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刑法规范中,执行命令不免责原则是个人刑事责任原则衍生出的一项重要原则。从实践价值看,该原则从主体方面严密了国际刑法的法网,使得任何对特定国际犯罪负有刑事责任的个人均不能逃脱刑事追究,这对于遏制国际犯罪和有效进行国际刑事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一系列国际刑事司法实践,执行命令不免责的原则逐渐地形成,并充分确立在习惯国际法和主要的国际性法律文件中。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刑法规范中,上级责任是个人刑事责任原则衍生出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军事指挥官和其他上级人员基于其下属实施了特定国际犯罪而应承担的一种刑事责任类型.从实践价值来看,上级责任原则对指挥官和其他上级人员赋予特定的义务要求,从而将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者覆盖到上级人员的不作为情形,这对于遏制国际犯罪和有效进行国际刑事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一系列国际刑事司法实践,上级责任的观念和原则逐渐形成,并充分确立在国际习惯法和主要的国际性法律文件中.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保护是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国际性问题,我国对此也比较重视。从《民法通则》首次确认著作权到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民事、行政、刑事手段在内的综合性法律保护体系,并初步实现了国内保护与国际保护的接轨。97新《刑法》的颁行,再次强调了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本文拟结合刑事立法现状,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略作一些分析,希望为司法实践提供一些帮助。一、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过去,对《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第一条和第二条,学者们普遍认为规定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犯罪,应成为两个罪名,对此/刑法》沿袭了《决定》中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莫洪宪 《法学论坛》2002,17(4):95-100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日益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所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对其犯罪应采用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我国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明确规定了从宽处罚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从有助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考虑 ,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和从宽处罚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观点提出异议 ,为司法实践正确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的犯罪预防与刑事司法对策国际准则》的通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文物清单作出宽泛解释,增设国际文物追索领域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将文物犯罪确立为可引渡犯罪,强调在引渡文物犯罪人的同时进行文物的追缴与返还,明确各国应为文物犯罪提供最广泛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确立针对文物犯罪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我们应当借鉴该准则的规定,完善国内立法与实践,推动我国流失文物追索工作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通过一系列刑事司法原则以及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体现了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刑事司法理念的统一。然而,面对我国的现实国情,针对两大理念的现实冲突,我国应当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司法理念,朝着以人权保障为依归的方向演进。只有这样,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才能顺应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才能实现两大理念的动态平衡,才能将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将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在刑法中.这是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的一个显著特点。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对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有指导意义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法制精神,体现了对公民的人权、民主、自由的充分保障,是一项进步的文明的法制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与贯彻实施,对于实现我国刑法的任务,惩罚犯罪、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司法实践中如何…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论述了犯罪动机的一般理论;其次通过介绍国外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认为国外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我国刑事立法采用,最后,对犯罪动机立法化进行思考,分析了立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刑事司法特点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21至22日,第三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刑法学会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与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承办。围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以及中韩两国之间近年来刑事司法协助的实践,与会学者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跨国有组织犯罪、犯罪所得追征、毒品与偷渡犯罪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根据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国家主权在行使刑事管辖权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一国根据本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及与本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为他国代为一定…  相似文献   

10.
犯罪未遂是近代世界刑事立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和刑法学犯罪阶段论中最重要的问题。犯罪未遂制度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犯罪未遂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和刑法理论上都存在着若干需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未遂的研究过去比较薄弱,近一两年来正在逐渐重视和加强。从理论研究状况看,侧重点是在犯罪未遂的特征的认定上,对犯罪未遂处罚原则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学认为我国刑法在时空适用范围采取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为补充的混合管辖原则,根据我国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我国也承认有条件的普遍管辖原则。我国刑法正是根据这些原则对所有与我们国家和我国公民有联系的犯罪行使刑事管辖权。但是,对我国刑法学第3条第2款所规定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飞机内犯罪的”,也具有刑事管辖权,是依据什么原则规定的,理论上至今还未作过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市场竞争的刑法保护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华 《法学评论》2005,23(4):129-134
加拿大《竞争法》、《刑事法典》对市场竞争中的犯罪有十分完备的规定,有些具体犯罪的规定则经历了一些较大的发展变化,其有关竞争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对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我国非常有借鉴意义,对我国平衡发展经济、保护竞争,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保护竞争者的积极性之间的关系,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3.
跨国网络犯罪的增加使得跨境电子取证的实际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在2018年颁布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目的之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为我国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提供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的跨境电子取证面临着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网络主权、司法管辖权理论使得单边取证存在着非法性可能。传统跨境电子取证因数据本地化存储和"倒U型"取证结构而效率不高。现有的国际司法协助程序繁杂、时间冗长,无法满足打击跨境犯罪和电子证据取证的现实需求。因此跨境电子取证的简易程序构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现有司法协助程序进行适当简化,遵循合法性原则和效率性原则,构建境内外双方执法者直接合作方式合法化、派员调查取证方式、建立个案电子取证协助机制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括刑事立法、司法、执法多个方面,在司法领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即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其精神实质是对待不同的犯罪行为人,根据其犯罪情况和人身危险程度,采取宽严不同的刑事策略,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可以说,该政策的提出,丰富了“严打”方针的具体内容,是我国具体刑事政策的发展和完善。那么,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它是否与我国固有的刑法基本原则相适应,如果存在冲突,其又应如何协调的呢?笔者欲在此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发达国家及有关国际条约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体现在设立专门机构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加强人员配备和专业培训,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侦查力度,对于知识产权犯罪采取适度的刑事起诉和审判政策,强调恢复性司法,注重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参与和损害赔偿等方面。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目前表现在制定强化保护的司法政策、设立专门司法机构,加强刑事司法协作,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以及强化刑事审判打击力度上,但存在执法效果有待提升、刑事司法常态化管理有待加强和刑事审判效果差强人意等缺陷。应当坚持严惩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宏观刑事司法政策,并从加大刑事司法协作、强化《刑法》适用解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修改知识产权刑事司法程序、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16.
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犯罪概念由立法定性 ,司法定量 ,这是世界通例。而我国刑事立法中 ,犯罪概念既定性又定量。它是我国传统治国经验“法不责众”的现代模板 ,实际起着刑法“谦抑原则”的制度保障作用。但 2 0年来的社会实践表明 ,刑事领域一些难解的重大问题均与犯罪概念定量因素密切相关。对此予以探讨是本文的旨向所在。  相似文献   

17.
刑法溯及力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溯及力问题在刑事司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全面贯彻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保障公民人权以及开展国际司法协助的需要。但在司法实践中,刑法的溯及力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笔者期望借助于对此问题进行的探讨能使刑法的溯及力原则得到正确、全面的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于犯罪人在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追究其民事责任。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带来法律适用上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违背了重复评价、有罪推定等法律原则。本文分别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视角,对犯罪民事责任制度提出了质疑,在理论上辩驳了支撑该制度的学术观点,最后得出废除该项制度的基本结论,并指明了解决犯罪赔偿问题的法律出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刑事和解制度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联合国于1999年至2002年分别通过了《制定和实施刑事司法调解和修复性司法措施》与《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修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法国20世纪90年代在刑事领域掀起“和解普遍化运动”;德国在立法中具体规定了刑事和解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杨琼 《法制与社会》2010,(18):269-270
贝卡利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首先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思想,该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中要付诸实现,在刑事立法上得以确立,有赖于司法机关实际的执法活动。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刑法思想发表了相关见解,以期能够对这本经典著作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