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酿酒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面对省外同行的激烈挑战,前几年,省里上上下下都喊出了同一个声音:重振贵州酒业雄风!就在许多人把“重振雄风”的目光聚集在传统的白酒产品上时,有人却把视线落在那小得不能再小、低廉得满山遍野都是的“红子”上,并且破天荒地用工业化方式成批地生产出了一种新型果酒──红子酒。贵州天然果酒厂的红子酒面市,对贵州省酿酒业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生产白酒,要耗费大量的粮食。通常,产一斤白酒,耗粮三斤。贵州是缺粮省份,每年都要从省外调进大批粮食,而就全国来讲,粮食问题始终是头号问题,发…  相似文献   

2.
程延 《廉政瞭望》2004,(9):16-19
近年来,全国农业连年丰收,然而粮食减产的幅度却很大:去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3亿吨,比上一年减产2639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4.9亿亩,比上一年减少6720万亩:由于生产锐减,每年形成的粮食缺口高达250亿至350亿公斤,去年更高达500亿公斤:粮食生产亮起了“红灯”: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已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一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此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频顿入访农家,鼓劢农民种粮,并承诺以“不低于0.7元一斤的保护价收购”: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央的好政策,到下面执行时却走了样.  相似文献   

3.
安龙,1991年被国务院列为贫困县。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这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6年农民人均有粮由1991年的260公斤增加到37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300元增加到上千元;全县贫困人口由16.9万人减少到7.5万人,由占总人口的49%下降到19.7%。安龙县离实现总体脱贫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几年来的进步,凝聚了安龙人民追求致富的呐喊、拼搏、奋争……从大办粮食入手,安龙人砌就了最牢靠的一块基石贫穷主要的就是缺粮。安龙过去每年要调进粮食上千万斤。“手中无粮,心里发慌”。不增产粮食,温饱只是一句…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经济加快发展战略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把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做为关键环节,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1996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1%,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值达5.5亿公斤。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9%,多种经营和畜牧业发展迅速,黄牛、生猪、蔬菜、水果、烟草、鹿蚕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106元。全面分析农村形势,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几年来,我县粮食…  相似文献   

5.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2,(6)
酒枣虽小赚头大山西省吉县吉昌镇兰古庄村个体经商户豆巧丽(邮编:042200),去年加工酒枣2000公斤,上市后仅用一月时间便销售一空。豆巧丽在城里开一家杂货店,在村里还承包着20多亩枣园。她的枣品质虽较优,但上市时间正好是苹果、梨等水果上市的10月上旬,竞争相当激烈,每公斤鲜枣仅售1元钱,销路还不畅。去年10月中旬,她和家人挑选出无虫蛀、表面光洁、个头匀称的全红和半红鲜枣2000公斤,用白酒处理后,放入印制精美的专用无毒塑料袋中密封。泡制20多天后,放在自己门市部出售和超市代售,每袋300克,售…  相似文献   

6.
一项目在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日本国政府粮食增产援助项目》,由贵州省农业厅安排,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在铜仁地区印江县的洋溪乡、德江县的煎茶镇、沿河县的官舟镇三个贫困乡(镇)实施。该项目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经过五年来项目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项目取得圆满的成功。五年累计种植水稻18.82万亩,生产稻谷101942.23吨,与1988年与1989年两年平均值相比,水稻平均单产由187.4公斤提高到551.1公斤,增长1.9倍,1991年至1995年年均增长2.2%,累计增产稻谷68448.30吨,以每公斤稻谷1.2元计,增创产值8213.8万元,投入产出比1∶6.4。人均占有粮由177.4公斤提高到349.2公斤,增长96.8%;人均纯收入由174.68元提高到396.2元,增长1.3倍;到1995年底建立农业发展储备金58万元。项目实施的第一年就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指标,而且随后的四年,每年在实施第一年的基础上稳定增长。与非项目区1991  相似文献   

7.
地处天府之国腹地,位于榕城西郊的青羊区文家乡,是成都市蔬菜、禽蛋、鲜鱼、鲜奶、生猪等副食品的主要产区和生产基地之一。1993年,文家乡工农业总收入达到224O6万元,比上年增长84.03%。财政收入(不含农业税)完成259万元.比上年的148万元增长75/;全乡人均收入达到1036元,比上年净增125元;乡合作基金会融资达3O6万元,比上年增长56%。是什么推动了文家乡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农业生产坚持以发展“三高”农业、服务城市、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1993年,全乡播种粮食面积达到2940亩,总产量1285万公斤。全乡大面积推广宽窄行…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宣布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最近发出通知,宣布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40元/公斤。通知说,在早籼稻市场价格高于1.40元/公斤时,粮食经营企业按实际市场价格收购;当市场价格低于1.40元/公斤时,由国家委托的国有粮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7,(1):58-58,F000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宁夏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96万人.粮食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12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以上.居西北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10.
(一)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我省是人多耕地少的省份,1994年八千只有0.7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亩。有限的耕地既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要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解决矛盾的出路,只有通过农业资源的深广度综合开发。目前我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潜力很大,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左右,改造后可年增产粮食35亿公斤;3O00多万亩油茶林中大部分亩产才2.5公斤左右,改造后单产可成倍增长;还有100万亩低产桔园,近100万亩的低产茶园,深度开发,增产潜力巨大。广…  相似文献   

11.
在金沙县官田乡,过去流传着一首民谣:“好个官田乡,到处乱石岗;遍山坡坡地,水来泥跑光。”1991年全乡人均粮食仅28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400元。六年来,官田乡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大搞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初步改变了全乡的落后面貌。如今的官田乡,山顶郁郁葱葱,山腰层层梯土。1996年人均粮食达500公斤,人均纯收入1490元。官田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石地貌,1648o亩耕地中,90%的耕地是旱地,大多数是石山坡地。耕层薄,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又无保障,使得粮食生产连年受到水灾和旱灾的双重威胁,群众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12.
从1992年到1995年,赤峰市翁牛特旗玉米覆膜面积由3.5万亩增加到7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00公斤以上,旱地覆膜玉米单产增加到400公斤,每亩纯收入180元,解决了7万多贫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1996年,翁牛特旗实施水稻种植新技术,一举抛摆秧10760亩,比1995年增加1万亩,实现了大的跨越,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1998年,翁牛特旗创建了全自治区惟一的一家水稻种子生产实验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原种场。通过品种更新,每亩收入均在16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旗每年水稻生产总增收16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凯里市大风洞乡石板村,是一个偏僻的村寨,距市区50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87户1273人.苗、汉、仫佬、水、革家等多民族杂居,人均耕地面积1.05亩。过去,全村80%以上的农户均靠救济粮生活,每年发放全村的救济粮达1.5万多公斤,另外,还要借村里的储备粮200O多公斤,才能维持全村群众的生活。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支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落实党的富民政策的重点,支部用名党员,团结一致,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招商引资,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子,全村告别了贫困。1996年人均粮食达70O公斤,增长4…  相似文献   

14.
4月26日星期五晴我到禄丰县恐龙山镇九渡村委会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已经整整60天。今天,我带着几名队员来到川街村委会沐香花树村和小武庄村走访。由于连年干旱,沐香花树村村民已经两三年没有满栽满插了,最多只是在靠近河边的田里打井抽水种上1亩左右的口粮田。在村民沐春富家,我们共同算了一笔账:他家种一亩水稻,成本约2100元,其中光是抽水费就需900元。而按照亩产400公斤大米、每公斤4.5元计算,水稻亩产值约合1800元。也就是说,他家辛辛苦苦种1亩水稻,到头来还得倒贴300元,听起来很心酸。但他们在无奈中仍然持有乐观态度,因为他们知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他们说种田是自己的工作,不能总  相似文献   

15.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工作及粮食产业的发展。作为宁夏的粮食主产区,灵武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大主题,以工业的经营理念促进了粮食行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发展水稻12万亩,玉米11万亩,小麦1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78亿公斤。全市有各类粮食经营户60家,形成了新华桥、崇兴、郝家桥等3个粮食产购销集散中心,培育发展了兴唐米业、桂林精米、泽发荞麦、丹富面粉等6个粮食加工业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4年全市粮食行业实现总产值5.37亿元,其中粮食加工业3.8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的12%。然而,近年来受行业加工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以及产加销机制不完善、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等因素的制约,灵武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步伐又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93改革和建设在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500元。——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粮、油、肉、水产品产量突破历史记录。预计农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粮食总产量达到4564亿公斤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白城农业有了长足进步,粮食从不能自给到自给有余,农业由单一的种植业向粮牧乡企全面发展。但放宽视野看白城,其差距显而易见:1997年,全市粮食单产仅为285.9公斤,人均收入仅为1184元,分别比全省低15.4%和45.8%;全...  相似文献   

18.
麻栗坡县马街乡梁子街村公所执木村的正福才老汉,今年60岁,与其他的普通农民一样,一生都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但他万万没想到年轻力壮时都只能产几百公斤粮食的土地却在垂暮之年创下最辉煌的业绩——年产粮食一万多公斤。王老汉感慨地说:"这是靠党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靠科学种田啊!"王老汉一家6口人,儿子儿媳跑运输,还在村里开办了西畴兴街水泥代销店,年创收入12000多元。一生钟情于土地的王老汉和老伴领着两个孙子除种好自家的6亩田、5亩地外,还请工租种了十几亩田地,年收粮食一万多公斤,每年还可养出20多头肥猪、4~5头牛、50多只鸡。一家人各得其所,忙得不亦乐乎。王老  相似文献   

19.
正胡超群在十师一八八团安家落户的这二十多年间,54岁的他获得了勤劳致富带头人、扶贫帮困先进个人、诚信职工、兵团劳模等大大小小14张荣誉证书。一项项殊荣,昭示着他一份份的辛勤和努力。1998年至2001年,他个人承包大田250亩,累计生产粮食7.5万公斤,创产值52万元,上缴利润23.8万元。2000年50亩哈密瓜平均单产3000多公斤,创造了当年全团哈密瓜单产的最高纪录……骄人的成绩,离不开理性的头脑  相似文献   

20.
应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让吉林人最骄傲的成就当是粮食生产。说起粮食生产,我们能列出一长串的业绩:从1984年以来,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量。商品率和调出量四项指标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从1979年至1998年,我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跃上了100亿公斤、150亿公斤、200亿公斤、250亿公斤四个台阶。曾几何时,吉林的大包米不仅养活了几千万吉林儿女,而且车拉船载,调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吉林的粮食还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各地,为国家换回宝贵的外汇。可以说,无论是在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