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木匠”非彼“木匠”市场上出现了假冒的“谭木匠”产品!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产品的小木制品连锁品牌企业。前不久,谭木匠公司在市场上发现了假冒的“谭木匠”产品。经公安机关审查后得知,谭木匠公司下属生产厂原厂长李良中利用自己掌握的谭木匠公司的生产技术、管理资料,伙同加盟商李卫东、谭平在广东省开设木业加工厂,生产销售假冒的谭木匠公司产品。三人作了具体分工:  相似文献   

2.
患者为何一改往日的弱势地位,向她的主治医生发出了强势“舆论猛攻”,结果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3,(2):42-44
2002年3月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中南大学教授、医学遗传学博士生导师卢光教授在人类体细胞克隆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她的成果确定了中国在治疗性克隆领域的领先地位,该报道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各知名通讯社记者竞相要求采访,著名学术杂志《新科学家(NewSci-entist)》以《藏龙》为题发表了社论,海外同胞都为卢教授为华人争了光而感到扬眉吐气。实际上,这只是卢光教授有代表性的一项科研成果,在此之前,她早就在辅助生殖、遗传优生、干细胞研究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19…  相似文献   

4.
2002年12月26日,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几乎同时出现在各国媒体的显要位置:雷尔教派控制的“克隆援助”公司宣布,世界上第一例“克隆婴儿”诞生了。举世为之哗然。难以证实的克隆泡沫由雷尔教派提供资金的“克隆援助”公司负责人布利吉特·布瓦瑟利耶12月26日通过电话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第一个克隆人已经诞生。布瓦瑟利耶声称,这名绰号叫“夏娃”的女婴重3.1公斤,是通过剖腹产手术降生的,手术“非常顺利”。这名女婴的“父母”是美国人,其基因与她30岁的“母亲”完全相同。布瓦瑟利耶还煞有介事地宣称,另外一名…  相似文献   

5.
人物志     
韩寒“80后”作家韩寒卷入了一场舆论的漩涡,源自《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的一篇文章,作者直斥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猥琐”,许称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针对今年暑期档热门的“郭(郭敬明)韩粉丝影战”大加抨击。  相似文献   

6.
“妙手华佗”、“德技双馨”、“大医精诚”,了解她的人无不在心中对她深深敬仰。她从医43年来一路向前的执着与拼搏,风雨无阻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疾病的痛苦,她便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党员、福州市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黄双月。  相似文献   

7.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一女生走上台来。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20组人名。”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等等。教授说:“请你画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画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教授又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再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3组人名,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教授平静地说:…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互联网言论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和传播格局。当前,在涉及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中,实际上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的“官方舆论场”;另一个则是由“民间口头舆论场”进化而来的“民间网络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在大体重叠和谐、同频共振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3,(4):149-149
1982年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会见了素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会谈。此时的英国刚在阿根廷群岛上打了一个胜仗,“气壮如牛”。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始终抱定“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的主张,并在来华前就早有声明,大造舆论。会谈一开始,她就提出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谭木匠”这个品牌也许大家都见过,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把小木梳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人物竟是一个残疾人——谭传华。他通过小小的木梳,成就了一个企业的财富神话。对自己创业家史的坦然,对磨难的深刻体会,对顾客加盟商的诚实服务,让“谭木匠”成为了木梳中的第一品牌,在全国拥有了几百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康宁 《理论月刊》2006,(3):72-72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经过潜心研究,提出克隆转忆人构想。他在近著《克隆转忆人——供人类思考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指出,“我之为我之物”是记忆。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在我死后将记忆移植于我的克隆体大脑中,我就得以转世复活,这种人即为“克隆转忆人”。既然“我之克隆 我的记忆移植=我的转世”,那么“我的代代克隆 我的记忆代代移植=我的永生”。韩东屏教授认为,从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看,克隆转忆人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从价值层面看,无论对个人、社会还是人类来说,实现克隆转忆人构想都是一个利远大于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汤烫 《前进论坛》2009,(5):14-16
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出现了由“热”转“稳”并局部下行的宏观形势。而与此对应的理论学术界、舆论宣传界却表现得异常活跃和热情。为此,笔者就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9,(7):62-62
2009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曹林的文章,有网友发帖说,自己与4名同学走到学校4号门时,一名妇女突然摔倒在他们身旁。“就在身旁约1米处,于是我就伸手扶了她一下”。没想到的是,这名妇女突然攥住这名同学的衣角大喊:“就是你把我绊倒的!”这件类似当年彭宇案的事件,又一次触动了舆论的道德神经,与当初彭字案引发的彭宇恐惧症——“八成网友选择不再做好人”一样,此事再一次引发了舆论的抱怨:以后谁还敢做好事?以后谁还敢再做好人,  相似文献   

14.
陈奇文 《台声》2003,(2):35-36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的专著《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一书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沈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笔者有幸作为首批读者仔细地学习了几遍,深感这部著作无论从政治思想教育上或是学术研究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沈骏教授是近代名人之后,爱国世家之女。她的外太高祖是赫赫有名的抗英名臣林则徐;高祖沈葆祯则是1874年抗击日寇侵略台湾的英雄而且又是治理台湾、开拓台湾近代化的爱国政治家,有史家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台湾近代化之父”;外祖父陈兆锵是中国近代爱国海军耆宿。他…  相似文献   

15.
陆钢 《世纪行》2007,(6):45-46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在《环球时报》刊发的“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一文(以下简称“阎文”),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非常有利于推动国内学术界对“软实力”的探讨,笔者也愿意加入这一行列,并提出某些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阎学通教授。  相似文献   

16.
虹霓 《辽宁人大》2006,(11):40-40
“怎么能眼看着患者受害呢?”说起坚持8年医疗打假的动力和勇气,53岁的女医生陈晓兰叹了口气。 陈晓兰曾经是一家地段医院的普通医生。1997年至今,8年间她子然一身,独自调查收集证据,举报医疗问题。2003年6月起,她用“一个有良心的医生“的网名,在网络上痛揭医疗界的种种黑幕,舆论一时哗然,医疗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警事画报     
假“教授”行骗落网2001年11月21日中午,潜逃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的犯罪嫌疑人谭杨林被公安人员戴上手铐,押上了囚车。谭1987年劳改释放后化名自称是省财经学院副教授唐云,利用家长希望落榜子女读大学心切的心理,四处出击,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2,(9):42-43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博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刘三秋,自强不息,严谨治学,在勇攀科学高峰的征途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她为人师表,善谋实干,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她无私奉献,热爱生活,展现了当代知识女性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一部《亮剑》,让军人硬汉“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一举成名。今年年初《闯关东》又让他再度火爆大江南北,成为时下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可是说起他的新婚妻子史兰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其实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女,同样是实力派演员,她出演的《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红日》里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红颜知己“王玉龄”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圈内人都知道,李幼斌的成功,她功不可没。尤其是今年3月的“偷拍门”事件发生后,李幼斌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中,正当无数人为他的前途暗中捏把汗时,没想到她手中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却使局面一下变得“云开日出”。  相似文献   

20.
“打白条”打掉了什么?周继旨当今中国,建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势不可挡的大潮流。然而,其中也冒出这样或那样的逆流,“打白条”就是极为舆论非议的。有人说;“‘打白条’还不是‘死乞白赖’,只不过是‘拖欠”而已”。可是笔者不禁要问:“打白条”究竟打了谁?打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