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柳钦 《唯实》2012,(4):44-51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经济学自诞生之日就以促进人类幸福为当然使命,"追求幸福"是经济学的伟大目标。经济学的幸福研究使经济学从传统的仅仅考虑资源分配的模式向如何平衡稀缺资源和人类欲望两者之间的冲突转变,极大地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版图。对幸福的研究,使经济学家更加全面和深远地考虑问题,促使经济学更好地融合其他学科来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幸福何以可能"为核心线索,重点阐释了马克思幸福观形成过程和其内在的思想逻辑。马克思在基督教和启蒙精神的影响下开始踏上思考幸福之路,经历了从追求主体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再到从异化角度思考人类不幸福的根源的求索过程,最终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了以人民现实的幸福为最终归宿,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为基本方式,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的共产主义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黄明哲 《党课》2012,(15):100-102
在哈佛大学主讲“幸福课”的讲师本·沙哈尔说,“成功就是幸福”是许多人错误的认识,是“幸福的假象”。获取幸福需要智慧。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他用教学实践证明: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当我们重视学习时,也增加了获取幸福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指引并帮助我们走向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就提出,幸福号陕乐最大化是人类的终极价值目标。现代经济学认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幸福本身。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幸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崇高价值及意义,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幸福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5.
看风水,古人又称堪舆之学,青鸟之术。古人此术,一般都用在寻找墓穴上,所谓阴宅。但今天,在房舍,甚至广场街道这种阳宅上,风水之道也大行。灵与不灵,有影儿没影儿,自家有病自家知。反正,依我看,稍微地讲究点朝向、景观、位置,也许还凑合。太迷信了,基本上都是扯淡,弄得不好,还给自己找病。  相似文献   

6.
看了今年第2期《党的生活》刊出的《"幸福"感悟》一文,我也想谈谈对幸福的一点感想。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幸福标准。曾听到两个普通人对幸福的理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他的经历很坎坷,做过  相似文献   

7.
《党史文苑》2014,(10):48-48
之华: 今天接到你二月二十四日的信,这封信算是走得很快的了。你的信,是如此之甜蜜,我像饮了醇酒一样。陶醉着。我知道你同着独伊去看《青鸟》,我心上非常之高兴。《青鸟》是梅德林的剧作。俄国剧院做得很好很好的。我在这里每星期也有两次电影看,有时也有好片子,不过从我来到现在,只有一次影片是好的,其余不过是消磨时间罢了。独伊看了《青鸟》一定是非常高兴,我的之华,你也要高兴的。  相似文献   

8.
向上的力量     
《学习导报》2011,(12):19-19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获得幸福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理解和说法,也会有一千样感受和感悟。有人曾用"方程式"来趣说:幸福=个性+需要+生存状况,这是科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这是经济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感恩+知足,这是社会学家的“方程式”。各种各样的“方程式”,也许还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9.
《党课》2020,(4):64-65
没谁能逃过中年危机?通过研究各国民众的“幸福指数”,美国一项最新研究似乎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象:人类在四十七八岁是一生“最消沉”的阶段,且这种心理状态同地域、收入等客观因素均无明显关联。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法罗通过分析全球132个国家的数据样本,试图寻找年龄与幸福感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则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的福祉,提高民众的幸福度。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国民幸福指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解决好民生问题,社会就和谐了,人民也就幸福了。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来论述的国民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一个亘古而又常新的话题,是人类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和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其实质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某种理想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人们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道德通过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个体和人类幸福的实现.当前,我国要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民生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伦理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当今社会,贫困和收入差距成为影响民生幸福的经济因素;制度和决策的偏差与不公正成为影响民生幸福的政治因素;传统的发展观念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影响民生幸福的社会因素。当今的社会背景之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民生幸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之华:今天接到你二月二十四日的信,这封信算是走得很快的了。你的信,是如此之甜蜜,我像饮了醇酒一样,陶醉着。我知道你同着独伊去看《青鸟》,我心上非常之高兴。《青鸟》是梅德林的剧作,俄国剧院做得很好很好的。我在这里每星期也有两次电影看,有时也有好片子,不过从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幸福不仅仅只有用收入和GDP的增长来衡量,更不是越有钱就一定越幸福。幸福应该放到社会政治体系中去考量,放到引起公民幸福感日益变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谐、自由、民主、良好的环境都应该成为衡量幸福的指标。幸福政治正是适应了当前的这种趋势而日益为各国政治家所关注。幸福政治学是以幸福政治为研究对象和对幸福政治进行学理上的阐释,从而成为当前一种新的政治学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存在很多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从幸福本身的意义中得到启发,寻找幸福的应有之路。亚里士多德、康德、叔本华等人对幸福的阐释值得参考,我们因此能够确立当代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社会,适应社会分工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人类建构起了一个协作体系.协作体系反映了工业社会的生产关系,也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它为人类工业社会一切社会活动提供了空间,孕育了伟大的工业文明.但是,到了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了后工业化的进程,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特别是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都意味着人类正在经历伟大的历史转型期的阵痛,也意味着人类必须超越工业社会的协作体系,用一种合作体系取而代之.官僚制组织是协作体系的典型表现,而属于合作体系的组织形态应当是合作制组织.对合作制组织的研究对于寻找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要求的组织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4,(17):33-33
人,并不是跪在世界之外的抽象的存在。人,意味着人的世界,意味着国家,意味着社会。如果我们选择了为人类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阻挠都不可能使我们屈服。因为这阻挠不过是为人类做出的一点小小牺牲罢了。如果我们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我们便不会再沉浸在那贫弱、狭隘与利己主义的愉悦当中,人类的幸福就将成为我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寻找幸福?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就是如下这四大幸福公式——加、减、乘、除。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公式,却能概括出对幸福的另类感受。在我们抱怨人生不公、工作不顺、感情不畅的时候,试着用这个公式来一番加减乘除,也许你会更容易快乐和幸福,并能分享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关注幸福教育,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幸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幸福品质。本文从亟需关注幸福教育的原因入手,叙述了幸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开展幸福教育进行了探讨:一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为主导,吸收借鉴优良传统文化;二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幸福;三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塑造良好的幸福品质。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人们幸福与否以及幸福的程度是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特质之一,幸福与制度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所存在的收入分配制度价值失衡、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再调节能力过弱等问题,基于幸福视角提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应从宪政高度确立幸福的价值取向、收入分配机制整合社会整体幸福水平、政府再调节收入分配能力建设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社会整体幸福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