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一贯吹嘘其国家安全体系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无懈可击。然而,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人员被策反、泄密事件频繁发生,谍报机关人员变节等丑闻接连不断,给布莱尔首相的工党政府带来了无限烦恼。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开放以后,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对外交往活动与日俱增,科技信息对外交流十分频繁,这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保密意识不强,一念之差,造成科技情报泄密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提醒人们——警惕泄密! 国际:反经济间谋措施严密  相似文献   

3.
形形色色的泄密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到今天,人,仍是一切窃密和泄密中最活跃的因素。泄密可能就在人们的不经意之中发生,真可谓:“处处留心皆情报”,“一不留神就泄密”,纵观泄密现象真可谓千奇百怪。 网络泄密 1994年11月,英国破获了一起重大计算机泄密事件。英国电信公司的一位计算机操作人员,借助于公司职员提供的计算机密码“闯入”公司内部数据库,获得英国防务机构和反间谍机构的电话号码与地址,并将这机密通过因特网传给苏格兰  相似文献   

4.
信息     
《今日民族》2011,(9):64-64
云南省民委组织参观全国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9月22日下午,云南省民委主任王承才,副主任岩秒、马春、李国林,副巡视员张宝安,委机关各处室和委属各单位有关人员近50人前往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了全国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泄密?泄密是指国家秘密的内容极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是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患者知悉的行人泄密分放意泄密和过失泄密两种情况。故意泄者明知扩散后会造成危害,但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扩散到不应知悉者、过失泄密,往往是由于思想麻痹,保密观念淡薄等,并非出于某种目的而扩散到不应知悉者。什么是窃密?窃密是指采取非法的、隐蔽的手段获取国家承密。寄宿行为人进行窃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间谍为了某个国家、地区、集团的利益而窃密;二是间谍之外的各类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去密;三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泄密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窃取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情报,致使泄密事件时有发生,给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涉密信息通过电磁辐射被非法接收,无法知晓;计算机信息网络遭受黑客入侵窃密不易察觉,秘密信息一旦被送上因特网,瞬间就能被成千上万的人知悉;有的在网上发布了不应该公布的信息,有的在专用上网机上进行密级文件的修改,有的在日常工作使用的计算机随便接线上网,有的将涉密笔记本电脑随便带  相似文献   

7.
国保发[2016]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保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保密局,军事检察院: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强查办泄密案件中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与人民检察院的协调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保密局制定了《人民检察院、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查办泄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执法机关内部泄密失密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大要案件的查处中,有的执法人员畏惧权势、徇情枉法;有的品行不端、见利忘义、私自与当事人接触,或为其秘密传递信、物,造成了一些犯罪分子提前串供、订立攻守同盟、转移销毁罪证甚至逃跑的严重后果。仅据某省检察系统1996年的统计,系统内全年共发生泄密案件、事件7起8人,占全部违法违纪人员的30%,其中5人与大要案件的查处有关,且有的情节恶劣,构成了犯罪。本文列出深受人们关注的一些泄密失密典型案例,愿我们能从中吸取应当牢记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张利军 《中国保安》2012,(24):45-46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社会的各类组织对信息以及信息设备依赖性越来越大,相应对信息以及信息处理设备安全的防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信息一旦泄密或者丢失,将给组织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并导致组织的声誉和公众形象受到损害,使组织丧失市场机会和竞争力,甚至威胁组织的生存,甚或于大到国计民生宏观经济数据泄密,小到个人身份信息、影像资料的泄露,都会为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人们对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技术研究也比较重视及深入。  相似文献   

10.
保密工作是关系国家安危和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保密工作.当前保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漏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泄露国家秘密的事件激增,泄密的隐患日益严重.文章针对当前泄密问题严重的现实,强调必须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观念;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强检查和监督,堵塞泄密漏洞;严肃追查和处理泄密事件,强化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公安泄密行为时常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现状,文章从分析公安泄密的途径和造成泄密的原因着手,提出了加强公安保密工作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豁然开启。在洋人、洋资潮水般涌入的同时,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经济竞争、军事戒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窃密与保密的斗争,并没有因为开放而消失,相反它正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泄密事件在我国一再发生,除了被收买,丧失人格、国格合的有意泄密外,公开性的无意泄密事件也多得惊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花费几十年心血研究出的杂交水稻析品种,使我国水稻产量每年增长几十亿、上百亿元。这个冲极J”水稻杂交有种禁区、填补了育种科学空白的科研成就。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在我国日益普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了。但是,必须看到,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可以说,小小手机,隐患多多。尤其是在涉外活动和商务谈判中,手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工具。随着手机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于群 《公安教育》2002,(7):55-56
近几年,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逐步贯彻实施,公安民警的教育培训和业务学习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公安专业教材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及其编辑出版单位出版公安专业教材200多种,总发行量在100万册左右。鉴于以上情况,及时地做好公安专业教材出版发行中的保密工作,杜绝发生各种失密、泄密事件,就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及其出版部门一项紧迫而必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大多数公安专业教材涉及国家秘密,而且往往涉密范围广、密级高,一旦泄密将给维护国家安全和打击刑事犯罪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公…  相似文献   

15.
吴瑞  庞瑾 《公安学刊》2014,(1):48-50,61
美国国防部2012版《信息安全纲要》手册明确了各类涉密信息安全事件查处的具体要求和做法,重点涉及泄密事件的构成和分类、报告和调查的规程、处置措施和危害评估等方面内容。该手册中关于涉密信息安全事件查处的相关规范,对我国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导致这些地区外来暂住人员大量增多,不少地区已形成不同规模的暂住人口层。外来暂住人员对弥补暂住地劳动力的不足,推动其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这种人口流动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其中外来暂住人员违法犯罪大量增多,  相似文献   

17.
部队失、泄密有多种多样。有的防范措施不得力,保管不慎失密;有的被敌侦破、高科技手段窃密;还有的是内部人员被敌特工拉拢、收买等渠道造成泄密。但值得人们注意的还有一些工作生活中小节,也会造成失泄密,其影响和后果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隐蔽战线的斗争是智慧的较量,技术的竞争。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家安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概念外,又出现了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新概念。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利用加密电子邮件和其他网络载体泄密、窃密案件,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造成了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工作时,能以复杂的时域或频域形态,通过辐射、传导及耦合的方式向周围空间泄漏其自身正在处理着的信息。其中的某些电磁信号可被直接截获,经过简单的提取处理即可复原,造成信息的失、泄密。本文对计算机电磁辐射泄密的原因、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共享员工"这一新型用工模式随之兴起。当前,"共享员工"在实践中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如立法保护不均衡、欠缺事前约定、存在商业泄密风险等。为此,可从立法引导、行政监管、技术支持、附随义务等方面着手,为"共享员工"模式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