布什此前在各种场合都极力避免将伊拉克战争与40年前那场令美国人不堪回首的战争联系在一起。不久前,美国军人在伊拉克一天就死亡10人以上,现在对这场战争的批评像潮水一样要把白宫淹没,布什被逼到墙角,终于说了一句实话。  相似文献   

7.
经纬 《党课》2014,(19):85-89
日前,美国五角大楼宣布,美军开始对宗教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S”)发动定点空袭,冀望以直接的武力介入来帮助伊拉克新政府遏制“ISIS”的地区扩张步伐。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向宣称反对在伊拉克开战,如今授权美军在伊拉克动武,令人颇感意外,也引发诸多疑问:美国为何选在此时对“ISIS”实施空袭?这是否意味着已经从伊拉克撤军的美国将再陷战争泥潭呢?  相似文献   

8.
贾自欣 《党课》2014,(22):54-59
今年6月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L”)在伊拉克和叙伊边境攻城略地,导致本就复杂的伊拉克局势迅速失控,进而使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乃至中东政策面临巨大挑战。事实上,此次“ISIL”引发的危机,恰恰是美国近年来搅局中东、政策失当的恶果。从目前形势判断,奥巴马政府根本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19日,美军第二步兵师第四斯特赖克旅的车队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撤离伊拉克。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美国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从伊拉克撤离大部作战部队,并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剩余部队。美军撤出作战部队后,前总统布什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随之结束,从9月1日起,美军在伊拉克的任务代号更名为“新黎明行动”。  相似文献   

10.
田申 《党课》2013,(18):97-101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以及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出兵打响了侵略伊拉克的战争,最终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建立了新的民选政府。但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布什政府希望美军能够从伊拉克的泥潭中尽快脱身。但愈演愈烈的游击战却使布什的如意算盘落了空。23日出版的《今日美国报》披露了伊拉克游击战的内幕,详细分析了反美武装的各种战术。部分美国军事专家称,伊拉克游击战可能将持续10年,如果美国失去耐心,那么肯定将输掉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2.
一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事占领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舆论强烈要求萨达姆撤军,遭到拒绝.11月29日,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迫伊撤军.美国宣布,1991年1月15日之前,如伊拉克仍不撤军,将组织多国部队对伊开战.我是1990年12月9日抵巴格达赴任当大使的.当时使馆大部分人员已经撤离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越来越吃紧,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战争呈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13.
要闻     
正伊拉克武装冲突愈演愈烈6月以来,伊拉克反政府武装与安全部队爆发激烈冲突,反政府武装10日和11日相继占领伊北部重要城市摩苏尔和提克里特,伊拉克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动荡局势迫使伊拉克人放弃自己的家园,据悉,已有100多万人踏上了逃亡路。图/CFP  相似文献   

14.
国际10月1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的、强硬的伊拉克问题决议之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不应回伊拉克恢复核查。伊拉克强烈谴责美国企图通过阻挠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巴格达来达到对伊动武的目的,并重申拒绝接受任何有关伊拉克问题的新的联合国决议。10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表示,军事手段不是美国对付伊拉克的首要选择,而是最后选择。10月7日以色列军队的阿帕奇武装直升飞机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人群发射导弹,造成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其中有数名妇女和儿童。10月8日美国西部…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以来,带着头套、蒙着脸的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在伊拉克大肆攻城略地,闪电般地连续占领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和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以及迪亚拉省的杰卢拉镇和萨迪赫镇等十余座城镇。面对来势汹汹的入侵,伊拉克政府无力解困,再次陷入教派冲突,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并引起世界的深思。布什是伊拉克战后乱局的罪魁祸首"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16.
李梅 《党课》2007,(12):82-85
10月11日,美国黑水保安公司枪杀伊拉克平民事件中的一名伤者和3名死者的亲属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黑水公司进行赔偿。此前9月16日,黑水公司保安在伊拉克街头射杀无辜平民,导致8人死亡、13人受伤。“黑水”事件成为继2004年阿布格莱布监狱虐俘丑闻后,美国在伊拉克爆出的又一举世震惊的血案。  相似文献   

17.
国际10月2日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4日上万名来自各国的移民在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草原公园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政府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10月8日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0月9日新华社记者邵杰、李骥志发表综述称:美国军队占领巴格达已整整半年时间,美国在伊拉克的处境可以说每况愈下,稳定遥遥无期。为摆脱这一困境,美国虽然四处求援,但响应者寥寥无几。10月11日美国《新闻周刊》的调查显示,50%的选民希望布什在大选中被替换;49%的人不满意布什对伊拉克问题的处理。10月12日至13日又有3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布什总统“倒萨”决心已定,所以,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制定了一套又一套对伊动武计划,几乎所有计划的矛头都直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旦战争打响,萨达姆将在何处藏身?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研究和追踪的重点,也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最近,流亡在外的伊拉克前情报局长萨姆拉伊、萨达姆长子乌代的前秘书阿巴斯和伊拉克军官管理学校前校长陶菲克披露了萨达姆的一些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9.
10 年前,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旨在颠覆萨达姆政权的战争。10 年过去了,伊拉克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和一些美国家庭的创伤始终难以愈合。虽然伊战已经过去10年,但现在的伊拉克,国内政局动荡,百姓一直生活在恐惧与悲伤之中……伊拉克人不满现状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旨在颠覆萨达姆政权的战争。10年后的现阶段,阿拉伯媒体连篇累牍地刊发纪念文章,剖析这场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幸。伊拉克《晨报》副主编阿巴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伊拉克战争是不应该发生的,战争不但使美国损失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随着萨达姆政权的消失,伊拉克已基本落入美英军队的掌控之中。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直截了当地说,这场战争能够帮助美国“重整中东秩序”。重整中东秩序虽不是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全部动因,但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