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济管理二重性原理,是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正如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关键一样,马克思关于经济管理二重性的原理,是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的关键。为此,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经济管理的二重性,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经济学常识》(上册)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把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理解为体力劳动,把抽象劳动理解为脑力劳动;或者把具体劳动说成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把抽象劳动误解为不存在的劳动;甚至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当成两次劳动。怎样突破理解劳动二重性这个难点呢?我采用图表辅助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图表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在研究经济制度时,提出了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精辟观点,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不懂得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因而不能解决价值的实体、源泉和如何确定价值量等问题,更不能正确回答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资本家的利润从何而来的问题。马克思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事业。他首先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说,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  相似文献   

4.
<正>在上一篇《劳动二重性是切入剩余价值哲学的要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一文中所说的切入要点,意思就是"入门"。强调这一点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劳动二重性虽属政治经济学课本的必读内容,但在全面理解,尤其在日常应用中却相当生疏,以致不但影响对这一问题本身的认识,而且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剩余价值哲学的把握难以准确和全面,甚至不得要领。至于作为剩余价值哲学基础的异化劳动概念,同样也因此而存在不少模糊和片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的具体性和抽象性 ,这两种性质也可以理解为劳动的有用性和消耗性。劳动的消耗性不仅是指对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耗费 ,而且归根到底是指人的生命时光在劳动中的不可逆转的流逝。因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直接影响劳动的质量和复杂程度 ,而劳动的质量和复杂程度又直接影响抽象劳动数量和商品价值量 ,所以说劳动二重性共同决定商品价值量。非劳动要素不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 ,是党校经济类本科各专业学员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中 ,既要把握基本原理 ,又须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现就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些重点疑难问题予以解析 ,以供学习参考一、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及现实意义商品的基本特性 ,主要表现在商品具有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分析 ,揭示了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性及其内在矛盾 ,特别是价值的质和量的…  相似文献   

7.
冯海波 《前沿》2011,(9):8-11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主要从两个逻辑维度展开,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和剩余劳动。科学的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分析和定位资本家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界中,资本家既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他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科技进步,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的真谛的。从研究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入手,提出“相对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相对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范畴二重性”等基本概念,是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王利利 《理论月刊》2023,(2):94-103
众包劳动是在数字平台强中心化的聚合效应和离散化的发展趋势加持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劳动方式。数字平台一方面凭借其信息聚合的网络效应成为资本主义新的劳动场所,另一方面凭借其强大的算法管理成为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方式。众包劳动自由灵活的表象与强大的劳动控制之间的悖论导致劳动关系呈现出与传统雇佣关系不同的特征。已有研究的部分观点认为,平台资本主义中的众包劳动所涉及的问题似乎已经超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围,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解平台资本主义中的劳动提供了有力解释:第一,从众包劳动本身而言,脱离雇佣劳动关系不代表摆脱“剥削”;第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动态考察是分析平台资本主义下众包劳动关系发展的关键。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体系下分析众包劳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正《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巨著。马克思在书中所论述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自己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学习过,今天听了铁道党校老师对《资本论》的讲解并观看了影片《青年卡尔·马克思》后,我对《资本论》的写作背景和形成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学习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硕士、云南大学讲师张荐华同志,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构想,撰写了《劳动与纯产值——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叙述》一书。该书打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框架,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经济学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大胆的系统探索。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目的是政治经济学的行为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念基础。在这些范畴基础之上,马克思构建了宏大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的"人民主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人民主体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明确了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必然性,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夯实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黑格尔思辨哲学用辩证否定的方式阐发了他的劳动概念,而对劳动社会性的分析,又总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其最后依据,它揭示了目的内在于人类劳动活动中,劳动使理想变为现实,是人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要想真正了解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对劳动本身进行剖析和考察。如果我们只是在思辨的层面理解劳动,将劳动看作是精神或思维活动,我们将不能理解市民社会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失去自己的本体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于中国广泛传播以前,在五四时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对《资本论》的基本观点展开了研究,而商品理论观点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陈溥贤、施存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通过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深刻剖析了商品的二因素;通过对抽象劳动的解析以及对劳动二重性的整体性把握,揭示了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此外还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内涵。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商品理论观点的研究,在积极促进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同时,也对后期《资本论》的翻译和传播具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财富”的性质及其来源紧密关联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是整个经济学说史,特别是十七世纪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上,各派经济学家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对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作一番系统的历史考察,这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划清它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学说的界限,以至于对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百家论萃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李铁映同志最近指出,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就是在新时期指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要把重点放在准确理解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理论观点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上,要学习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把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与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学习。要真正掌握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还必须全面深刻领会掌握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政策精神。因为,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17.
读者与编者     
四川读者于立同志来信说:新编教材中表述:“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政治经济学辞典》(许涤新主编)是:“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这应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批判问题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理论议题,在他那里,对于现代性的审视不仅是一项哲学任务,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所在。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有一条清晰的运思逻辑:从哲学批判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深刻剖析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感性活动”批判黑格尔的“纯粹活动”、以“现实主体”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体”,同时批判了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抽象理解。以此,马克思摧毁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抽象的主体性。然而,哲学批判难以切中社会存在和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难以触碰现代性问题的根基。基于此,马克思将现代性批判上升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具体考察了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现象与私有财产问题,并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批判资本主义问题,最终揭露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  相似文献   

19.
私营企业主的管理包括决策劳动、创新劳动、组织劳动、学习劳动 ,是创造价值的复杂劳动 ;私营企业主从事的生产性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科学管理劳动 ,另一方面又要执行资本的职能 ,是科学管理劳动和资本增殖劳动的统一 ;与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相适应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分为管理劳动收入和资本所有权收入两部分 ,这两部分收入都是合法收入。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也是马克思确证人民历史主体性的切入点。劳动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劳动自身沿着劳动—"异化"劳动—异化劳动克服的历史路线,实现自由劳动的现实复归;劳动价值理论也沿着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程,实现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现实化。马克思无疑是自由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发者,他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劳动"与黑格尔哲学"精神劳动"的双重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类历史对自由劳动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所阐明的自由劳动具有现实性、辩证性与人民性的特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科学基础、方法论依据与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