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梅 《政法学刊》2008,25(5):37-41
政府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并且在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唯有其提供准公共产品时才允许向消费该类公共产品的居民适当收取费用。而身份证属于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的行政管理需要而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因此政府首次发放和更换身份证应该实行免费制度。随着政府服务职能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类似的证件收费以及其他不合理的行政收费也应该得到清理和废止,从而最终实现行政收费领域法治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盛行,“服务型政府”日益进入我国政府和公众的视野.在我国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今天,公共服务能力日益成为政府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方政府作为联系中央政府与公众的纽带,与基层公众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下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下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司法产品并不必然就是公共物品,司法服务也非必须由政府提供。历史上,政府司法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创收手段发展起来的,而非公共服务。市场或社区自身也能够提供非政府的纠纷解决机制。政府司法并不天然优于非政府司法。对于大量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案件,非政府司法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当事人的选择自由和竞争机制是非政府司法有效运作的关键。这一机制适用于公共法院,也就是当事人合意选择公共法官制度。后者可能对我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具有特殊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是,政府职能为什么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什么仅仅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一基本问题,却一直缺乏理论上的论证和阐述。探讨这一理论问题,对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卢晓莉 《法制与社会》2013,(4):219-220,232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社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最直接、最便利的载体。本文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四个方面总结成都市近几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曾莉  李佳源 《公共行政评论》2013,(2):72-103,180
公众参与是"公共治理"时代民主行政的基本诉求,公众评价公共服务绩效是否切实可靠,是关系服务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的重要问题。论文立足H市基层警察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围绕"公众主观评价是否基于客观绩效做出"的理论争议,从整体层面和具体维度上分别探讨了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以为公众有效参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思考。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上客观绩效对公众主观评价具有显著影响,而在具体层面上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却存在差异,即公众在宏观层面上对公共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识别或判断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公众主观评价的可靠性不能一概而论。可见,公众对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不是评不准,而是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要找准,建构科学合理的公众评价体系亟需努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财政学和财政法均认为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外部性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传统公共物品理论。而交易成本公共物品理论则主张,财政法的经济学根基不在于外部性,而在于解决外部性的交易成本的高低。政府应以更低的交易费用来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财政和财政法的主要职能是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而不是所谓的教务式的“提供公共物品”。借“私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之名而行垄断之实,其结果往往导致该物品的交易费用增加。因此,在决定一类物品由谁提供时,政府应该这样思考:该物品由私人提供和由国家提供,哪种方式交易费用较低?政府如何降低其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治理是目前西方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方向,其要求政府和供应商的合作要以信任和合作为机制,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以实现公共价值理念为目标的公共治理的变革.而政府借此可以升华公共服务理念,深化公共物品服务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利益诉求,提升政治合法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接处警是由公安机关主导,当事人、利益关联人、无利益关联人共同参与的一项警务活动,它最直观地体现着警察形象。从本质上讲,接处警是公安机关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服务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而产品质量是群众的必然要求,时代越发展,人民对它的要求越苛刻。当下的中国,公众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群体心态各  相似文献   

10.
赵胜  薛恒 《中国司法》2020,(4):91-95
引言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统筹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1)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则是指政府将本应由其直接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以及其自身履职所需法律事项通过市场机制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