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经济违法犯罪情况日显突出,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减少职务犯罪,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明了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红梅  刘荣 《法制与社会》2010,(34):290-291
职务犯罪案件中,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有其自身的案件特点与发案原因,通过案件办理研究其规律,特点,将对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实践工作的一种思考与总结,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拟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职务犯罪案件研究以及侦查实务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违法犯罪特点、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村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奕 《法制与社会》2012,(33):212+214
现阶段法律界对于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主体问题观点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司法机关的认识不一,管辖权的判断不一,这直接影响到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的查处。新形势下,存在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农村党支部及其成员、村民小组和下属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大学生村官等基层组织,确立这些组织中的干部范围对于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现象突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借机侵吞、占有、挪用公共财产,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却明显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在查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违法犯罪情况日趋突出,基层村干部的职务犯罪人数将近占了总立案数一半。本文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并就如何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四中全会把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工作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者和直接领导者,但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直接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着力打击和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廉洁的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贿赂职务犯罪中,“村干部经济犯罪”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此类犯罪也是影响农村基层稳定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03件。其中农村职务犯罪案件线索84件,占受理案件线索总数的42%。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51件56人,其中村干部职务犯罪21件25人,占立案总数的41%。尤其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容易出现大量的举报线索。这些案件线索多以署名并联名的形式出现 ,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直接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特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预防、惩治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的对策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成 《政法学刊》2014,(1):81-88
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打击与防范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已迫在眉睫。要准确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准确界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主体范围及其职务活动范围。在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状况的实证研究,发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以此进一步分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以形成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的高压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岳海燕 《法制与社会》2014,(32):260-261
当前我国农村干部贪污贿赂的职务犯罪现象突出,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涉案金额都在不断增大,新农村建设遭遇绊脚石。查办贪污贿赂职务犯罪,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贪污贿赂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直接侵害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掌握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对预防和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黎德才 《法制与社会》2012,(25):223-22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显著增加.本文从近几年来查办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分析入手,探讨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监督与预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从化市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从化市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侵占、截留、私分国有、集体财产,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成为诱发农民集体上访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从化市近5年来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深刻分析了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预防对策研究,完善和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网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力求达到维护农村稳定、预防农村职务犯罪、保护农村基层干部三重目的,形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约束环境,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窝案、串案频发,不仅侵害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的利益,还影响到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高发暴露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管理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拟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所暴露出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从化市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从化市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侵占、截留、私分国有、集体财产。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成为诱发农民集体上访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从化市近5年来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深刻分析了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我国各级组织中最基层的干部,是直接面向群众、面对基层工作的"村官"。他们手中掌握着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权力,行使着村基层组织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决定权和支配权。权力虽然有限,但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村干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日趋严重.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令人深思。我们通过调查宜都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文俊 《法制与社会》2010,(10):221-221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和顽症。如何富有成效的治理和预防“村官”案件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办案和预防工作实践进行探究,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20.
检察建议在帮助发案单位整章建制、堵塞漏洞,有效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尤其预防农村职务犯罪方面收到了一定实效。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基层干部素质不均衡,侵害农民利益的涉农职务犯罪不断发生,直接影响到基层政权健康与稳定。检察建议能起到从源头起到遏制职务犯罪,服务并巩固基层政权的职能作用,更好保护农村基层干部,为经济建设养就更多的优良人才。也就是说,检察建议成为了维护农村稳定、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