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统计,山西采煤形成的采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最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有754处,影响面积14万亩;地而塌陷多达2976处,影响面积1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雪凝灾害期间发生的典型社会现象,根据市场、政府和社群的反应和救助,审视了市场、政府和社群在非常时期的功能,论证了有治理的市场、政府和社群三者的互补性和依存性。通过对今年雪凝灾害一些事件的分析,可见市场、政府和社群的互补作用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和能动地解决社会生活方面的难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祝福恩 《奋斗》2011,(5):54-55
煤炭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关闭矿井土地利用和采煤沉陷区利用的难题。鹤岗市南山区四大班子经过考虑、调研.通过广请专家论证,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沉陷区土地经过科学治理和建立工业园区,招来了客商,既解决了发展经济占用土地的问题.又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利用沉陷区发展接续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开辟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李新市 《唯实》2011,(6):82-86
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要求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要求从全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防止和尽可能减少社会灾害的发生;强调要按照法治的要求识别社会灾害,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治理及消除危害。灾害的评价尺度与灾害评价应该是多样而全面的,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创新理念,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晋方鼎 《支部生活》2004,(12):40-40
据1988年调查,巧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280.6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1.4%。此后巧家县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和全民参与制三项制度抓“水保工作”,lO年间全县进行了一、二、三期小流域治理,共完成“长治”工程建设投资1301.0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下降19.2%,缓解了水土流失灾害,促进了巧家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患灾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患灾害多发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就发生过9次以上的洪涝灾害,给流域内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为此,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该文主要对建国后至90年代淮河流域的水患灾害发生的情况、特点及治理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调色板     
世相漫像
  近期,我国多个城市频现道路塌陷事故,有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甘肃省兰州市一天之内就出现四处路面塌陷。本该平坦安全的城市道路,为何频繁上演“步步惊心”的塌陷事故?  相似文献   

8.
杨章文 《探索》2023,(1):171-184
当前,飞速发展的元宇宙技术在中国诸多领域和行业中得到运用。元宇宙技术业已成为影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因素。元宇宙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创造效应,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冲击效应。一方面,元宇宙技术可以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共治集群、生产监管、风险预判、沉浸交互等诸多益处,是对传统意识形态治理方式的一种补充与完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元宇宙技术也潜隐着一定的治理风险,如治理脱实转虚引发的主流意识形态式微、治理界线模糊导致的技术监管失灵、治理范式转换引致的情感联结淡化、治理不确定性诱发的资本数据垄断等,可能导致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走向“技术利维坦”之路。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弥合负面效应的恰切之道,立足时代潮涌以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话语体系,建构法治秩序以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监管体系,培育协同人才以健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支撑体系,拉紧情感纽带以构筑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认同体系,进而不断拓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9.
检查评比的目的.本是为了督促推动基层落实工作任务。现在,不少检查评比却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走了样、变了味,被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视为自然灾害之外的人为灾害。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基层改革创新的党建化色彩愈加浓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党建化治理模式。党建化治理突出党建功能发挥,注重优势治理和共同缔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调积极治理与为民服务相融合的治理机制及行为,注重融合发展和集成治理,致力于探索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方式。基于党建化治理视野,乡村振兴进程中推动基层改革创新要注重强化党建势能和属性治理,巩固拓展党组织为民服务功能,促进公共治理的简约高效化,全面塑造党领共治的治理网络,推动引领型协同治理与积极型互动治理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促进基层社会发展和善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曾勋 《廉政瞭望》2020,(22):28-29
今年8月,青海木里煤田聚乎更爆矿非法采煤造成生态破坏问题曝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成调查组,进驻青海木里煤田,对其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现场调查。生态环境部将对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在加强日常调度的同时,每年对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推动地方切实整改到位。  相似文献   

12.
饶民太同志是新中国建立后荆州地区水利建设的主要开拓者。由于荆州地区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人民苦不堪青。新中国建立伊始,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恢复经济建设,人民政府即着手对洪、涝、旱灾害进行治理。为了编制荆州地区水利建设规划,饶民太同志带领水利干部和技术人员,栉风沐雨,焚膏继晷,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也为中国带来许多挑战,公共危机成为社会转型的衍生物。公共危机治理中信息交流的顺畅对于危机的治理至关重要,而政府作为权威信息源对于危机治理则是十分关键。但是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危机治理中的信息缺位与失语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影响,所以探究政府在危机治理中信息缺位与失语的原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肆意投机和无序流动的必然结果。它集中反映了主导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失败。金融危机为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但也使各国认识到,着力构建一个合意的全球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融危机破除了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神话,对跨国金融活动开展全球治理的共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构建一个合意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与实践创新十分活跃,弹性治理即是实践创新的一种形式。乡村组织通过双轨制村干部、灵活的项目运作和柔性的政策处理等实践创新,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了良好的乡村治理。弹性治理之所以可能,源于动员机制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弹性治理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其限度,这要求人们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既不能教条主义,也不能策略主义地执行上级政策,而是要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下寻求政策执行与实践创新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心,当前基层社会中的矛盾和困境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基层治理碎片化、政府治理的条块分割和治理体系内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上海市徐汇区以党建引领片区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从治理单元、组织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等4个方面推动治理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在片区整合,构建“扁平化”的治理体系。立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未来应在探索党建引领的工作机制、片区融合发展、治理机制范式创新、打造功能性枢纽平台上进一步推进片区治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俞可平 《廉政瞭望》2014,(10):51-51
中国的政治改革,主要是治理改革。一般认为,治理改革主要是一种工具理性,而制度改革则是一种价值理性。然而,从长远看,这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治理改革本身也包含着某种价值理性,治理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体制变革。如果政治体制的变革严重滞后于治理变革,两者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张力,传统的体制反过来会影响治理改革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据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会议消息,虽然近年来中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与国际先进采煤国家相比,中国煤矿的瓦斯事故控制水平和抽采利用水平差距仍然较大,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的30-50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的雪凝灾害对中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影响,雪凝灾害损失大、影响大,这次灾害告诉我们,应加强灾害研究,探索灾害管理规律,构建灾害管理框架。归纳起来,灾害管理的基本框架包括:信息共享的研究体制、协同作战的管理政策、权责明确的管理机制、综合系统的减灾计划、完善的灾害保障制度。完善灾害管理,降低灾害损失,应采取以下对策:建立专门的自然灾害管理机构;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加强灾害研究,建立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对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处理灾害的联动机制;完善信息疏导、共享机制;强化灾害防御管理职能,积极推进灾害防御工作社会化;建立灾害专项资金: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论民主治理     
汤玉权 《唯实》2010,(5):60-64
近年来,民主治理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政治学领域中民主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民主治理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通过吸收公民或其组成人员参与公共决策及其实施过程,达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从总体上看,民主治理相对于非民主治理更能促进效率的提高,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民主治理在实践中还要遵循一定的机制和规则,如选举、参与、协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