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3月15日,中纪委发布消息称,“明星官员”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次日,中豪商业集团对外宣布,该公司董事长刘卫高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这样的一个结果,似乎满足了人们对“政商关系”、“权力寻租”的所有猜想.至于在这场政商关系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仍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查实.但毋庸置疑的是,刘卫高商业版图的急速扩充始终围绕着仇和仕途的扶摇直上进行,两个人“不一般”的关系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法人》2006,(12):1-1
官商结盟在胡雪岩时代也许是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常态,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则无疑是一个对社会、对政府官员、对企业家们都具有很大风险和负面作用的病态现象中国传统背景下的政商关系或官商关系,从来就不是个小话题,但始终没上得了大台面,不过,眼下却有愈来愈热的势头。“有权人的权力”和“有钱人的资本”之间,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版本不断地在媒体和民间流传,电视里的《胡雪岩》也赶上了热播,作为中国近现代成功商人典范——胡雪  相似文献   

3.
张鸣 《法人》2006,(12):38-40
作为明、清政商关系的一个缩影,会馆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正当的政商关系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商业的繁荣,也无法为企业家带来真正的依靠官商之间的事儿,从来都是大事。自秦汉以来,封建制基本上见了鬼,皇帝要靠官僚来治理整合国家,从此以后,中国社会的两大最有势力的群体,一是官,其中包括候补和退休的,一是商,其中包括半农半商和半官半商,他们之间的事,小得了吗?不过,在一般人看来,官商之间,没有什么好事,  相似文献   

4.
田飞龙 《法人》2015,(3):6-7,96
进一步的改革应从企业家伦理构成、国企现代治理制度以及法治化的平权竞争与政商关系切入,当可逐步改善我国企业家犯罪治理的严峻态势在法治反腐向权力的体系化和深水区继续进展之际,《2014年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以下简称《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新鲜出炉了。这是一项持续性的观察和评估工作,以中国司法统计年度周期(1月1日至12月25日)为时间尺度,以中国主流媒体、尤其是中国法院网公布之刑事案例为数据来源,以与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5.
吴桂霞 《政府法制》2013,(31):28-29
8月14日.三位退休高官宣布不受聘中国重汽独董职务的消息引起关注后,有关退休官员任独董的中国式“另类”政商旋转门问题再次被广泛讨论,并逐一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最近10年来频发贪腐大案,越来越引起政治学者关注,他们开始运用理论工具,寻找贪腐官员的思想变迁、信仰扭曲的蛛丝马迹,求解在整个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防腐、反腐”之道。然而,对官员群体的思想状况研究,却受限于少得不能再少的科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起震古烁今的大案,准确地说这是清朝建国以来的头号贪污大案:甘肃贪污案。 此案涉案人员之广、官员级别差距之大都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在这场肃贪风暴中,从封疆大吏到州县官员,贪污自银2万两以上的案犯斩首56人,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自杀者数十人,一场肃贪之风横扫过后,什肃官场为之一空。有人总结什肃贪污案的特点:无官不贪,而且是有组织、成系统、走程序地贪腐。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金宁塔式的贪腐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国内民间非法集资大案的幕后多有官员的影子,但难以绳之以法。浙江省泰顺县人大常委会前主任钱庆法是第一位因涉嫌参与非法集资而被判刑的官员。他的落马,也使靠行贿当选人大代表的内幕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郑航  刘兴成 《法人》2010,(7):28-30
在中国这样一个企业家精神稀缺的国度,从吃“大锅饭”体制中走出来的新闻出版业的领导或官员,更需要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刘杉 《法人》2013,(8):14-14
7月19日,马云接受南华早报记者专访谈敏感话题的事件发酵,将企业家到底该不该谈政治的话题推到人前。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不管你是市井之徒还是商业大佬。尤其在中国,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本来就是一个脱离中国国情的伪命题。表面看,企业家不谈政治,是一种避讳,也是一种智慧。但中国的商业江湖早已政商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拎不清楚更切割不了。你想独善其身,则不能兼济天下。于是,中国商人到了一定规模必然主动或被动寻找政治靠山.多少企业白天大谈企业自主发展,晚上却和政治上床。和政治上床.意味着可以有机会上位。没上过床的企业,则暗自涂脂抹粉,等待政治的临幸。  相似文献   

11.
何睿 《法人》2020,(2):65-68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保护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019年5月,最高法发布了张文中案、顾雏军案等"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社会反映良好。这些依法改判的案例为纠正涉产权和涉民营企业冤错案件、落实产权司法保护树立了典范和标杆。民营企业家卷入刑事案件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司法机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要秉持平等保护精神,要慎之又慎。福建民营企业家刘某被羁押7年,两次被判处无期徒刑之后,辽宁高院终审改判刘某无罪,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这些案例说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公正的法治才能使民营企业家获得更多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2015年3月15日,“明星官员”仇和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一个多月后的4月24日,随着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罢免,仇和的政坛演出在反腐风暴中谢幕. 从云南省省委副书记岗位落马的仇和,曾先后主政江苏宿迁和云南昆明.在位期间,他“以人治推动法治,以不民主推动民主”的施政理念和作为一直颇受争议;他落马以后,不断有媒体起底其背后的复杂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天明 《检察风云》2004,(20):12-14
2004年9月10日,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原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李友灿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友灿是近年来河北省检察机关继查处李真、吴庆五等大案后,查处的又一个副厅级官员,且其个人受贿数额高达4700多万元,是建国以来河  相似文献   

14.
刘希平  雷健 《政府法制》2013,(34):40-41
因为开发商没有支付剩余的百万元“好处费”,广东省清远市一副局长的丈夫到法院打官司讨要。结果这起荒唐的“讨债”案意外地牵出一官员腐败大案  相似文献   

15.
赵军 《法治研究》2014,(3):71-77
对2013年度若干“影响力个案”分析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刑事法律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六大困局。在现实政商生态、市场环境、社会氛围、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下.民营企业家在“依附权力”与“远离政治”、“潜规则”与“明规则”、“经营创新”与“刑事陷阱”、“老经验”与“新规矩”、“高收益”与“高风险”、“高调”与“低调”之间很难平衡把握,从而将刑事法律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只有从制度安排、机制运行层面入手,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家潜心经营、积极创新、44造财富,才能有效破解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控制中的种种困局。  相似文献   

16.
一系列因美容而发生的贪污、受贿案件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实施。这种新型的"美容腐败"潮流极具隐蔽性,使得很多女性官员抱有侥幸心理。截至2012年12月初,京城多起因美容而衍生出的系列贪污、受贿大案在历时一年多的全面调查后,已由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陆续侦查终结。  相似文献   

17.
汪金友 《中国监察》2009,(12):63-63
从“小案”到“大案”,是有一个发展和积累过程的。一般来说,每一个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最初都是有一道严密的法纪和道德防线的。但正是某些“小事”,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8.
【问题】政策企业家对公共部门创新政策的提出、引进、转换和执行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基层官员在推进政策创新与制度化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激励与约束,其行动策略及结果如何?已有研究对政策企业家类型学分析不足。【方法】本文以温岭参与式预算改革实践为案例,采用文本分析与深入访谈的方法,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政策企业家在政策创制与政策制度化两个环节的特质、策略及创新效果。【发现】不同层次人员存在角色差异:(1)一线政府工作人员可能充当项目冠军角色,创新政策设计,促使政策目标与实际情况结合。他们会借助专业和信息优势,设计方案,多方试点,并借助专家和媒体的力量落地创新。(2)中高层官员更可能充当过程中介的角色。他们会敏锐觉察制度空间,将创新方案与政治过程结合,并利用社会和政治资本,构建内部联盟和推动民众参与,实现创新制度化。【结论】基于中国多层级的政治体系,认为政治层级是区分基层官员企业家的重要依据。不同层级官员在政治权威、行动策略和政策影响等方面有所差异。对基层官员的分类与深入研究有助于细化对中国政策企业家及地方政策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乔新生 《法人》2014,(2):6-7
正相当一部分深陷法律泥沼中的企业家,都是因为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被揭发而受到牵连1月12日,《法人》杂志与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研究报告》显示,在四省市357例企业家的犯罪案件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87件,占比24.4%,民营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270件,占比75.6%。这是一份有着说服力和值得研究的报告。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在企业家犯罪的背后,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可能被夸大了。企业家是一切要素的整合者,  相似文献   

20.
孔志国 《法人》2006,(10):32-33
中国法律体系的不稳定性加大了从法律的角度对民营企业家“第一桶金”和致富过程进行判断的难度民营企业家似乎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总是不断的有民营企业家“出事”,最近几年就有周正毅、顾雏军、黄宏生、张海……最近大家热议的是张荣坤和与之关联、多名官员身陷其中的上海“社保基金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