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原丽 《奋斗》2012,(12):51-5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既是对我国既往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许顺松 《湘潮》2013,(5):77-7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充分自觉自信,不断改革创新,突出主体作用,造就优秀人才,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制度保障,开放交流包容,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不断增强,才能真正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原伟泽 《前线》2014,(4):29-3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又一次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其中,如何既保持我们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又能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冰洁 《学习月刊》2013,(20):58-5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以其特有的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优势.成为优秀文化的引领和创新的生力军。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建设文化名省的要求,西宁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精细化管理理念纳入城市管理,以此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唐飙 《奋斗》2012,(12):52-5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为全面实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伟大任务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7.
刘玉珠 《前线》2013,(5):44-45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党的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一: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相似文献   

9.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国 《求是》2012,(24):18-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时代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  相似文献   

11.
刘文英 《共产党人》2008,(13):24-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12.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党的十八大文化战略方针,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文化建设具有纲领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如何扎实推进,我们从文化的地位、传承、源泉和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分析和探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对于真正把握"文化强国"战略的新理念,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云飞 《学习月刊》2013,(23):46-4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史化创造活力。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近年来,沙市区充分依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基础广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徐循华 《唯实》2022,(12):22-24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艾平 《奋斗》2013,(1):26-2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今后文化建设发展和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来自文化一线的文艺工作者,我深深感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还要更加深刻地学习和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用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也要求文化专业艺术院团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华 《新长征》2009,(3):56-57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邹积铭 《求贤》2024,(2):46-4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女排精神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力量,是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凝聚力量,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榜样力量,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自信力量,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传播力量。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对于传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增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具有深刻的价值意涵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之窗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五个关键词关键词一: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  相似文献   

20.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