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隋代图书馆家牛弘(公元545~610年),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径川北)人,原姓寮,后赐姓牛。开皇初年任散骑常侍与私书监,职掌图书。由于建立国家藏书有功,又进爵奇章郡公。到炀帝时又居上大将军。牛弘是隋初的硕学宏儒,擅文字,能律今,曾受命撰写《大业律》18篇。不过他最为后人所瞩目的成就要数其在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写成的奏折──《请开献书之路表》。这是一篇历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图书馆理论的文献。它对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对古代官府藏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它“这篇奏表以图书搜求立论,旁…  相似文献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西晋文学家傅玄的著名箴言。意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曹操思想的主干裴传永自从晋代陈寿作出曹操“揽申、商之法术”(《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评曰》。下引该书,只注纪传)的评断、傅玄提出“魏武好法术”(《晋书·傅玄传》)的观点以来,曹操便被归入了“法家者流”中。新中国成立后,先是在由郭沫若的《谈蔡...  相似文献   

4.
“一钱太守”与“十钱主簿”“一钱太守”指的是汉代刘宠,因其政绩显著,被提升为将作大将(主管朝廷修建的官员)。临行前,郡内六位白发老翁,为表民意,均出一百文钱相送,刘宠不收下就不能离开。刘宠无奈,收了每人一文钱,留下“一钱太守”美名。“十钱主簿”指的是北魏元庆智,生性贪鄙,作太  相似文献   

5.
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宋代儒家思想,数千年来不仅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在越南也造成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在越南历史上,儒学的传播由汉为发端。越南古称交趾,又曰安南,自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始设象郡之日,就列入中国版图,后赵佗虽乘秦末火乱之际于公元前207年建立了南越国,但不久即被汉吞并设三郡(公元前112年)。公元1年(西汉元始元年),汉中人锡光任交趾太守,公元29年(东汉建武5年)南阳人任延任九真太守,他们不仅教当地人栽植水稻、铸造农具、使用牛耕,而且重视建立学校,积  相似文献   

6.
章林 《前线》2021,(3):83-85
窦融(公元前16-62年),字周公,生于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市)。他为人重情重义,性格耿直豪爽,喜好结交俊杰,曾担任过王莽政权的强弩将军司马和波水将军等职。王莽政权倒台后,窦融带领军队归降刘玄更始政权,被推荐出任巨鹿(今河北平乡县)太守。但他经验深厚,眼光过人,感觉刘玄能力欠缺,更始政权不稳,便申请辞去太守之职,后被改派为张掖都尉,避居河西。窦氏家族常年经营河西,在河西一带素有影响力。后面,才有了窦融“举足轻重”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官癖     
吴昊 《廉政瞭望》2007,(11):58-58
明朝时候,一太守死在任上,阴魂不散,每日黎明,衙门点卯,他必乌纱束带,打扮整齐,坐在堂上,吏役叩头,微笑点头,接受礼拜。太阳一出,就消失了。到了雍正年间,一位姓乔的太守来此上任,衙门里的人将此事告诉他,乔太守说:"此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9,(4):122-122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相似文献   

9.
黄万机 《当代贵州》2014,(34):55-55
正太守是汉代郡级行政单位的长官,相当于清代职官中的知府,人们便把"太守"作为知府官员的敬称。"风流太守"指的晚清宦黔的知府汪炳璈。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擅长题写楹联,所至之处,都留有联语。而且为官清廉,体恤下情;平时出巡,不骑马,不坐轿,更不鸣锣开道,轻装简从;有时微服私访,与普通百姓随意聊天、谈笑风生。每当  相似文献   

10.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触怒朝中权贵被贬任滁州太守。在任中,他时常到附近的琅琊山游玩,并因而与山下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成了好朋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  相似文献   

11.
王蒨 《共产党人》2007,(6):27-27,29
尹翁归(?——公元前62年)字子兄,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大臣。初为市吏,秉公执法,廉不受馈,百贾敬畏。后历任郡督邮、缑氏县尉、都内令、弘农都尉、东海太守等职,官至右扶风。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五位清官:"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五代清郎。"这五人,在各自的年代都深受百姓爱戴,你可知他们是哪五位清官?"一钱太守"指的便是后汉刘宠。此人乃是宗室之后,汉明帝刘庄的玄孙。刘宠担任会稽太守之时,勤于  相似文献   

13.
王蒨 《共产党人》2007,(13):25-26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今属陕西)人,东汉中期著名学者。因他从小好学,博览群经,被士人誉为"关西孔子"。他50岁开始做官,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职。杨震居官20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接受私人请托馈赠,也不为子孙后代置产业。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孙们蔬食布衣,简朴好学,从杨震至重孙杨彪,一门竟有四人官至太尉,成为京都名族。杨震的事迹,感人至深,历代传诵。  相似文献   

14.
丁东 《党建文汇》2011,(11):43-43
太守:战国时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相似文献   

15.
说“廉”     
廉吏自古有之,曾留下了许多佳话。 钱太守:后汉会稽太守刘宠居官清廉,离任时由阴县几位老人以100钱相赠。刘宠先是婉言谢绝,最终因盛情难却,只接受一钱。时人誉为“一钱太守”。 二不尚书:明朝内阁大学士范景文为拒亲朋好友相求,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字,以明心迹、获“二不尚  相似文献   

16.
清官美名     
崇尚清廉,历来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从政美德,不少有识之士,出污泥而不染,为官清正,廉洁奉公,从而获得种种美名,在青史上传为佳话。悬鱼太守汉代羊续在庐江任太守时,府丞送来几条鲜鱼,羊续便命人把鱼高悬于屋檐下。没几天,府丞又送鱼来,羊续就将所悬臭鱼递给府丞,以明其志。因而有“悬鱼太守”的美名。悬丝尚书西晋“竹林七  相似文献   

17.
正①三国末期至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胡质在魏文帝时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是当时有名的清官。其子胡威,在青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抱负和正直的品质,晋武帝时官至青州刺史。②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形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  相似文献   

18.
廉政格言     
《天津支部生活》2010,(9):41-41
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西汉)刘向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相似文献   

19.
东坡治杭     
宋元佑四年(1089年),为避开朝廷党争,连上四道奏章请求外任的苏轼,被任命为浙西地区行政长官兼杭州太守。这是苏轼第二次到杭州。熙宁年间,在杭州任通判(知州副手)时,苏轼曾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20.
悬瓜示廉     
正苏琼,字珍之,长乐武强(今河北武强县)人,南北朝时官员。他为人清廉谨慎,办事不徇私情,大兴儒学,教化百姓,很得民心。苏琼任南清河太守六年,为官清明,廉洁自守,从未受赠。郡中有个叫赵颍的人,官至乐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