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与安处     
桃花源不在别处,就在心里。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桃花源,他就会随时随地安处。  相似文献   

2.
赵辉 《台声》2006,(12):62-63
“暗恋”与“桃花源”不期而遇。从混乱到和谐,从笑闹到沉思。前一秒是喜剧,后一秒是悲剧。每个人的生命中,或许又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暗恋”与“桃花源”。《暗恋桃花源》的发生是因为《暗恋》与《桃花源》两个剧团同时要用一个舞台排戏,两个剧团都急着排戏,互相抢舞台而起。直到后来,他们终于决定共享舞台,一团一边,各自把自己的戏排完。两出戏因而开始微妙的交集在一起。桃花源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的人过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闲逸生活。所以“暗恋”在这里似乎没有滋生的可能,可生活忍受不了简单,艺术也…  相似文献   

3.
桃源坝美     
被誉为“世纪最后桃花源”的广南县坝美村,我曾有幸三次走进。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第一次是惊叹。惊叹在人类文明进入高科技时代的20世纪,居然还有一个极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村寨,它不仅形似,更为神似。从广南阿科河逆流而上,  相似文献   

4.
于耕科 《传承》2007,(12):45-48
自1600年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后,"桃花源"就成为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圣地,从古至今,人们为之心驰神往,为之寻寻觅觅。那么,陶渊明所看到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呢?这些年来,在湖南常德的桃花源之后,浙江慈溪、江西九江、湖北竹山等地又纷纷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世外"桃花源"。哪一个是真正的陶渊明笔下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呢?各地"桃花源"的主人都旁征博引,据理力争,至今不知所以然。我心仪的"桃花源"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寓意之文,又是纪实之文。现多认为《桃花源记》系寓意之文,且认为陶文是虚构之故事,其桃花源亦误认是湖南武陵。考当时社会与史籍,实不尽然。近代史家陈寅恪先生据史祥加求证,“纪实立说”,指出《桃花源记》之桃花源应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  相似文献   

6.
邓娟 《民主与法制》2014,(21):20-23
2009年至2012年,是重庆市酉阳县“扩城运动”的鼎盛时期,酉阳县委、县政府鼓励全县干群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以“打造渝东南重镇”为目标,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和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举拿下了9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干出了桃花源广场、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游泳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等城市大件……恰逢此时,万僖·中央广场(现已更名为汇升广场)作为酉阳县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迅速上马。  相似文献   

7.
今日桃花源     
今日桃花源高同星陶渊明在1500年以前作《桃花源记》。10年前的一天,离现在桃花源公园不远的地方,一位乡长向湖南省常德地委书记和临澧县委书记同时递交了《关于我不当乡长当组长的申请报告》。这位乡长是共产党员吴志泉。他在这份报告中描绘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个人是现代最重要的政治产品——读《每个人的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政治就是与人打交道。政治是一定数量的人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政治动物。在市民社会、自治社会尚不充分的时候,日常生活无法绕开政治逻辑。政治确定一个人的合法性存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主人可以不问当世的统治者是谁,但是,桃花源叙事终归成为一种政治姿态。  相似文献   

9.
相约桃花源     
八月的洞庭湖畔,处处花香,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桃花源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参加第六届“湖湘文化之旅”台湾教育交流团的近50所中小学名校的80名校长和教师。这里记录的是交流团在湖南省桃源县的几个侧面。醉迷“世外桃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的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避秦绝境遗址,这里有桃花源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福地洞天桃红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个景区近百个景点,人在其间宛如游走画中。导游的介…  相似文献   

10.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舟曲县域古为羌戎居所,至今仍保有着它古老而神奇的意蕴。境内居住着藏、汉、回等多个民族,有着浓郁的多元文化印迹。  相似文献   

11.
吴师 《两岸关系》2012,(3):52-54
2月18日至25日,由湖南省台办、常德市政府主办,常德市台办、湖南文理学院、共青团常德市委联合承办的第11届湖湘文化之旅“青春两岸行·桃花源牵手日月潭”活动在台湾举行,来自湖南文理学院的53名大学生及工作人员和岛内台胞,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是继去年8月在常德市举办的“青春两岸行·牵手桃花源”活动的延续和深化,也是“湖湘文化之旅”品牌交流活动开展11年来的首次赴台回访交流。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2,(1):278-279
2011年年初,为创建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构建桃花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全面提升桃花源景区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对外开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将原钟多镇更名为现在的桃花源镇。至此,桃花源镇进一步加快了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舟曲泥石流灾难是一场生命的劫难。当2010年第19期《民主与法制》以《舟曲:告别桃花源》为题,再次聚焦舟曲的时候,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这也是一场生态劫难。  相似文献   

14.
帕米尔高原的杏花村,人称“桃花源”,在海外颇有知名度。这个知名度是由许多谜构成的:英国人写的《人在高原》一书断言,人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将无法生存。而杏花村人却在海拔五六千米、空气稀薄的冰雪高原上活得潇洒自如,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百岁老人。这到底为何?西部人说,这里在部分地区是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绿的“生命禁区”,偏偏杏花村是莺飞草长、风景如画的“桃花源”。这又如何解释?前不久,我国一支探险队考察了此地,并了解到一系列鲜为人知的趣事。杏花村地处我国古代被称为“石头城”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内,四周全是摩天…  相似文献   

15.
桃花源新记     
因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376—427年)千古佳作《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的古迹桃花源,如今扩大了游览区,且每逢春天都举行桃花游园盛会,吸引了几十万中外游客。位于湖南省桃源县的桃花源,原来只有桃花山0.34平方公里大的主景区,现在已扩大了24倍,新增景点50多个。由桃花山向东延伸1公里,是牌楼巍峨的桃仙岭景区;向北扩展到沅江河畔,是高阁流霞的桃源山景区;再往南面的群峰峡谷拓展,是竹廊称绝的秦人村景区。  相似文献   

16.
重游桃花源     
<正>"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泽东同志这句诗迄今令我十分动情。我的故乡在湖南桃花源,也曾多次回湖南过年。我无限依恋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依恋这里的桃花流水,依恋这里的茂林修竹,依恋这里的清幽小径……桃花源里有座五柳湖。上了九曲桥,站在湖中的桥上远眺,碧绿的湖水向景区的老山门两翼舒展开,把桃花源东西两边的桃花山尽揽入湖中。静影桥、九曲桥一南一北,遥遥相望。湖水宁静碧透,就像姑娘的  相似文献   

17.
永平县杉阳镇西部,在跨越澜沧江中游的那条古老而又凝重的西南丝绸之路边,盘桓着一个月牙形的大江湾,大江湾斜斜地旁伸出两条矮小的山脉,远远看去,非常像是一双舒展开来的玉臂。臂弯里款款地搂定一个约有三五十户人家、灵秀而小巧的白族寨子。 寨子名叫鹿鸣寨,后依云岭前临大江,进出寨子的门户全赖于一个狭小的岩洞,除此别无它径。因为与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比,鹿鸣寨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明清以来的许多地方史料,一直把它盛誉为澜沧江畔的“桃花源”。 关于鹿鸣寨,曾有过许多神秘的故事。其中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鹿鸣…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1,(8):40-42
香格里拉源自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香巴拉王国。——云南省政府香格里拉课题组,1997年9月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否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如果有,那么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消失的地平线》,用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9.
“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使然,良才自然也会择地而求发展。随着改革大潮的汹涌澎湃,全国上下出现了一个人才“东南流”的大趋势,从硕士博士到普通打工仔纷纷往沿海的广州、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涌去,形成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但是,在湖南常德美丽的桃花源内却令人拍案称奇地出现了一场逆流而行的现象。这不禁引发了我们强烈的好奇,专程采访了这一出──南飞孔雀返乡记湖南常德桃源县是一个风景秀美、地杰人灵的好地方,陶渊明怡然得乐的“世外桃源”就在这里。千百年来,桃花源内的人们过着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日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9,(1):78-82
台湾桃园县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开发初期这里种满了桃树,每到春天,漫山追野桃花盛开,因而又有“桃花源”和”桃仔园”的别称。直到现在。桃树还是桃园昙的县树,桃花还是桃园县的县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