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知识界较为广泛地流传,得到不少青年的拥护。1920年,王右木在上海了解到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情况后,开始考虑在四川筹建党的组织,并决定先集中力量从事革命理论的宣传工作。于是,“五四”以后四川第一个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群众革命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在四川传播的第一人——王右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入新千年新世纪,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之际,我们在隆重纪念的同时也深切地缅怀为革命献身的英烈们。在我们四川,就有这样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他就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先驱者──王右木。80年前,王右木组建了四川第一个马克思读书会,随后,又创办了四川第一份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公开刊物──《人声报》,开启了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之先河,使迷茫中的四川人民革命运动有了正确的方向。王右木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实践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最早组织──中共成都独立小组。 一、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读书会是成都最早的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书会,也是成都影响最大的读书社团。读书会由四川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王右木组织,恽代英参与指导,为四川培育了一批革命骨干,为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是成都高师内部读书会20世纪初,四川军阀混战,人民饱受残酷蹂躏.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蔡和森作为建党初期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在建党之前从学术层面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国化的问题,以及将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独立地提出系统的建党思想.在中共成立之后,他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的历史任务,而且初步总结了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到的理论贡献.此外,蔡和森在推动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和在湖南的建党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在此期间党进行了生动而广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保障、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转变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方式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多维度展开的。今天,它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基层单位建立推广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崭新尝试,是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滋养民心、滋润社会"的实践探索。读书会成员用所学所获感染身边人、解决身边事,不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创新样本,也为门头沟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7.
宋键 《世纪桥》2011,(16):20-25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青年运动领袖,萧楚女曾于1922年9月和1924年8月两入夔门,先后在重庆、万县等地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巩固和发展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为四川早期革命活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晋 《党的建设》2009,(12):61-6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蔡和森作为建党初期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在建党之前就从学术层面上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国化的问题,以及将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独立地提出系统的建党思想。李永春在《党史研究与教学》上撰文指出,在中共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学风就是党风的重要论断。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消除了长期存在于党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今天,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永葆青春活力,避免腐化变质,毛泽东的学风思想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韦青松 《党史文苑》2008,(12):39-41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学风就是党风的重要论断。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消除了长期存在于党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今天,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永葆青春活力,避免腐化变质,毛泽东的学风思想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张如心同志作为党的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长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中,以高度的革命热忱和深厚的理论积淀,积极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并作为为毛泽东的理论命名的第一人而推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可以说,张如心同志是我们党内宣传、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第一位理论家,他在延安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张如心同志作为党的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长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中,以高度的革命热忱和深厚的理论积淀,积极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并作为为毛泽东的理论命名的第一人而推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可以说,张如心同志是我们党内宣传、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第一位理论家,他在延安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19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种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首先撒落在中国的高等学府.这非偶然,而是大学追求理想之必然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团,同时又是造就知识分子的集团,历史地担负起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责任.文章把自1919年近一个世纪以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传播和宣传、普及过程中的作为,分成3个30年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当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从外延方面讲,党的思想建设就是党的思想工作、理论工作和宣传工作三位一体的总和,就是党在思想工作方面、理论工作方面和宣传工作方面的建设.在现时代,党的思想工作要有新思路,党的理论工作就要有新突破,党的宣传工作要有新举措,就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15.
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宏 《探索》2001,1(2):73-76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对东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直接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最初的成功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占居主导地位的.同时,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及对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出现的某些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地认识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众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之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范例,成为革命进步人士的指路明灯,有力地批判和反击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和文化专制。《大众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角逐的结果,是中国革命实际的需要。《大众哲学》产生深远影响,和它的广泛传播是分不开的。正是通过书籍报刊、民间社团及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的人际和群众间的宣传推广等多种传播途径,《大众哲学》才普遍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之中,为群众所接受。《大众哲学》的成功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实践特色;同时,也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采用通俗浅显的语言、生动鲜明的事例和独具匠心的结构体例安排写作,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革命跨入新时期的历史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从此在中国广泛传播,四川成都也融入了全国革命的洪流,先后建立起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书会,随后又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夏,资中县甘露镇郝家坝18岁的青年曹品,从家乡到成都求学,考入法政专门学校。这时的成都,到处都弥漫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省外宣传新文化的杂志和四川学界编辑的进步报刊。年轻的曹品读后眼界大开,早在心中涌动的爱国激情得到新的升华,他在笔记中写道:“眼见中国一块大好河山,日日玩弄于帝国主义股掌之上,而北洋军阀又日日进…  相似文献   

18.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通过4种途径: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进步教授做报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成立进步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创办或利用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与运用。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经验启示,也有现实的真切需要。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运用它分析、思考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一条成功经验;第二,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需要坚持的思想武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