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发黄的欠条     
我小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美术学院,全家都很高兴,但那两万多元的学费着实让我家犯了难. 一天,母亲把一张发黄的欠条拿出来给我看.欠条是一个叫张红民的人打的,金额是300元,落款日期距离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忙问:"张红民是谁?"母亲说:"张红民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他养了几百只鸭,一年四季在外放鸭,后来带着老婆孩子到外地放鸭去了,就一直没回来."看着那张发黄的欠条,我摇了摇头说:"都20多年了,不知他现在家庭情况怎样,我看这钱难讨回呀."母亲说:"你弟急着等钱用,我还是去试试吧.他在东河镇有个家,我20年前去过一次,还有印象."  相似文献   

3.
旅途邂逅     
金秋九月,我搭乘夕发朝至的列车,从大连回北京.我的卧铺对面是一位欧洲某国的青年人."哈罗."我用英语与他打招呼,青年人摇摇头,用汉语道:"你的英语不行,整个北京腔!" 我莞尔一笑:"你的汉语一般,南腔北调!"不过,我们之间还是用汉语交谈起来.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说:"师父,我捡到十块钱,给你供香."香灯法师说:"哦,这么乖,拾金不昧."小孩心满意足地走了. 可是,一连三天,他天天捡到钱,这就奇怪了. 香灯法师问:"你的钱是哪里来的?"小孩说:"师父,我家里有钱,但是我不快乐,爸爸妈妈常常吵架,他们一吵架就骂我,说我没有用,骂得好难听.你说的话很好听,我想听你说话,就来给你十块钱."  相似文献   

5.
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62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  相似文献   

6.
初冬的一个傍晚,从网上买的东西及时送到了.开门的瞬间,一股子寒气让我打了寒颤.只见快递员哆嗦着站在门外,身上只穿了件夹克外衣,冻得通红的手里拿着货物.签字、拿货,他转身准备离开."小伙子!你等会儿!"我叫住他,随后从屋里拿出父亲的一件很久都不穿的棉衣递给他.他不好意思地接过它去,说了声"谢谢".他走后,我在日历上淡淡地写下:今天做了一件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7.
法国学者阿兰·佩雷菲特在1973年出版了名为《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颤抖》的著作,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彼时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民生凋敝,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众所周知,早在1816年,在圣赫勒拿岛流放的拿破仑一世就曾说过:"中国,还是让他继续沉睡吧,一旦觉醒,整个世界将为之颤抖."  相似文献   

8.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我的青春、热情以及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潘维松说. 委屈家人成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潘维松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铭记在心,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与"个性体验"放在核心位置上."尽管我所教学生地处深山区,但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潘维松说.  相似文献   

9.
一捧青菜     
乡下的表哥进城来看我,带来了一大袋青菜,这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啊!一时恐怕还吃不完.我把青菜分了几捧,打算送给邻居们. 我按响了对面301室的门铃.屋内传来一个男孩子稚嫩的声音:"谁呀?""我是对面302的,麻烦你开一下门好吗?"男孩子很老练地说:"有事你就在外面说吧!"我怕男孩误会,十分诚恳地说:"我想送一些青菜给你们尝尝,你开一下门,我放下就走."男孩子还是不开门,他说:"我妈说了,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你还是走吧!"随后,门里传来"啪"的一声,是男孩子给门锁上了保险.  相似文献   

10.
现在,姑娘们眼光高,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心态不好. 我最近在讨论养老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女性发言总结说:"一句话,嫁人就要嫁准了." 我回复说:"不是嫁人问题,是做人问题.嫁人不是打枪,男人也都不是笨鸟,等着你来打的."  相似文献   

11.
意外的团圆     
50年前,在瑞典法伦,一位年轻矿工亲吻着他年轻漂亮的未婚妻说:"在圣卢西亚宗教节日上,牧师将祝福我们的爱,我们将成为夫妻,开始营造我们幸福的家." "愿和睦的爱情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他可爱的未婚妻甜蜜地笑着说,"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不活了." 第二天,当年轻人身着黑色矿工服(注:每名矿工都为自己的葬礼做好了准备)路过未婚妻家时,他一如既往地轻轻敲了敲她的窗子,向她道了声"早安".  相似文献   

12.
孙悟空退休     
一天,唐僧对三个徒弟说:"为师接到天庭的通知,鉴于取经队人浮于事,浪费严重,为节约开支,必须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员.按照这个比例,刚好是精简一个人.大家议一议,看精简谁最合适." 孙悟空说:"我看精简八戒最合适,他不但干活少,还贪吃贪睡."猪八戒嘟哝说:"我是多吃一点,多睡点,可从来没误过赶路,除妖的时候还出过大力气.师傅,您可不能无缘无故让我下岗啊!"唐僧不愿大家闹矛盾,就安慰猪八戒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师岂能让你无故下岗?"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 我叫王克荣,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一名护士长. 1997年,我从传染病房被调到艾滋病房.当时,我特别紧张. 我护理的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山西的老李.第一次进病房,看到其妻忙前忙后地侍候着.她看到我有点紧张,便说:"放心吧,我都伺候他好几年了,啥事都没有."后来我了解到,老李所在车间发生了爆炸,为救同事,他冲进火场,关闭阀门,他自己被严重烧伤,抢救时输血感染了艾滋病.老李的事迹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身体畸形的女孩子.母亲嫌我给她丢脸,也怕我出门遭人讥笑,在我8岁前,从没让我迈出家门一步.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那一方窄小的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8岁那年,我的父亲去世了.不久,母亲改嫁,嫁给了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继父让我叫他"伯伯",并对我说:"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  相似文献   

15.
为她换双鞋     
谢庆浩 《工会博览》2012,(36):60-60
单位里搞联欢,大家都乐着笑着跳起了舞.可是,有一个人却木头般坐在座位上不挪屁股.他就是刚刚大学毕业、来自农村的李小明. 一曲跳罢,小萌来到李小明的座位前,好奇地问他:"怎么就你一个人坐在这儿呢?" 李小明很难为情地说不会. 小萌不由得咯咯笑了:"不会跳有什么关系呢?你下来,我教你."  相似文献   

16.
八岁那年的一天,妈妈发现家里没有白糖了,就拿钱叫我去买白糖.因为没有零钱,她就把一张百元大钞给了我,叫我千万小心,不要弄丢了.我说了声:"知道了."便接过钱,高高兴兴地上街去了. 我来到一家小商店,把100元钱递给店主说:"叔叔,我买一斤白糖."店主收了钱后,称了一斤白糖给我,然后找给我8元钱.  相似文献   

17.
"知识越多,舞台越大."是他对学习的态度;"干,就干好!"是他对工作的态度;"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软."是他对困难的态度.这就是巨晓林. 刻苦钻研让身边工友佩服 "农民工也要懂技术"是巨晓林一直恪守的信念,1987年,25岁的他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农民工,"学习是我参加工作时最大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18.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关于"路"的一句名言,是近现代中国史上的先哲鲁迅说的话.不知有多少国人在看了鲁迅先生这句话之后,顿悟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开始了自己的坦荡前行.但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过于"哲理"的缘故,它除了对人们在"拼社会"时能起到很强的精神激励作用之外,在实在的生活当中大多作用不大.试想,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路的地方基本上也就是普通人不需要去的地方了,谁还去进行那"既难且险又前途未卜"的造路之旅呢?甚至科学家也不会鼓励去做这样的事.我有个朋友叫王方辰,是生态学家,中国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他就不鼓励人们过度地进行缺乏生态观念的探险之旅——没有路的地方,恰恰是科学研究需要的原生态地貌,"无路正好."他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9.
"不花钱找工作,贴路费送岗位."今年,河北省怀来县总工会举办招聘会时,为大批农民工送去"贴心承诺". "我的岗位已经在电话里约好了,来到现场就是为了看看企业的实力."正在四处张望的农民工陆佳宏一边寻找着"自己"的单位,一边对记者说.他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出门打工不怕苦更不怕累,最担心的就是没找到工作就先花了不少钱,另外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就业信息."但今年不怕了,有了工会的‘两免三送’,啥都不愁了."  相似文献   

20.
今年33岁的郑九阳,是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的一名污水处理工.和绝大多数的进城务工者一样,怀揣着沾满乡土气息的梦,他从河北走进了北京这座大都市.2011年6月,郑九阳参加了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录取,成为"首都青年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第一批受益者之一.每每提及此事,他深有感触:"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