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梅萍 《前线》2008,(2):42-44
刘淇同志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及时把党的温暖送给困难群众,把公共资源真正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近日,本刊记者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以“改善民生惠及人民”为主题的集体采访。所到之处,看到北京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成果惠及民生,首都市民的生活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2,(4):54-56
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做好服务人民群众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项生动实践,不仅为群众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也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项工作应该成为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各级党组织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把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调研,解决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见到了实效,受到了群众好评。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横》2011,(10):66-66
喀左县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从"基层需要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党组织和党员应该做些什么"出发,紧紧围绕推进县委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建立起县委、基层党委、基层支部和党员"四级联诺"机制,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制度化、常态化,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先争...  相似文献   

5.
李凌  张继平 《新长征》2011,(5):40-41
民生工作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施政的最高原则,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德惠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紧紧围绕“生存性、安全性、发展性”民生需求,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了民生工作水平和实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万事民为先。近年来,炎陵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公务,坚持民生工作和经济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升。坚持富民为先,夯实民生基础。扩大就业。依托企业促进就业,突出抓好"两园两区"建设,注重项目能耗审核、环保评审两关,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9,(6):4-6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民生聚力,民生固邦。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七大  相似文献   

10.
孙永先 《奋斗》2010,(8):42-43
近年来,东宁县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政策,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教育、就医等问题,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以来,遵义市委把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载体,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遵义提速赶超、转型跨越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凸显服务主题搭建服务平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三个服务"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主题。2009年2月,遵义市委出台  相似文献   

12.
李翠兰 《新长征》2011,(9):42-43
民生问题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和政府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利益问题,切实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利益矛盾,积  相似文献   

13.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具有保障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与环境等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2022年,省水利厅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供水安全,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鲜明时代内涵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坚持改善民生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新时期保障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不动摇;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只有坚持改善民生,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民生的改善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十一五”时期,宣恩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抓手,在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五年翻一番的同时,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012年3月,宣恩县统计局按照群众幸福指数的基本指标在全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群众幸福指数达到85,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民生计划是各级党委、政府办为民办事,服务群众,服务人民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体现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属性的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各级政府的核心目标.把握好几个重要环节,督查民生计划才能做到“实督”,才能做到虚功实做,也就算督查工作成功了,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扬  李艳 《新长征》2012,(11):24-25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保障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改善民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白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相似文献   

18.
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落实到民族宗教工作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共产党人》2011,(12):45-46
<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与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族宗教工作既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进一步改善各族群众民生,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宗教内部和谐稳定,这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宗教工作大省区,宁夏必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民族宗教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西宁市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利的原则,整合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资源优势,把健全和完善应急反应和维稳机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基础,把力求为社会、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群众肯定、鼓励和拥护改善民生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每一点进步,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形势下。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突破口,以民生改善凝聚民心,以民心凝聚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