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德明 《新长征》2006,(10):50-50
1942年12月,刘少奇从华东新四军返回延安,开始住在杨家岭。那时我也在杨家岭中央机关给凯丰当勤务员。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主席、刘少奇和任弼时组成,同时决定刘少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相似文献   

2.
陈毅为他改名 提起刘飞将军在阳澄湖畔“沙家浜”的故事,还得从陈毅为他更名说起。 抗日战争爆发,刘飞和一批干部从延安“抗大”毕业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他先到皖南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三支队六团开进苏南敌后,刘飞被任命为六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向新四军传达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新四军放手组织民众抗日,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并要新四军执行“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从军部回到苏南茅  相似文献   

3.
1933年,我11岁,在家乡四川宣汉县城参加了工农红军,之后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曾先后在中央军委机要科、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根据地多处工作过。下面,是“八·一五”光复后,我在东北的历闻。 哈市剿匪 1946年,我们从延安出发,历时三个多月,到达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相似文献   

4.
<正>72年时光转眼就过去了,但抗战时期那场激烈的小沙东海战,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挥之不去,悲壮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新四军干部队赴延安学习1943年1月,抗日战争正处在相持阶段,斗争形势异常复杂艰苦。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向新四军各抗日根据地发出了"一面支持斗争,一面保存干部"的指示,要求各地抽调优秀干部,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深造,以适应将来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全国性大反攻。在苏北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第三师,组成了赴延安学习干部队。干部队由师参谋长彭雄任队长、第八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  相似文献   

5.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革命圣地延安兴办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大批的抗日干部和各方面的人才。人们对延安的红军大学、鲁艺学院、陕北公学、军政学院、中央党校等,都比较熟悉,但是,党在延安地区兴建的医科大学,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距离延安城20公里有个柳树店村,这个村很大,有五六十户人家,中央军委卫生部于1939年在柳树店村建立了一所医科大学,名叫“中国医科大学”,这是我们党拥有的第一所医科大学,也是当时在全国革命根据地范围内仅有的。到了1941年,中央军委卫生部把“中国医科大学”改名为“延安医科大学”。这所医科大学的校长是王斌,第一任政委是姚正锡。1942年姚王锡调走,中央调谢滋群接任,当了延安医科大第二任政委。1943年,谢滋群到中央党校学习,延安医科大学政委改为党总支书记,由校长王斌兼任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6.
1 为了迎接对日寇大反攻的到来,准备大批炮兵技术干部,中央军委于1944年下半年,以原来在1937年建立起来的延安炮兵团为基础,又从驻陕甘宁边区内的各军政校院,以及从西安来延安参加救亡运动的男青年中,挑选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组建成了延安炮兵学校。 文击、甄秉信等同志从抗大总校驻清涧第二大队挑选学员。当时我们一同去炮校的共有32个人。校部设在南泥湾。前任校长是郭化若,后任校长是朱瑞。炮校下  相似文献   

7.
1943年深秋,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淮南盯眙县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整风学习运动,已转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按照华中局代书记和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的安排,10月26日下午,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常委会上作自我批评.陈毅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坦率、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式的检查.他严于律己,不谈功绩,只着重检查自己20年革命生涯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和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当晚,饶漱石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罗列“陈毅十大错误”,要求中央派人来主持军事工作.陈毅亦致电中央,简单陈述黄花塘事件的经过,他情操高尚,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提出去延安学习.毛泽东认为陈、饶矛盾较深,一时难解,11月8日复电,“希望陈毅来延安参加七大.”2 1942年12月,一支由新四军数十名旅团级干部组成的教导队,从黄花塘出发,赴延安参加  相似文献   

8.
率领军部移驻南昌 新四军筹备处1937年10月底在武汉成立.项英12月23日从延安抵达武汉,在新四军筹备处一共12天,除和5个红军游击队的负责人或代表商谈改编、集中事宜外,还多次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给中共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张闻天、中共中央三次发电报请示汇报新四军编制与干部配备问题,催调来新四军的干部.纷繁的军务、党务,使项英废寝忘食,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9.
1938年春,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征尘未洗,毛泽东就找他促膝谈心,关切地了解他的治病和身体状况,在苏联以及回国路上的情况和经过。 当时,朱仲丽刚来延安,是一个20出头在延安少有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她到延安先是担任边区医院外科大夫,后来又调到中央机关所在地杨家岭、枣园以及中央军委总部  相似文献   

10.
1939年早春2月,皖南山区,春意盎然,清风拂面。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从重庆出发,绕道桂林,亲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皖南泾县云岭。周恩来此行,肩负着党中央重托,将妥善地解决新四军有关重大问题。 陈氏祠堂不寻常的一天 1938年4、5月间,新四军健儿挺进敌后,在大江南北点燃了抗日烽火,战绩显著。但是,新四军领导人项英怕得罪国民党,强调“江南特殊性”,认为江南不比延安,不宜自由活动。如要发展,势必和国民党发生磨擦。于是,他不积极贯彻党中央要求新四军“东进苏甫,直逼京沪,渡江北上,  相似文献   

11.
<正>在革命烽火旺燃的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少有车辆,领导们外出办事,或是转战千里行军打仗,大都是靠骑马或步行,偶尔也骑自行车或乘汽车,因此留下了些许轶闻趣事。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刚到延安时,当地同志为毛泽东选了两匹马以方便他出行,其中一匹  相似文献   

12.
1945年10月初,当向东北进发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的部队路经山东临沂时,从延安刚刚回到山东的陈毅接见了该师营以上干部并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会后,陈毅将洪学智单独叫去,"这次在延安,毛主席还委托我回来后要同你谈一次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陈毅说:"毛主席让我问你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毛  相似文献   

13.
众人架鹊桥1937年1月,红军总部和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迁到了延安。到延安后,环境相对稳定下来,一些已过“而立”之年的红军干部的婚恋问题,就成了大家所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14.
窦孝鹏 《湘潮》2010,(1):14-18
<正>新的使命1945年6月,李聚奎在延安参加完中共七大后,奉命去山东军区工作。9月中旬,当他带领300多名赴山东前线的干部离开延安来到晋西北时,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  相似文献   

15.
扬帆出海 1943年3月16日11时,一只五桅大木船从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盐河口(即新黄河口)扬帆出海。船上载着新四军第三师一批去延安学习深造的团以上干部和他们的警卫员及7名干部家属共51人。出发前,即3月8日,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召集了学习干部队队长、第三师参谋长彭雄,副队长、第三师第八旅旅长田守尧,党支部书记、第八旅政治部主任张亦民,第八旅供给部部长伍瑞卿等人开会,讲了当时的形势。  相似文献   

16.
皖南事变前 ,新四军在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精神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新四军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是新四军的建设仍取得了不少成就。正确认识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建设成就 ,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评价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助于总结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关红军主力改编完成后 ,国共双方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达成协议。 1937年 10月 12日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20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半个月,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1942年1月,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在刘少奇的建议下,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这样,陈毅和饶漱石就正式开始搭班子。为了打击排挤陈毅,饶漱石利用当时党内整风正在深入的  相似文献   

18.
井人 《党史文汇》2007,(3):29-30
众人架鹊桥 1937年1月,红军总部和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迁到了延安。到延安后,环境相对稳定下来,一些已过“而立”之年的红军干部的婚恋问题,就成了大家所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19.
王维 《广东党史》2004,(2):41-42
1945年7月下旬的一个下午,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在延安中央军委所在地王家坪,召集南下闽粤赣边干部大队正副中队长以上干部开会。叶剑英在会上作了讲话。我是干部大队第二中队副队长,参加了这次会议,听了叶剑英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徐文涛  谢明 《党课》2014,(4):100-103
1945年10月初,当向东北进发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的部队路经山东临沂时,从延安刚刚回到山东的陈毅接见了该师营以上干部并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会后,陈毅将洪学智单独叫去:“这次在延安,毛主席还委托我回来后要同你谈一次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毛主席让我问你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毛主席说,可以考虑另作安排,而且马上就可以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