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继英  高春平 《先锋队》2012,(25):34-37,1
他一生鞠躬尽瘁,忘我工作,与儿女们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但他对孩子们却始终有着深深的爱,从严教子,率先垂范。他对优越环境下生长的子女们,总有一种发自本能的担忧——担心孩子们滋生"娇、骄"二气。在孩子们年龄还较小的时候,就告诫子女"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赖父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2.
刘丽丽 《世纪桥》2010,(20):46-48
<正>在工作和学习上,毛泽东对子女的要求很高也很严格,但是对于子女的婚事,毛泽东却不是那么严格,也没有常人想像的那种高标准和高要求。他主张子女自由恋爱,尊重他们的想法,正如李敏所说:"对于我们兄  相似文献   

3.
徐向前在革命战争年代戎马倥偬,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身居高位,但徐向前深知自己来自人民,只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这位受人尊敬的开国元帅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极为简朴,从不搞特殊化,不做"官老爷".他还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是从群众中走来的一位平凡而朴实的伟人.称徐向前为"布衣元帅",是对他高风亮节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而他几十年如一日营造的克勤克俭、公私分明、不谋私利、严格要求子女、始终心怀党和人民的高尚家风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6,(7)
正重庆94岁的老红军袁崑去世后家属还代交一万年党费。这位老红军生前已交清党费,去世时留下遗嘱,让子女给他交上一万元的党费。他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元钱,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的信念。"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信念与信仰,让人深受感  相似文献   

5.
姜殿才,这个走过人生七十个春秋,有着四十六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自己的晚年,用交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党的无比热爱,用行动实践着"把一切献给党"的入党誓言。姜殿才一九四五年参加革命,一九五三年入党,一直在辽源矿务局工作,一九七五年离休。他从小就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常教育子女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咱们要一辈子牢记党的思情,吃水不忘打井人!"他还要求子女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四个子女已有三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姜殿才患有肺心症,每月六百多…  相似文献   

6.
洪虎 《党建》2020,(2):31-33
今年,是父亲离开我们的第十四个年头了,但在子女心里,他从未离开过我们。现在客厅里摆放着的,还是父亲坐过20多年的老式沙发,上面铺着半旧但总是整洁的沙发巾,墙壁上挂着的依然是父亲在世时的两幅国画。父亲开朗的笑容、亲切的乡音,仿佛还在房间内回响。父亲没有走远,他的谆谆教诲,至今还在深深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7.
从7月1日起,我国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从此,"常回家看看"成为了一条法律规定。其实,许多国家都很重视老人的"精神赡养",为了让子女"常回家看看",作出了许多很有借鉴意义的规定。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日本老人与子女的同居率非常高,至今还存在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对于干部子女尤其是高级干部子女,他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强调:"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9.
万钢六种     
少年万钢1969年,万钢还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作为"黑五类"的子女,他从繁华的大上海踏上漫漫"插队"之旅。插队6年半,万钢几乎干过所有的农活:锄地、扶犁、赶马车、出纳员、会计……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9,(12)
<正>在家庭教育中,张闻天以人民的公仆来看待自己和教育子女,他注重党性修养,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对子女严格要求,从不让他们搞特殊。张虹生,是张闻天唯一的儿子,生下来就一直待在延安保育院,将近8岁才被接到父亲身边。虽然张闻天对儿子也是疼爱有加,可在生活上,却一直严格要求,注意不让虹生沾染特殊化的习气。还在虹生很小的时候,他和父亲之间就发生过一次"轿车风波"。虹生见爸爸外出坐小汽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6)
<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镜子照照自己,要永远向他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禄家风中最闪光的遗产。焦裕禄不仅自己不搞特殊,对妻子和子女要求也非常严格。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粮食供应紧张,家里子女多,焦家的午饭几乎固定是一锅普通的面条,加上窝窝头或红薯。有一天,妻子给他端来一碗大米饭,上面还拌了点儿红糖。当时,兰考不产大米,粮食供应中70%是  相似文献   

12.
父母疼爱子女,乃人之常情。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更是普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如何教育和引导子女,使他们能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呢?每一位家长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在这方面,刘少奇同志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他与所有的父母一样,十分爱护、关心儿女。然而,刘少奇却善于把浓浓的父爱化作对子女的严加管教、严格要求,他是慈父,更是严师。他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思想修养与道德情操,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做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很多真知灼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道里区新华街1号有一座很大的欧式居民住宅,房子的主人叫杨鹤亭.他不参加任何党派,在中东路任俄文翻译,与社会上层人物接触频繁,在社会上颇有名气.他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他对子女的教养哲学是:"只养儿,不教儿."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的子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李虹 《红岩春秋》2014,(6):23-25
<正>家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陈毅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叱咤风云的外交家、才情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严于家教、教子有方的模范父亲。他克己奉公、以身作则,严格教育子女,培育良好家风,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特殊的"教子经"荀子说过:"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陈毅就很注重赠送这种精神礼物,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礼物。陈毅长子陈昊苏曾回忆说:父亲有暇和子女沟通的时候,谈论得最多的便是古今诗词,或问子女对自己新作的感受,或以诗词中的微言大义对子女谆谆教  相似文献   

15.
宝山  远村 《党史文汇》2009,(6):44-49
当兵走上罪恶路奉命刺杀宋振中 2009年2月28日,笔者赶往河南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还没进村子,我们就向一位骑着摩托车的老乡打听杨钦典家住在哪里,这位老乡笑着说:"看来,杨钦典这老头名气还不小哩,死了两年了还有人来找他.说来也是,他也算得上俺们庄上的一个名人哪!"随后,他给我们详细地指了指路,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老杨要说也不是个坏人,要是国民党不跟共产党作对,要是他不掐死小萝卜头,兴许早就当大官了!"  相似文献   

16.
许光达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许延滨。为了管教孩子,他给儿子立了三条规定:第一,延滨一上学就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第二,严格控制零花钱,生活标准向工农子女看齐;第三,不准自己的司机去接送孩子,让延滨自己跑路。他还严厉警告儿子:"在外面不准打我的牌子,如果你对别人讲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就不许你回这个家。"小延滨是个听话的孩子,父亲立下的三条规矩,他  相似文献   

17.
正对中国古典诗词心向往之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曾明确表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还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他还深谙古典诗词这一文学体裁之奥妙,他填的词文采飞扬、哲理深邃。比如,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没有连队领导和汉族职工的关心和帮助,我家这幸福日子到哪去找?是民族团结让我发了家。"一天,农二师二十九园园三连吐尔迪.买买提在自家果园里,开心地对笔者说。买买提没有夸张。如今的他,开的是皮卡轿车,拥有雇工25人,4个子女都成家立业了,还承包了200亩果园,果园里各种水果齐全。除此之外,他还养殖了种羊200多只,年收人在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5,(5)
<正>谷豫东(谷文昌次子):父亲去世已34年了,但他一直活在我们心中。1976年,我高中毕业,当时最大的愿望是到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时父母已进入花甲之年,体弱多病,大姐已经出嫁,其他子女都不在身边,特别需要有个孩子照应。我就向时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父亲提出请求。父亲沉默很久,最后还是动员我上山下乡,跟大家一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跟他据理力争:"按规定,身边没有子女的可以照顾一个留城的名额,我们又没有违反政策,为什么一个也不留呢?"父亲还是那句老话,我是领导干部,如果我自己不带头,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代伟人刘少奇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家事,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他严于律己,家风严明。"人们的生活需要理想和奋斗目标"刘少奇一共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何葆贞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