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三七团和乌尔禾各族群众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金秋九月,一三七团金边南路社区和乌尔禾区柳树街社区在开展百家宴活动时,一三七团党委书记、政委程灵芝说。文化联姻兵团和地方的这两个社区经常性地开展文化活动,使两地的居民频繁接触亲得就像一家人。一三七团每年积极参加乌尔禾区、和丰县举办的那达慕活动以及伊斯兰群众的肉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等活动。两年来,一三七团共参加  相似文献   

2.
十七八岁,殷军和妻子叶培红就是一对相好的恋人,21岁那年,俩人一同去了安徽上成人大学,两年毕业后两人同时被分配到十师一八二团中学工作。1992年,正值风华年龄的他们终于如愿结成连理。1993年随着女儿殷悦的出生,给家里增添了无穷的幸福和欢乐。1997年同时调入一八八团中学。2002年初他们在北屯按揭了一套80多平米  相似文献   

3.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农七师一三七团组建46年的屯垦征程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让人难忘,提起她们,让人激情满怀。它,就是在1977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先进集体的一三七团“六连铁姑娘班”。回忆起30年前的往事,现任该团商贸公司出纳的石秀莲说,所谓铁姑娘班,实际就是一群刚出校门、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满园春色关不住,百花争艳增收路"。七师一三七团2013年、2014年分别获得七师多元增收工作的第一名、第二名。一三七团职工以"多元化增收"为基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高涨。近日,笔者探访了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一三七团处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是真正的"地下有石油,地上有旅游"的风水宝地。克阿高速公路、北疆城际列车和克拉玛依直达北京的航班,也使乌尔禾成为北疆人流、物流、信息流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一三七团也正是看准了这一优势,依托一产,带动  相似文献   

5.
<正>他们远离闹市区,寂寞,孤独,交通不便,购物不便,生活不便,但他们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家人。这就是七师一三七团白杨河龙口大坝上的守水人,张新花和李彦平一家。多年来,他们为一三七团上千名职工、上万亩土地守着白杨河龙口这条生命线。张新花热情豪爽、积极进取、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两口子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儿子学业有成。自从组建小家庭以来,在工作上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信任,培养了深厚的感  相似文献   

6.
今年73岁的云清满,退休前曾是二二二团一连的机务排长,共产党员.同样73岁的妻子王玉英是一名小学教师.夫妻俩自1958年结婚后,生有一双儿女.一家人苦乐融融,令人羡慕.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农五师庭院大棚种植的发展,加快绿色有机产品的生产,2005年11月8~9日,农五师工会齐景桥主席带领师工会自营经济办公窒人员、8个团场工会主席、庭院办主任和部分种植专业户一行34人赴农七师一三七团参观学习了蔬菜日光节能暖棚种植经验.受到农七师领导、农七师工会和一三七团的热情接待。在两天的参观学习过程中,大家认真听取了一三七团李华政委对该团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暖棚蔬菜种植、经营情况的介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思路。一三七团许副团长和王副总农艺师对日光节能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做了讲解。实地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永远尊重有责任心的人,而一个人最有魅力的时刻,莫过于他承担责任的那一瞬间。殷军,一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汉子,在妻子患尿毒症10余年中,不离弃、不放弃,用爱、用责任创造着妻子的生命奇迹……十七八岁,殷军和妻子叶培红就是一对相好的恋人,21岁那年,俩人一同去了安徽上成人大学,两年毕业后俩人同时分配到十师一八二团中学工作。1992年,正值风华年龄的他们终于如愿结成连理。1993年随着女儿殷悦的出生  相似文献   

9.
正在兵团第七师一三七团金边南路社区,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热心为社区服务,维稳巡逻、清理垃圾、扶贫济困……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多年来,这支2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用他们实际行动感动着社区的居民,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说:"他们是我们这个美丽社区里的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年过半百、即将退休,却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一片初心;团结同志、善待他人,却从来不是合格的妻子、称职的母亲。30年来,她以一副柔弱之躯挑起了机要室的一片天,在一叠叠枯燥却分量十足的电报文件中,演奏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她,就是兵团第五师九○团优秀党员赵如珍。今年53岁的赵如珍是九○团党委办公室、团办公室的一名机要员,负责文印、档案和保密等多项工作。在大家眼里,赵如珍几乎每天加班,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周末  相似文献   

11.
张西安 《兵团工运》2016,(12):13-14
正初冬的乌尔禾,寒气逼人。位于乌尔禾的七师一三七团职工创业园却热闹非凡。11月7日,正逢当地赶集日,创业园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群川流不息,叫卖声此起彼伏,电脑前的商家也正将当地的土特产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一三七团职工群众的创业激情点燃了严寒冬日。依托地缘好创收一三七团行政管理属七师,地域辖区处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是一块"地下有石油,地上有旅游"的风水宝地。"克阿"高速公路、北疆城际列  相似文献   

12.
说起二师二十七团退休老党员李瑞良,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好人".李瑞良是江苏省泰兴县人,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二十六团种马场,两团合并后就一直在二十七团工作.从技术员、连长、科长一步一个脚印升到了团主管农业、畜牧的副团长,1998年光荣退休.在35年的工作历程中,始终坚持牢记党的宗旨,奉行"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准则,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廉洁奉公地为党工作,把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兵团的事业,为团场的农垦事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和妻子方诚玉相亲相爱,共同走过了45个春秋,他们的家庭像一团火,温暖了周围的职工群众,谱写了一曲和谐家庭的温馨乐章.  相似文献   

13.
一三七团紧紧依靠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1996年全团庭院经济总产值1200万元,实现利润480万元,户均收入2500元,人均收入600元。 一三七团是一个拥有8000人的边境农牧团场。北靠八县一市,南邻克拉玛依市,交通十分便  相似文献   

14.
爱在无言中     
在农二师三○团团部双丰镇,提起吴云亮一家,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们家是个和谐家庭。70岁的吴云亮,退休前是团销售科的一名普通干部,老伴朱兰香退休前一直在农业一线  相似文献   

15.
赵华 《学习导报》2015,(4):16-18
活跃在省城的“千岁团队”长沙市芙蓉区有这样一支团队:虽然白发苍苍却拥有一颗童心,即便年过八旬同样是时尚达人,他们走过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夺得过全国舞蹈合唱比赛金奖……这就是被称为“千岁团队”的湖南省老干部艺术团。这个团成立于1985年,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55岁,合唱团、舞蹈队、乐队共265人,有退休的艺术老专家,也有在文化战线干了一辈子的文艺尖兵。自“欢乐潇湘”活动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1月下旬,十六军四十六师一三七团在清镇以西经过短暂休整以后,又奉命和全军一起入川作战,围歼四川腹地国民党部队,彻底解放大西南。11月24日傍晚,全团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来到贵州的主要河流乌江上游南岸的青安坝渡口。青安坝渡口,两岸绝壁悬崖,江面有一百多公尺宽,江中水流湍急。自古以来,这里的过往行人,只能靠固定在两岸的滑索和渡船过江。当时,对岸附近的山上有敌七二九师两个连凭着有利的地形控制渡口,妄图阻挡我军前进。当一三七团到达江边时,所有的渡船已被敌人烧毁,滑索也被敌人砍断。全团被阻在乌江南岸,大家…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地处在中哈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六团四连职工邓东举和妻子张巧丽的家庭是幸福的,最近他们被兵团妇联授予兵团和谐家庭荣誉称号。丈夫邓东举今年31岁,特别吃苦耐劳,有头脑,有想法,有胆识;妻子张巧丽比丈夫大一岁,能歌善舞,能持家,  相似文献   

18.
大漠种树人     
农八师一五○团中学64岁的教师杨必贵退休后不甘寂寞,率领妻子、儿子与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腹地的玛纳斯县六户地乡签订了有效期为50年的“荒漠林业开发合同”,同时,他把全家近30万元积蓄,毫无顾忌地投入荒漠打井改土、购种买苗、植树  相似文献   

19.
正陈树忠是七师一三一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妻子王汉梅因患病退休,为了共同的心愿,28年来,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他们共同分担家务,小日子过得津津有味,其乐融融。2013年被兵团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刚工作时,因为孩子小,夫妻双方都是双职工,但他们热爱着各自的事业,妻子是连队的政工干事,啥活都要干,做宣传教育、资料整理、撰写材料稿件等。有时半夜三更才能回来给孩  相似文献   

20.
正听说十四师四十七团第七作业区区长项传江家庭和睦,妻子贤惠、孩子懂事,在四十七团远近闻名,促使笔者走进了这位中年汉子,了解这个家庭。项传江,中等个,黑黑的皮肤,今年43岁,中共党员。2003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十四师四十七团六连技术员、副连长,现任第七作业区区长。妻子巴哈古丽·佧斯麦是一名普通职工。女儿乖巧懂事。他们家是一个幸福和谐的三口小康之家。项传江出生在一个民汉结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