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指明了方向。一、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  相似文献   

2.
杨彪 《当代贵州》2014,(2):50-51
正铜仁市碧江区抢抓机遇、抓近谋远,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尝试,加快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城乡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明确了"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四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焦点。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抢抓机遇、  相似文献   

3.
“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14,(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部署和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3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通过总结试点经验,最终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4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将在  相似文献   

5.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3,(10):53-53
全国生态红线明年划定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将在认真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出台国家生态红线管控的政策措施和生态红线管理法规,对生态红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制度,努力构建严守生态安全底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按照《若干意见》部署,到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并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相似文献   

7.
制度建设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着生态文明行政机制不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不明晰等问题.为此,要着力完善生态文明体制、环境产权制度和监督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2):35-35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9.
多棱镜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 ,明确到2020年,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审计署牵头推进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此项审计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直接可以操作的模式,需要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的关系,确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研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与重点,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陆睿 《当代党员》2014,(3):30-31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探索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功能评估长效机制,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完整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开展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山水园林城市景观特色,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生态产品,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12.
杜荣伟 《共产党人》2014,(11):11-12
正一是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以划定生态红线、构筑生态廊道、形成生态屏障为重点,优化生态空间,构筑"蓝脉绿网",完善宁夏生态体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宁夏建设目标。将全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水体等重  相似文献   

13.
王小婷 《当代贵州》2017,(47):38-39
打造多彩贵州公园省,近年来贵州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全省划定了九条生态红线,对守住生态底线,建设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使用、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提出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设想与要求。为此,本文围绕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与编制思路开展研究,重点在梳理自然资源内涵与属性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当期与跨期两个维度探讨其平衡关系,兼顾存量与流量的变化给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并提供由实物表向价值表转化过程中所需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进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及自然资源与环境治理的科学规划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利用方式。自然资源负债表的编制将能提高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进而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福建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出了建设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标志着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意见》要求福建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专门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是传统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生态资源整合与管理升级的创新模式。参考我国台湾、云南、贵州、黑龙江、浙江等地区在建立国家公园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开化县国家东部公园为例,剖析传统生态资源保护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生态资源系统保护和生态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整合是国家公园模式创新的发展方向,生态自然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生态经济资源的三元共同发展构成国家公园的发展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受重视程度空前,地位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为五大系统体制改革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二是把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要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4,(1):8-8
正要承接好国家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好省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避免"放责不放权"和"一放了之",做到接得住、拿得稳、办得好。——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研究2013年度取消和调整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时指出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创新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方式和机制,以考核导向的"指挥棒"来引领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9.
正运用法律尤其是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发挥制度信号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让市场决定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并保障良好运行的"绿色市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10):40-40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方成立了专门机构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但由于不动产登记涉及土地、房屋、承包地等不动产权利,涉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国家层面没有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导致《物权法》相关内容无法落地。日前,酝酿多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表示,从今年开始,将用三年时间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姜大明强调,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一项重点改革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精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