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及应采取的主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探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及其转型对于增强经济稳定性、加大政策作用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价格稳定、金融稳定、杠杆稳定三者之间寻求平衡。"新三元悖论"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空间受限、传导路径不畅、反应功能减退等困境。为此,我国货币政策转型应考虑经济周期、金融周期、风险传染环节和不确定性策略等因素,围绕简化货币政策目标、合理搭配政策工具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展开。  相似文献   

3.
回望西方经济史 ,追求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是要制定好的经济政策和规章制度 ;恰恰相反 ,没有过多的经济政策 ,只需要国家当好“守夜人”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今天 ,我国同样面临一个问题 ,由于过多的经济政策正在约束自我经济发展 ,即产生政策陷井 ,为此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走出政策促经济发展的误区 ,放任经济自由 ,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在我国经济布局中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45年来,党和政府对新疆经济的发展问题非常重视,制定了各种民族经济政策,并在财力、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巨额补助。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尽快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新疆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50年代到现在,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后的“梯度发展战略”以及现在开始的“协调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随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布局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知识经济理论和新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构造了知识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杠杆模型,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提出按中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三元中国(信息中国,工业中国,农业中国)”划分考察国情,以“升岛成陆”战略发展中国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从变革行政区划入手进行制度创新,加快知识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在根本上解决区域不平衡、失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 2 0世纪 30年代大危机以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里 ,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一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崇的首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它对资本主义各国走出危机以及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都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西方“赤字财政”政策产生的理论依据2 0世纪 30年代的大危机之前 ,在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他们认为 ,资本主义制度始终可以依靠市场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经济体系 ,而且总能调节的恰到好处 ,各个经…  相似文献   

7.
王习胜 《学习论坛》2010,26(8):57-60
“辩证”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语义。辩证法研究的对象是辩证矛盾。辩证矛盾反映的是认识对象所具有的相反相成的属性。逻辑矛盾是认知中出现的自反性谬误。“道德悖论”是一个多义概念。认知层面的道德悖论之“矛盾”属于特殊的逻辑矛盾,实践层面的道德悖论之“矛盾”应该归属于特殊的辩证矛盾。  相似文献   

8.
"激励的悖论"对防治腐败的政策性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伟 《探索》2004,(3):42-44
“小偷与守卫”的博弈模型提示了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之间的一种意外关系———“激励的悖论” ,这对防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启示:当事人 (模型中的“小偷”)腐败了 ,如果只是惩罚当事人 ,长期来讲并不能有效遏制腐败 ,必须加重处罚其责任领导 (模型中的“守卫”) ,才能真正遏制腐败。文章探讨了建立可操作的“责任追究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苏惠民 《探索》2004,19(6):11-14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创新,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一、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三、“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四、人才问题的实质是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煤补农”:“以工补农”政策在山西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讲,我国现阶段都必须选择“以工补农”政策。山西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省份,“以煤补农”成为“以工补农”政策的现实选择。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以煤补农”政策,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政策资源的再分配,有利于山西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的能力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必要和有可能坚持和平发展这个主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走出去"战略是较高的发展战略,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涉外部门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大事.我们要把国家经济安全作为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使涉外经济体制成为抵御外患的屏障,缓解内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科学反映,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的思想不仅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也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的正确方针。我国法制建设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角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历史方位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绿色壁垒”也相伴而生。我们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选择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提升我国的产品质量。要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环保技术与资金支持,发展我国“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矛盾相当突出。近20年来,我国经济虽高速增长,但就业弹性却低于世界一般水平,且呈下滑趋势。因此,在当前落实"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强化就业优先理念,将经济发展由过分追求GDP的"增长优先"模式转变到注重GDP质量的"就业优先"模式上来,以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研究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历史演变,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世 界经济、政治以及中欧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晓亮 《理论学刊》2007,(7):31-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以往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一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实行市场经济;二是以往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公有、私有并存,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和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也可以称为民营经济。但民营经济概念不等于私有制经济概念。民营经济包括的范围更宽,更广。简单地说,除了国有国营以外,都是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只是民营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在先有了党的政策,国家法规的前提下,才存在和发展起来的。而是它们破土而出以后,通过调查研究,逐渐制定方针政策,然后通过互相推动,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而存在和发展起来的。我主张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提法修改为“社会主义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或把“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这可以管好多年。  相似文献   

19.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富裕社会状态以及通向这一状态的路径是存在巨大风险的。必须指出,如果看不到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富裕与我国共同富裕的本质区别,就极易将共同富裕与普遍富裕混为一谈,满足于将“反贫困、反不均”导向普遍富裕(包括手段和结果状态),进而不知不觉地在意识形态上犯“右”的错误;反之,如果看不到两者的共通之处,把两者绝对地对立起来,视其为一种绝对的排异排斥关系,则极易犯“左”的错误,阻碍反贫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能看到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又能看到两者包含着差异性的共通之处,才是完整的合乎事实本来面目的合理认知。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力量在总体上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它将通过政治的(人民国家)、经济的(公有制)、社会的(文化和道德的意识形态力量)方式或支配或节制或约束或影响资本(包括公有的、私有的)的行为方式,进而摒弃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局限性,超越普遍富裕的局限性,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说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将实现共同富裕,还只是从可能性上讲的,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还必须在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永不停顿地构建、孕育、发展人民性,以充盈的人民性为基础、为导向构建和发展共同富裕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登上世界经济舞台,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是机遇大于挑战。我国亟需在相关的立法中进一步深化经济法制的理念,积极健全和完善与WTO经济法律制度相适应的相关法律。加快适应“法治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是保障我国加入WTO之后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