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21年,我出生于当时叫马来亚的马来西亚,早年我祖父从广东花县由水客带到马来亚谋生。父亲青年时代学裁缝,自己开店,逐渐发达,家境小康。我于1935年回国,1938年夏季去延安,同年秋加入共产党。"我去延安就是为了要抗日,不当亡国奴"1935年,在我15岁时,母亲带我回国,到广东花县大东浦村看望生病的外婆。过了春节,外婆去世,母亲准备带我返回马来亚。可是我向妈妈要求留在国内上学,于是她将我托付给舅舅,入了花县中学读书。1936年发生"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燃起了抗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时期,曾绍舜是中共永春县委委员。后到马来亚,任马共中央委员、后勤部部长和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第五独立大队队长。他爱人黄丽萍是马共党员,马来亚抗日军的政工和民运队干部。 1963年12月23日,内务部追认曾绍舜、黄丽萍为革命烈士。 曾绍舜,乳名志虞,又号志愚,1913年生于  相似文献   

3.
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新加坡、马来亚沦陷期间有支抗日劲旅,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顽强抗击日军,坚持斗争3年零8个月直至日本投降。那就是由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成员包括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等在内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其是马来亚人民反法西斯的中坚力量,是东南亚的抗日劲旅。从开始报名参加集训的161人,依靠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援,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共  相似文献   

4.
一、特色:注重在法律继承基础上创新新加坡原本是一个贫瘠荒芜的小岛,曾经是马来亚的一部分,1819年租借给英国,182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改名为昭南岛,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地自治,1963年与马来亚合并,重新回归,1965年与马来西亚分开,成为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5.
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再次展现亲民魅力,他说自己从没想过成为职业政治家,更不用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总理。他在马来亚大学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想给同学们说的是,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1,(32):55-55
李月美原籍广东台山,生于马来亚槟城。1938年底,陈嘉庚以南侨总会名义招募3200余名华侨机工(即汽车驾驶员和维修工)回国服务,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李月美会驾驶汽车,有心报国,便兴致勃勃地前往当地筹赈会报名,  相似文献   

7.
一、深厚的渊源高度的评价 叶剑英出生在著名侨乡广东梅县。他的三位伯父是马来亚华侨,父亲叶钻祥留家守业,亦曾往返于南洋和梅县雁洋堡之间,为华侨和侨眷捎钱送物,传递信息。 1915年,叶剑英从东山中学出来,次年随水客赴马来亚怡保谋生。1917年,云南都督唐继尧派人到南洋宣慰华侨,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就学。胸怀大志的叶剑英顺利通过了考试,被正式录取。 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叶剑英回到广东,追随孙中  相似文献   

8.
早在1950年,冯翔、白言、路丁等艺人就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表演相声。从1970年开始,当地文化团体开始发起相声表演活动。1993年,马来西亚首届相声节在新山举行。马季在马来西亚的第三代传入苏维胜介绍,目前在马来西亚,除了较为成熟的八九位演员外,当地业余爱好者很多,观众更是多到无法计算。相声在青年社团深受欢迎,在马来亚大学、多媒体大学等当地大专院校,都成立了相声组,邀请资深相声演员授课。  相似文献   

9.
李刚,原名李敬文,南安县诗山钟山内益村人。生于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他十五岁离开家乡飘洋过海到马来亚谋生,以后回国就学于泉州昭昧国校。一九三一年冬在厦门禾山加入党的组织。一九三二年夏回家乡参加创建安南永革命根据地,曾  相似文献   

10.
抗日政权中的华侨参议员李介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大批的海外华侨纷纷回国参战,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李介夫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李介夫,1908年生于广东省梅县,1928年,他离开老家到南洋谋生,在新加坡、马来亚等地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满怀救国热  相似文献   

11.
日本、阿富汗、印度、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尼泊尔、马来西亚(前为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上国家参加了前十届亚运会。  相似文献   

12.
“皖南事变”后的一天,隐居在桂林的作家马宁,送一篇稿子给《文艺生活》的编辑司马文森同志。司马文森告诉马宁,叶挺军长到桂林来了,就住在他家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马宁当即表示要去看望叶军长。司马文森说:军长没有行动自由,周围都是军警特务,去看他的人会惹麻烦、出危险的。而且,敌人也许会利用叶挺作“钓饵”,放长线钓大鱼呢。马宁说我不怕,我有马来亚《现代日报》特约记者证,万一出事,我就说是来采访的。再者,我马宁是公认的“养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期间,侨居马来亚槟城的华侨女青年教师白雪娇,为了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怕父母不同意,就瞒着父母化名报了名,临别时才给父母留下告别信,此信成为当时轰动槟城的一封华侨抗战家书。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0,(14):23-23
<正>7月2日,由贵州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夜郎争锋——"青春动力"杯国际大学生辩论总决赛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总决赛在复旦大学和马来亚大学之间进行,辩题为"成大事  相似文献   

15.
马宁是如今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左联”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年在厦门集美学校就学时,马宁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30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流亡马来西亚,曾任马来西亚共产党中央宣传委员、马来亚反帝大同盟宣传部长、马来亚普罗艺术联盟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央党校研究生教育考察团的成员,我们于2001年2月8日至21日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了研究生教育情况。考察的主题是“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考察团在有限的时间里,考察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公务员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参观考察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嘉庚,1874年10月生于福建.早年经营橡胶业,是新加坡马来亚橡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他不仅是大实业家,也是华侨领袖,更是坚定的爱国者、民主派.抗战时期,因其募集巨款援助祖国而闻名海内外;抗战胜利后,他领导创办的《南侨日报》,因为宣传祖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时反映广大侨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侨民的切身利益服务而被侨胞称为“民主堡垒”、“南天木铎”.  相似文献   

18.
黎炳光原名黎家文,海南省琼海县人。13岁时只身飘泊到马来亚谋生,在爱国侨领陈嘉庚开办的一家工厂做勤杂工。他边打工边上当地的乐群夜校读书识字,并参加了该校的赤色工会组织——洋务工会。1927年,黎炳光加入马共。1929年他被马来西亚当局驱逐出境,回到海南家乡,与马共失去联系。1931年12月底,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入狱,国民党地方当局迫于找不到黎有政治嫌疑的证据,把他关押两个月后,由其岳父担保释放。 1932年 12月,黎炳光第3次离乡,辗转香港、厦门等地,经多方打听,终于与香港党组织取得联  相似文献   

19.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当时的山城重庆,发生过一则棋坛上的佳话,主人公是周恩来和棋王谢侠逊。谢侠逊,本名谢宣,字侠逊,浙江平阳县人,上个世纪30年代以下遍东南亚棋坛无敌手而出名,被誉为"中国象棋棋王"。1939年夏,在重庆的周恩来得悉谢侠逊住在重庆东方文化协会,就驱车前往拜访。当时,谢侠逊为了唤起海外侨胞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救亡,远渡重洋到马来亚、印尼、新加坡等地,以表演棋艺为名,宣传抗日,劝募捐款,刚刚回到重庆。所  相似文献   

20.
邹伯埙 《共产党人》2005,(19):10-11
小时候,我家很穷,没饭吃,没衣穿。1938年,我正在村子里上小学,日本鬼子就打了过来。我的父亲1937年参加了八路军,受他的影响,我也产生了打鬼子的念头。1938年10月,我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那年我1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