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知识产权法视野中的民间文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 《广东法学》2005,(3):40-44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开始讨论的一个复杂问题,由于涉及许多相关主体的利益,十分敏感。至今各国对其态度不一。在我国相关的法律还不存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纠纷,因此对其予以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了。本文拟从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入手,分析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程度、保护模式,探讨了在中国的现状,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应该纳入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范围,但是应该采取类似于著作权法而又独立于著作权法的特别的立法模式予以保护,以避免著作权法保护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0,(15):76-77
吴冠中先生不幸于6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人物,他对中西方艺术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文业 《法制与经济》2010,(16):138-138,F0003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是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是教与学的一个桥梁与纽带,没有语言这个桥梁,课堂教学就难以进行。由于教师的主要劳动手段是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好这个工具,运用好这个工具,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张瑞田 《法人》2010,(12):86-87
邹正在当代书坛中极其独特。他没有机会按部就班也完成某一项学业,而是匍匐在中国的大地,以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艺术之梦。  相似文献   

5.
华鸟风华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2,(14):84-86
华鸟的绘画世界,使人体悟到一种诗意与符号的抽象之美。她是一位对当代绘画艺术创新充满渴望井具有突破的面家。与她的见面是巧合,也是缘分,她身上有种莫名的亲和力,且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她自幼习字,因怀揣对中国书i面的喜爱,趴随海上画派的曹简楼先生学习国画。她在老师的教导下,掌握了海派绘画的精髓,但是,她之后的艺术生涯中却极少发表过海上画风的作品,为此,她强调:更多的是感悟到了一种创新的槲中。  相似文献   

6.
陈翔 《检察风云》2011,(9):86-87
读邵琦的画,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心领神会之际却又奠可名状,仿佛是暌违多年的老友邂逅,又像是干渴之极天降甘霖;在人心不古、世风日新的今天,竟然会有人依然古道热肠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义无反顾地走着自己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7.
篆刻是齐白石艺术成就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文献资料记载,齐白石学习刻印始于1896年,受黎薇荪等人影响,由学习浙派丁敬、黄易人手,用力甚勤.一二年间即对浙派篆刻古朴清勤的艺术特征把握得相当精准。尔后,又师法赵之谦,逐渐变化、开拓,刀法、篆法推陈出新,印外求印,个人面貌逐渐显露。60岁前后,齐白石的大写意篆刻风格已经成型。  相似文献   

8.
王含 《法制与社会》2010,(8):251-251
在当今社会,艺术正不断扩大其范围和内容,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也渐渐得到社会认同,呈现泛化趋势。但在艺术形式增加的前提下,其艺术审美价值却在流逝,艺术作品注重短暂娱乐不再追求审美愉悦。本文以娱乐节目为切入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试论比喻的异质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修辞教学中产生比喻划界上的不同意见,大多源于对“异质原则”的不同理解。本提出辩证地理解比喻的异质原则。即判断本体和喻体是否同类,不可拘泥于简单的自然类属,必须具体分析作设喻时选择的事物属性;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从完全不同类到同类,是渐变的连续过渡,在中间地带很难绝然划分;本体和喻体的自然类属相同时,对本体是否有艺术表现力,可以成为辨识比喻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李永林 《法人》2010,(1):88-89
苏东坡那句话太能误导人,后边历朝历代太多人去给它作注,以至于不管是几流的明清画家,凡画必题,成为习气,画当然就越来越泛泛了  相似文献   

11.
宋瓷之美     
李君 《检察风云》2010,(17):78-79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阶段。他们不仅继承了过去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陶艺的各个方面部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无论是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釉上彩、釉下彩的制作均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驰名中外的五大名窑,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艺术审美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宗和 《政府法制》2010,(10):24-25
能否有效地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是体现领导者领导艺术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维持领导者心身健康的重要环节。不善减压的领导事无巨细一把抓,自己体累,属下心累,到头来大多费力不讨好。而善于减压的领导善抓大事,放大权,并勇于与属下分享权力,进退与共。  相似文献   

13.
晚明,各帝昏暴多疑,朝纲腐败,阉党弄权,奸臣得势,忠良纷遭贬谪,社会动荡不安。凡是有正义感和良知的士子及文人艺术家对此现象深恶痛绝,常以古喻今,  相似文献   

14.
这位英国巨人,以他画中的投射光而载入史册。在艺术之都一巴黎,正在举办他的画展,直到5月24日。  相似文献   

15.
我对戏剧原本不爱好,在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应一位老领导之约观看了河北省京剧院演出的新编京剧“响九霄”,才深感中国京剧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不愧为“国之瑰宝”,是一次国粹文化的享受。该剧讲述的是清末时期,梨园名伶响九霄用生命的投入进行艺术的探索和改革,沉浸在自己钟爱的艺术领域中。他又深明大义,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生死,冒着杀头之罪,乘给慈禧太后演戏之机,将康有为、谭嗣同有关变法的书信转送光绪皇帝。  相似文献   

16.
曹禺笔下的戏剧背景不只是渲染烘托气氛,而且还以其强大的力量强烈刺激前景人物视觉及心态,操纵与压迫前景人物的行为,推动人物性格发展,从而与前景配合导致剧本高潮的到来。这种背景艺术体现了曹禺个人“单纯朴素”的美学观念,以朴素的背景蕴藏一种明净透澈的力,从而在前景的乖张掩饰下,渗透对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思索,暗合曹禺个人写“性格剧”的美学理想。从宽泛的文化背景意义上,这种背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戏剧传奇性与西洋话剧理性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秉末了故土吉的民族心理和着恋乡土的变化传统,其艺术感觉的特征是,囝盈、宁青、印象主义式的,这与作所持的童年视角有关,这一视角一方面使作品缺少理性爱力,另一方面却增添了作品温柔蕴藉的诗意。  相似文献   

18.
孙建清 《政府法制》2012,(29):16-16
多读书,少应酬,这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也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是,有些干部有着堂皇的理由:“盛情难却,却之不恭。”  相似文献   

19.
技术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法则和刻板的机械模式,这些与艺术不断地怀疑与否定的自由天性和个性喜好是相互排斥的,因而技术发展势必带来对艺术的负面影响,甚至迫使某些艺术类型的解析;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导致新的艺术种类的诞生和繁荣,导致艺术的形式、内容乃至于审美观念的巨大变革,促使艺术走向一个无法预料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对罪犯实施个别教育,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把握时机,运用多种方法,讲究艺术,以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