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报告》2010,(2):127-128
“欧洲2020战略”勾勒未来十年发展蓝图 3月3日公布的“欧洲2020战略”指出,欧盟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将放在三个方面: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加强社会凝聚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科技室主任张敏:金融危机后孕育的“欧洲2020战略”,将在未来十年为欧盟国家实现在科技上赶超美国的“欧洲梦”提供制度性保障和政策基础,令人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
高峰 《中国发展》2022,(2):12-17
能源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具体实现。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依靠能源互联网科技创新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解耦,实现经济、高效、安全、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均重视能源、数字新技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该文从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学术产出、研究方向、国际合作和产学合作等方面,对2011至2020年间各主要国家对能源互联网的数千项科技攻关项目投入和数万篇论文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识别中国在能源互联网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产出质量和效率方面同主要国家的差距,提出深化能源互联网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选择重点方向开展专项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能源互联网实现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助力中国碳中和目标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3.
部委     
《创造》2012,(5):21-21
两部委:联合发文力推绿色建筑 种种迹象显示,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力推绿色建筑发展。日前,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宣布将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份名为《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的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今年以来,我国已发布了关于推广金太阳、长江中下游及北方地方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多个文件。分析人士表示,上万亿元的绿色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4.
徐立 《政策瞭望》2014,(11):46-48
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两美浙江”的新形势下,台州作为全国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应该抓住国家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把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两关台州”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5.
孟扬 《时事报告》2009,(9):61-66
最近,新能源是曝光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很多国际会谈中必然涉及的主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能源政策,提出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欧洲、日本等主要国家也动作频频,密集出台刺激新能源发展的计划。由此,一场“绿色新政”、“低碳经济”的旋风正席卷全球。我国对发展新能源高度重视,在相继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后,今年年内将颁布新能源发展规划,这必将对我国新能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前进论坛》2009,(9):8-9
自中共中央提出推进新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以来,不少地区在开发新能源,培植绿色产业体系、引导绿色消费模式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这些地方立足于本区域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现状。把促进经济增长和克服能源短缺、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环境、经济、就业等综合比较优势的新能源和低碳经济,通过发展新能源装备和生产产业,培养新能源消费观念和能力,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上任伊始即颁布了一整套"能源新政",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手段来同时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复兴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多重目的。中美同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中国目前正在进行能源基本法律的立法工作,奥巴马的"能源新政"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称之为“新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知识成为创造和积累财富的重要要素,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据统计,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本世纪初的 20%上升到目前的 60%- 80%。在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推动美经济持续增长。 1999年因特网为美国经济增加了 5070亿美元的产值,美上网人数达 9000万,占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现在,科技在综合国力、社会和经济等领域的巨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各国争先恐后调整科技政策及国家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 ,生态经济将成为 2 1世纪主要的经济形式。一些专家认为 ,绿色化学将成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战略技术 ,目前已引起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高度重视。一、应运而生的绿色化学化工产业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主要原材料和能源 ,是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但传统的化工产业产生了大量污染 ,给全球环境造成许多严重后果 ,已引起全世界的警觉。一方面人口爆炸、资源和能源的枯竭和一些国际公约的问世迫使传统化工产业必须经历一场革命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为这一革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0月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公报中,“创新”一词出现了15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等论述,为科技工作注入了创新动力,让包括我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11.
李俊峰  常瑜 《时事报告》2010,(11):50-61
清洁能源寄托着美国领导21世纪世界经济的梦想,寄托着欧洲成为“新中东”的梦想,寄托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梦想,更寄托着人类拯救地球的梦想。未来世界,做‘绿色超级大国”是世界潮流,此间的博弈和斗争不可避免,新能源战略领域的竞争和合作将考验人类世界的智慧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能源技术创新是解决我国长期能源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演化经济学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应将能源技术的进步提高到国家长期发展和经济赶超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解决我国长期能源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创新系统,促进能源创新。  相似文献   

13.
陈学科 《群众》2023,(6):43-44
一座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紧要之处在于把握时代机遇,抢占产业“风口”。随着能源革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三重驱动”,“双碳”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产业进入了长周期、高成长的黄金时代,成为推动城市能级持续跃升的“关键武器”。近年来,常州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准确把握产业、市场和技术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创新探索,聚焦新能源产业,卡位领跑发展主赛道,走出一条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当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创新者和推动者。目前正处在这场新的工业革命和绿色创新的孕育期和准备期,为此中国必须抢占未来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前瞻性地进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布局,以便大规模地推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新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5.
蔡社宝 《时代主人》2012,(10):26-27
今年9月4日至24日,笔者参加了中组部会同国家能源局、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低碳能源领导者专题研究班",并分别到上海和美国学习考察。学习期间,先后聆听了中国和世界能源形势、香港低碳能源之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战略领导力、绿色创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环境变迁的科学、智能电网技术展望、建筑节能及其带来  相似文献   

16.
韩庆华 《群众》2006,(7):20-21,5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生物产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目前,国家已着手编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制定生物产业专项政策,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正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江苏具有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而资源、环境等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十分突出,更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使之成为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东驰 《群众》2022,(3):9-10
<正>近年来,苏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的“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殷殷嘱托,紧扣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把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强前瞻谋划,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推进力度,总体呈现出量增质升的发展态势,为培育发展产业创新集群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科教兴市”的实质,就是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我市自1986年在全国率先把“科教兴市”,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来,一直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注重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了技术跨越发展,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以新区、滨江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新型家用电器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以工业设计园、软件工业园为主的一批研发基地;形成了以永中Office办公软件、光纤预制棒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形成了以锡柴、阳光等一批以产定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型企业。“十五”期间,我市还承担了一批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实施40项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2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37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26项省火炬计划项目、68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共有47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我市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市”荣誉称号。2004年,科技进步对无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73%,名列全省第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50%,名列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4%,高新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2%。  相似文献   

19.
张力 《半月谈》2021,(1):90-91
2020年,虽然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但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仍在深入发展,各主要大国发力向科技前沿冲刺,力争在本轮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2020年,疫情并未延缓各国争相布局科技制高点。是出台科技发展新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2020年10月,美国政府发布《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誓言要促进和保护美国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能源、量子信息科学、通信和网络技术、半导体、军事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其生命的源泉在于创新。知识经济的崛起,源自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对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是其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知识鸿沟”经合组织在1996年度报告中指出,它的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欧盟、日本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朝着知识经济方向转化,估计到2010年,这些国家的知识经济产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0%至80%,正式进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