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五大旅游区发展目标川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世界一流的文化生态旅游精品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特色突出的阳光度假旅游精品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我国内陆河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蜀南竹海石海生态度假旅游区:世界级的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旅游精品“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享誉国内外的乡村度假旅游精品陈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2006年8月1日起,中央一套《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开播四川旅游业的品牌宣传片。在这一时段,由政府为本省旅游业做形象广告的凤毛麟角。“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推这个品牌,把它叫响。”旅发会上,省委…  相似文献   

2.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九寨沟、峨眉山举世闻名;稻城亚丁、蜀南竹海风情摇曳……诗情画意的四川总是让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跨越发展看旅游:2003年以来,四川旅游业不断刷新历史,旅游总收入超越了一些旅游经  相似文献   

3.
近日,《四川省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规划》新鲜出炉,《规划》以“一廊、一心、三带”为依托,“一廊”即长江上游干流走廊,“一心”指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心,“三带”则为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畔的藏彝、藏羌和圣河旅游带。《规划》中备受瞩目的是,四川将构建大熊猫旅游品牌集群,以大熊猫基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建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该线路中既有熊猫小镇、熊猫森林,还有熊猫营地。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四川还将启动大熊猫申遗。  相似文献   

4.
一个更美的熊猫故乡,向世界发出了盛情邀请7月12日,省旅游局宣布,省内除阿坝州等部分受灾地区以外的所有景点及旅游线路重新向游客开放,此次开放的旅游景区和景点的范围包括了  相似文献   

5.
正"哇,原来熊猫宝宝这么可爱。""好想抱抱啊……"在成都熊猫基地幼儿馆的参观处围满了游客,这些游客中除了来自外省的游人,还有许多外国朋友,"早就知道超可爱的大熊猫,这次专程来成都一睹芳容。"其中一个老外看到熊猫宝宝说道。说到四川,许多老外脱口而出的就是"熊猫"二字,熊猫就像四川的一张对外名片,而将熊猫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用其敲开世界的大门,也是四川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8月17日,上海世博会“四川活动周”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千壶醉茶》《美丽四川》《西蜀天工》《天府四川·熊猫故乡》《蜀风神韵》五大板块每天23场的文艺演出,分别从茶文化、女子舞蹈、传统蜀艺、熊猫文化、民族文化五个方面向中外游客演绎四川的美丽神韵;世博大道上,由4个方阵、250人组成的《天府四川·熊猫故乡》艺术表演大巡游吸引了万千目光。可爱的熊猫玩偶、欢快的锅庄舞蹈、神秘的金沙面具、惬意的采茶场景……世博会四川周“麻辣鲜香”的川味蜀蕴,真诚表达出“四川依然美丽”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江西旅游开发实施"聚湖实心"战略,既是改变江西旅游业现在的"空心离散格局"的需要,也是准确把握鄱湖旅游品牌新崛起的需要,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则将为江西旅游业的"聚湖实心"战略实施奠定经济基础。旅游开发的"聚湖实心":一是准确定位江西旅游核心品牌亮点并转移开发重点;二是重点打造"鄱湖文明"核心景观区;三是着力建构"鄱湖文明"核心景观圈;四是以低碳旅游引领中国旅游新模式;五是提升南昌、九江、共青等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地位。"聚湖实心"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打破江西旅游业现有的"空心离散格局",刷新江西旅游品牌的主体形象;提升全省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全面改变江西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四川旅游,首先印入脑海的可能是四川的"四绝":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除了这些大自然赐予的旅游资源外,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我省各地又打造了大量的农家乐、藏家乐、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景区等,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来川旅游。回顾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省旅游总收入在2014年4891亿的基础上跨越  相似文献   

9.
打造品牌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还有很大开发潜力.总的看来,虽然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公园省"之称,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比邻省云南和四川有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一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的旅游收入还较差.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加大发展旅游的力度,找准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越来越落后.  相似文献   

10.
树立"大旅游"理念,加快江西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燕萍 《求实》2002,(2):44-46
江西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由于受体制不顺 ,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不配套 ,服务质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 ,阻碍了江西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快江西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突出特色 ,营造精品 ,打造品牌 ;同时 ,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改善服务 ,进行体制创新 ,还要切实做好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 ,实现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四川旅游业要跨越式发展,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必须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四川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权力分割;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差;旅游开发水平不高、宣传促销不力;门票价格不合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等。四川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强化行政管理;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开发品位,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调整不合理的门票价格,优化服务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兵团旅游业日益融入兵团经济,兵团旅游业进入到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中国屯垦旅游"主题品牌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品牌认知度低,"有牌无市"等问题,要加强理论研究,创新思路,以开放的胸怀、世界的眼光、市场的手段来谋划、设计、营销"中国屯垦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很快,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社会氛围很浓,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近三年四川旅游总收入的全国排名从2002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入境旅游人数从14位上升到11位,创汇从17位上升到14位,成绩喜人。”在今年8月28日———8月30日召开的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对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予以充分肯定,“作为旅游大省,四川旅游业的实践对全国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四川模式”2003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确定旅游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  相似文献   

14.
正老景区"颜值"没变,位置没变,通过深化旅游品牌建设、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不断焕发新活力,助力全省旅游产业"井喷"发展。景点景区仍较依赖"门票经济",在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提升上动力不足,特色休闲业态缺乏……在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的当下,这些是贵州旅游业曾经"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随着全省"100个景区"建设大力推进,贵州旅游品牌建设与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相结合,集中推出一批新景区、新项目,把景点变成景区、景区连成线路,助力旅游产业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15.
杨唯 《当代贵州》2022,(13):42-43
贵阳市把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多举措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强省会"行动."爽爽贵阳"旅游名片声名远扬,正不断增强广大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线路统筹"是在以往四川旅游发展模式上的进一步创新和探索,是我省旅游业实现跨越、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是繁荣经济、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旅游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合理有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在四川经济发展中更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四川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越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业,对于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好“五篇文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科教兴川、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文章对川、滇两省的资源及其利用进行了比较,认为在自然景观方面,四川和云南在类型和数量上都比较接近;在人文景观方面,四川略为占优,但云南也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在旅游资源利用上,两省存在明显的差距,云南比四川做得好.文章提出,四川应借鉴云南经验,采取措施,把四川旅游业推上发展的“快车道”: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走全社会办旅游的路子;积极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旅,加强旅游业管理,提高全行业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至今,记者仍清晰地记得,在2008年底的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现场,当时以“四川旅游依然美丽”为主题的四川馆门口摆放着—个巨型的红色“心”形贴板,上面贴满了游客对四川旅游衷心祝福的标签。记者当时摘抄了部分——“四川有熊猫、有美食、有峨眉山还有九寨沟,支持四川旅游!…放心!我会再去四川看你们的!”“强震压不垮美丽的四川风景!”……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10)
<正>自治区旅游局紧紧围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和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工作部署,全力实施自治区旅游业发展"10+3"工程,突出抓好旅游品牌建设、厕所革命、乡村旅游、文明旅游等重点工作,全区旅游业总体态势保持平稳增长,国内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入境旅游逆势微增长。仅2015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2760万人次,同比增长12.20%;实现国内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域旅游促进中,"神秘茅台·酒都仁怀"的城市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今年2月22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贵阳调研旅游业发展时强调,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坚守两条底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动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作为全省第十一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主会场所在地,仁怀以行动作答。立足国酒文化、盐商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仁怀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了全域旅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