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旋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就是要高举旗帜、坚持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要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排除各种错误的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保证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2,(8):59-60
据6月8日的《环球时报》报道,世界最壮观的升学考试这两天正在中国举行。915万学生同时走进31万个高考考场。高考是中国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镜子。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以高考为中心,向两端发散的。而中国社会阶层的演变及人们从下层向上一层运动,高考都是最关键的枢纽。高考包含了中国人对公平的向往,和对在现阶段无法完全实现公平的无奈。高考的录取工作不断堵塞以权谋私的渠道,而且效果斐然。  相似文献   

3.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3):106-107
据说咱们中国的高考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考试之一,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中国高考是世界“第一考”。能称得上“第一考”,便说明其规模之大和重要性了。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基本相当于北欧国家瑞典的人口总数。而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5年下降后首次回升,有高考考生甚至喊出了“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徐孟南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被有些媒体当作一条新闻报道。一个考生没考上大学,过些年又报名考试,本是件普通的事,徐孟南却"不同凡响"。10年前,19岁的他故意不认真答题,在高考卷纸上写下对高考的不满和建议,最后考了100多分。如此厌弃高考的人,落榜后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才会重新参加高考?目前,还无法预知徐孟南高考的成败,但他的态度看来是认真的。他在2017年底写了长篇自传,否定了当初的做法,认为"高考0分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高考惊动的层次有多高?30多年前,恢复高考需要邓小平拍板决定。时至今日,高考改革方案也需要由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2014年9月4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向社会正式公布。这一高考改革方案,将影响千百万学子与家庭的命运。根据实施意见,新高考由统一高考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数外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人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与生物等科目中自选3科。  相似文献   

6.
相比之下,亚洲学生的高考负担就重多了。在日本,上大学不难,但是上好大学却很难。日本人特别看重名牌大学学历。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期间,省招生委员会不再向各市、县派驻巡视员,各县(市)区之间不再互派主监考人员。这是根据防治非典的需要对高考组织工作作出的重大调整。这一调整,赋予了纪检监察机关艰巨的高考纪律督查任务。为确保高考规范有序地进行,衡水市各级纪检监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08,(7):33-33
前不久,79岁的老人汪侠在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考点参加第四次高考。此前,他已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7年参加过3次高考,因成绩不理想未能被高校录取。图为汪侠老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准考证。  相似文献   

9.
民情     
各省份必须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无论外来务工者是多是少,所有地区都必须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地方政策。袁贵仁说:“要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指的是父母在这里务工,达到一定年限,孩子是在这里上学能够就地高考。”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临近,如何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让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是许多同学都很关心的问题。一些同学平时成绩相当不错,复习也很到位,偏偏高考成绩不尽人意,问题就出在应试技巧方面。考试的成功,扎实的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而应试技巧则是高考胜利的重要的技术保证。那么要想取得高考的成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家兴 《廉政瞭望》2011,(12):25-25
一度成为教育改革先行者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正逐步走入困局。先是文凭可能不被国家承认,接着是行政化浸染其组织架构,新近的则是学生拒绝参加高考。显然。它每往前走一步,都遇到了传统的、现有的规章制度的规约。是勇敢突破还是被迫就范,这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在当时中国乡村一块极贫瘠的土地上,我开始准备参加高考,并由此和北京大学结缘。 为尊者不骄,待愚者不矜 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藏有知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这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龙平平  张曙 《湘潮》2014,(1):6-10
1977年冬,关闭了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面向莘莘学子敞开。570万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赶来的考生参加了当年高考。1978年夏,参加高考的考生达N610万。恢复高考,成了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是1977年7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14.
高考加分造假案的频出,引发舆论的极大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赞成高考回归“裸考”,一时间,取消加分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之下,高考加分调控措施逐渐浮出水面,各地也纷纷检视以往的咖分政策,或取消项目,或降低分值。2010年的高考,或许可以说是加分政策面临转折的一次高考。  相似文献   

15.
年年七月流火,年年高考大战……伴着莘莘学子们匆匆赶考的身影,忐忑不安的期待,高考作弊现象如阴霾挥之不去,屡禁不止。前年发生在黑龙江望奎县的高考作弊案,去年发生在广东电白县、湖南嘉禾县的高考作弊案,今年发生在山东曹县的高考作弊案,可谓触目惊心,愈演愈烈。高考作弊是对社会公理、正义的挑战,是对高考这一神圣殿堂的亵渎,是对众多考生利益的侵犯,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前些年高考舞弊大都发生在个别考生身上,近几年却不断升级,演化为监考老师、有关干部联手作案,考场内外全方位作弊。前些年大都发生在考…  相似文献   

16.
形形色色的高考加分政策一向为人诟病。绍兴一中今年参加高考航模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13名考生的家长是地方权势人物,其余6名全是教师子女。据悉,该测试可带来20分高考加分。19名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几乎全部来自权势家庭,其中暧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4,(4):38-38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往年相比,2014年高考有十项新政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首次有限度放开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在考生资格审查方面更加严格,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等。 新政一:2014年,符合一定条件的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我区参加高考,但仅限报考高职高专。同时,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高考移民”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区外务工人员(含其他非我区户籍就业人员,下同)随迁子女参加我区2014年高考,除应具备我区户籍人员报名条件外,还须执行如下规定:截至2014年4月1日,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可在务工流入地参加2014年高考,仅限报考(专科)专业:本人具有我区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家长在我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职业且纳税(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  相似文献   

18.
戴秀英 《共产党人》2005,(16):46-47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有不少人要面对高考落榜。对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成功与否都是正常现象。面对高考落榜这个残酷的事实,家长和孩子都要有一颗平常心。作为家长更应该冷静,要理解孩子已经尽力了,多主动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非常时期。向孩子讲明:人生的路还很长,一次失利算得了什么?摔倒了,再爬起来,别灰心!要给孩子注入精神和力量。家长亲切、温暖的勉励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尽快地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9.
感悟高考     
二十八年前,我经历了高考,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当年高考已化为昨日淡淡的云烟。而这两天,女儿高考,我们全家人尽心呵护、全程接送,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时的自己,想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20.
唐黎标 《实践》2006,(11):52-52
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是一种草率飘浮的作风,也是滋生彤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其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易急躁;头脑不冷静,易冲动;心理不平衡,易偏激;精力不集中,易走神;工作不静心,易分心;作风不沉稳,易追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